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人滯留高喊退票,命運多舛的遼寧紅河谷漂流再迎沉重一擊
作者 | 禹佳言
編輯 | 李怡
炎炎夏日,漂流戲水成為大眾夏季納涼的熱門方式。但近日,上萬名游客聚集在遼寧撫順紅河谷漂流售票處,紛紛高喊“退票”的視頻被廣泛傳播,并登上了多個平臺的熱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剛剛經歷了拍賣流拍命運的紅河谷漂流再次登上風口浪尖?
景區運營的“欠賬”
致上萬人滯留
根據現場網友在各大社交平臺分享的視頻來看,8月3日從下午開始,遼寧紅河谷漂流景區出現大量游客滯留現象。
從諸多網友反饋中,聞旅選取了一名網友對該事件相對客觀的闡述:首先是景區當天人數大概一萬人左右,排隊毫無秩序,想要先玩純靠擠,在陽光下排隊三四個小時才能入園,入園后等待一個小時領到皮劃艇。其次,景區游玩地點距離停車場5km,漂流前后都需要乘坐擺渡車,有些游客在漂流結束后沒有擺渡車,只能徒步回來。
從目前事件線索來看,大量人流的聚集導致道路交通癱瘓,游客大巴和運船卡車無法循環,漂流完的人無法順利撤離,沒漂的人等不到船,導致了景區惡性循環的運轉。
尤其是大量漂流結束的游客,在尾點服務區遲遲等不到接駁車,以至于徒步超5km步行到檢票服務區,無法退給的押金成了壓倒本就身心疲憊游客的最后一根稻草,將游客情緒放大到最大化。
據悉,紅河谷漂流位于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紅河谷風景旅游度假區,漂流所處山脈系長白山余脈,全長12.8公里,漂流時長約2.5小時。
某OTA平臺顯示,紅河谷漂流成人票為160元/人,包含紅河谷漂流門票、意外傷害保險,以及景區間的導站車費。同時并注明了,游客兌換門票時需另外支付手牌門票押金10元。
緊接著8月4日,青原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紅河峽谷漂流景區游客滯留情況的通報》中指出,2024年8月3日,紅河峽谷漂流景區客流激增,景區內擺渡大巴車無法正常通行,景區周邊道路出現交通擁堵,部分游客長時間滯留。截至8月4日凌晨,大部分游客已有序返程。
這次問題雖得到暫時解決,但對于景區來說,更應該反思的是發生問題的底層原因,在整個過程中景區給出的應急處理方式是否得當,以及未來如何再次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可以看到,整個過程中,紅河谷漂流景區都暴露出在景區運營上的嚴重“欠賬”,從最開始游客數量超出接待能力而引發混亂,到事件發生后景區方面沒有及時拿出應急預案來維持秩序,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讓事態持續升級。此外從現場矛盾來看,游客安全也是被忽視的一大重要問題。
一直以來,景區因為游客暴增而導致出現一系列問題事件不在少數,比如此前聞旅在《退票退票退票,武漢歡樂谷一夜變“圍城”》提到的武漢歡樂谷,游客量過大導致很多游客無法入園等問題。
事實上,對于現在景區來說,想要從技術上實現對于客流量情況的實時掌控,并在峰值時控流并不是難以實現的事情,尤其是經歷了疫情期間限流舉措的探索。
出現這種情況的另一種原因是無法忽視的門票收益。對于國內大多數景區來說,二銷產品的瓶頸無法突破,門票仍然占據了收入來源的半壁江山,限流就意味著拒絕“真金白銀”。但不管怎么說,都不能罔顧游客安全于不顧。
企業與政府間的糾葛
或是擾亂經營的本因
深入了解發現,紅河谷漂流景區背后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或許與造成經營“欠賬”有著直接的聯系。
一個月前,關于紅河谷漂流景區是否能正常營業都是一個迷,關于“因為水庫沒水、打官司、政府不讓干”等原因猜測塵囂日上。
據了解,遼寧紅河谷漂流景區經營方為遼寧清原紅河峽谷漂流有限公司(簡稱:清原紅河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景區于2004年運營。2024年7月11日,該景區官微的一則公告撕開了這層“遮羞布”。
公告稱,清原縣政府單方面通知經營期限已滿,2024年能否開漂還需等待政府的消息。公告還指出:“清原縣政府于2024年6月3日發布拍賣公告稱,拍賣紅河漂流20年經營權,要求競買方3年內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按照提質升級規劃建設。雖然紅河公司有20年的漂流管理經驗和技術,仍然達不到提質升級規劃的要求,無法參與競拍,其他社會資本也未參與競拍,拍賣流拍?!?/p>
根據資料顯示,2003年10月,清原紅河公司與清原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簽訂《清原紅河峽谷旅游資源開發協議》入場開發經營,期限20年,2023年到期。但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未得到解決。
經過多輪協商,7月22日晚,清原滿族自治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全資企業清原滿族自治縣盛創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清原紅河公司簽訂了《紅河峽谷景區漂流臨時經營協議》明確清原紅河公司可繼續擁有紅河峽谷景區的經營權,期限自該協議簽訂之日起至2024年9月22日。
臨時協議中載明,清原紅河公司需在2024年8月5日前支付給盛創公司特許經營費300萬元,配合縣政府在2024年9月1日前開展審計工作,并統一將清原紅河公司持有的漂流起點、尾點和停車場等資產進行股價,最終由盛創公司評估收購。
終于經歷了拍賣流拍、政企多輪協商后,紅河谷漂流于7月23日迎來了今年的第一批游客。通常來說,6月末至9月初是景區漂流的旺季,而紅河峽谷可以運營的時間也就40天左右,期間還多次因天氣原因造成停漂,而今又因上萬游客滯留事件再次停漂,紅河谷漂流經營可謂一波三折。
景區負責人楊德全公開表示,之所以遲遲無法開門,根本原因在于建設、運營的數年間由清原縣政府完成的配套設施在企業墊資建設后,卻成了一筆“無人認領”的賬單。試想一下,任何一家企業時常斡旋于這樣的“欠債”糾紛中,甚至于無法確定景區的最終掌管權歸于誰手時,怎會有更多的心力,以及財力投入建設和運營。
目前來看,清原縣政府想要收回紅河峽谷歸屬權的意愿昭然若揭,而清原紅河公司方面似乎也透露出不愿意放手的想法,一方面是歷史遺留問題“欠款”的牽制,另一方面或是對紅河谷漂流未來的發展報以期待,被譽為“北方第一漂”的紅河谷漂流命運最終如何走向,尚不明朗。
參考文章
新黃河客戶端剛調查《“北方第一漂”重啟背后:企業稱幫政府墊資后反被訴,雙方陷8000萬元“借款”糾紛》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網絡截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