“中國風扇到了巴黎”,伊利再次追熱成功!憑什么?
當奧運的戰火在巴黎點燃,伊利卻以10萬把中國風折扇,意外成為賽場上的最大贏家以及注意力收割機。一場看似偶然的營銷,實則是伊利深謀遠慮的追熱計劃。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從頭到尾盤一盤伊利這場有“預謀”的追熱計劃是如何成功的。
01
抓住機會,預判熱點
雖說,奧運會場館沒有空調確實是離了個大譜,但離譜之中也可以涌現靠譜的表現機會。奧運不止一天,“沒有空調”的奧運梗將會持續被提起,相關話題也將持續發酵。
預判相關內容勢能的伊利,則圍繞“巴黎奧運會未提供空調場館”這一話題做起了文章——伊利以中國風折扇和團扇為介質,巧妙地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奧運精神相結合:一面為伊利簽約的中國健兒的肖像,一面為“為中國伊起奧利給”的主題,通過中國健兒強勢綁定奧運內容,伊利借著中國風扇動了運動健兒以及全球消費者的心。
伊利“中國風扇到了巴黎”“中國網絡文化紅到巴黎”“統一了中西方審美的國風美學”等相關話題沖上熱榜,一舉成為熱門事件,伊利無形之中也成為口傳熱議的流量收割機。
02
與其追熱點,不如造熱點
最好的獵手,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這話放在營銷領域同樣成立。
伊利并沒有盲目地去追趕奧運期間的種種熱點,而是以實際行動讓自己成為熱點本身。
奧運開幕前,伊利找到了“世界工廠”義烏并讓其趕制出10萬把折扇,展現了品牌的速度與激情。這一實際行動不僅是對熱點的堅定預判,更是對品質的追求,每一把扇子都承載著伊利對奧運精神及運動健兒的尊重與支持。
聯動義烏工廠快節奏的打樣與生產之外,伊利在熱點制造上更是做了多手準備。
你能想到的是,伊利作為品牌官方會在比賽場館周邊、交通樞紐、標志性建筑等地區的大規模分發折扇。
但你肯定想不到現場竟然有人穿著漢服在賽場外花式發扇子,這是誓將中國風進行到底的架勢。
就這還不止,伊利還頂著非官方的身份,整出了一些小動靜。比如在“莎頭”組合比賽中,伊利在場外發折扇,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宣傳,卻引發了不少觀眾的注意,甚至是外國友人的認可。
對中國風折扇愛不釋手的法國警察
03
全民花式扇風,助推伊利追熱成功
現象級的熱點,離不開大眾的參與,而大眾的參與,關鍵在于情緒被點燃。以“奧運無空調,伊利送風來”為洞察內核的這場campaign,無疑戳中了廣大民眾的情緒嗨點,尤其這還是一陣中國風。無空調制冷,折扇送清涼——既是伊利精準洞察基礎上的自造熱點,也是伊利“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奧運精神體現,疊加中國風元素更為伊利追熱奠定良好基礎。
據悉,奧運期間,中國式幽默也傳到世界各地,中國的網絡文化已經在塞納河畔掀起了一股熱潮,從“宮廷玉液酒”到“因為他善”,巴黎的小伙伴們對這些超有梗的網絡熱詞喜愛得不得了。而“中國網絡文化紅到巴黎”的輿論基調也有助于伊利中國風扇子的社交發酵、瘋傳與場景化演繹。
奧運期間,不管是賽場外還是巴黎的各個標志性建筑,都能看到中國風扇子的身影。而伊利的風頭,也可謂一時無兩。
伊利的折扇營銷,不僅吸引了奧運觀眾的目光,更引發了全民的參與熱潮。既有大媽拿扇子在凱旋門跳廣場舞,也有外國友人擺“請多指教”的pose。在TikTok、Instagram等平臺,還引發了外國KOL用戶iliasblankaa、Zarruecos等對伊利折扇的熱烈關注和討論。
最有趣的是,目前伊利中國風扇子已“一扇難求”,國外二手網站已經開始高價求購中國風折扇。就連海外媒體都注意到了伊利“扇”起的這陣中國風,《歐洲時報》《法新社》《美聯社》等諸多著名海外媒體紛紛自來水報道了這一中國風奧運折扇創意活動。
部分外媒主動報道截圖
從KOL到普通民眾,從社交媒體到現實生活,#伊利中國風折扇 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逃不開的社交話題。這種廣泛的參與,不僅讓伊利的折扇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更讓伊利的品牌影響力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顯然,中國風是伊利在今年奧運營銷期間打出的一張好牌,通過前期的國風大巴,國風“功夫裝”定制產品,運動員身著中式服裝,擺出中式造型出征巴黎,亮出“巴黎請多指教”口號,到奧運開幕前用運動員集體擂鼓的方式,為中國加油助威,以及這次中國風折扇的持續文化輸出和玩出圈,伊利不斷用中國風為中國健兒加油助力,同時也在中國風營銷上有效的積累品牌資產和品牌勢能,獲得大批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和精神共鳴,也為品牌在中國體育和傳統文化上的有機契合增加了新敘事。
04
營銷總結
成為熱點遠比追熱點要來得更爽,因為追熱點始終是在借勢,光環不一定聚焦在自己身上,但“成為熱點”難度也要更大。
好在,伊利此次折扇campaign作為一次成功的熱點預判和創新實踐,不僅讓伊利在奧運期間成為了焦點,更展示了品牌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快速反應能力,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思路:預判熱點,多手準備,快速推進,最終才有可能追熱成功。
奧運還未結束,期待更多驚喜熱點。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