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融合要素流通背景下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進入3.0時代
發展農村電商,是創新商業模式、建設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舉措,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促進農村消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撐。農村電商是帶領農民致富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特別是短視頻和直播電商,一頭連著廣大農戶,一頭連著廣大消費者,既可以把農戶生產的農副產品信息快速傳遞給消費者,也能把消費者的購買需求精準反饋給農戶。
如今,在新時代發展趨勢浪潮下,城鄉融合、數實融合、三產融合驅動下,振興發展村集體經濟,強化農民增收舉措,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運用新質生產力,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今年以來,農村電商發展情況可謂勢頭強勁,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的顯著增長,以及農村網商數量的不斷攀升,都充分證明了農村電商在促進農產品上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反映了農村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彰顯了我國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為鄉村振興進行數字賦能,有助于在數字時代推動城鄉之間資源、機會等的均等化,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影響深遠。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向農民群眾普及手機應用、網上辦事、電商物流、直播帶貨等知識,不斷提升數字素養,能讓廣大農民更好地享受到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
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推動農產品市場化實現了質的飛躍,重塑了農產品價值鏈。依托于數字技術的新業態不斷涌現,農產品的市場規模被極大拓展,特別是為小規模農業對接全國大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伴隨著農村電商發展,冷鏈物流、快遞業等也加快發展,大幅降低了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損耗和成本。在數據流、資金流、物流的交互作用下,農產品優質優價市場機制加快形成,農業增產增收的市場條件更加完善。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其勢必能夠快速縮短城鄉之間發展的差距,助力優化鄉村產業結構,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模式選擇。數字化道路是鄉村經濟振興的新方向。隨著5G技術商業普及,為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信息技術在鄉村經濟領域應用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將給鄉村經濟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第一,促進鄉村經濟信息化。進行農業信息化建設后,可以對市場供求進行細致全面的分析,為農民提供更為準確的市場預估。同時,鄉村經濟體系現代化必然要以科技驅動作為核心,通過科技創新打造信息化鄉村經濟發展模式。隨著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鄉之間信息鴻溝正在不斷縮小,這將為鄉村經濟信息化奠定基礎。
第二,促進城鄉經濟融合化。城鄉經濟融合是城鎮化與逆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然過程,是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共同路徑。城市發展需要鄉村的資源補給,而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也需要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深刻地改變鄉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同時,也為城鄉信息互通、共建、共享創造了條件。
第三,促進新興產業擴大化。在數字化背景下,依托逐步完善的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工具,能夠有效加速城鄉之間的人才資本技術信息流通。數字化不僅影響鄉村經濟內部結構,同時,也會催生出一批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形態,實現鄉村內部的產業升級,并推動農業產業鏈條的延伸。
如今,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已經步入3.0時代。
1.0時代: 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初步成型,主要聚焦于信息傳遞、產品展示和人才培訓,通過打破信息壁壘,為商戶和消費者搭建了初步的交流平臺以及配合招商引資落地。這一時期,基地更多地扮演著信息傳遞者的角色,尚不具備完善的銷售功能和供應鏈整合能力,但其標志著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和初步下沉滲透。
2.0時代: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實現了質的飛躍。數字化技術與實體商業的融合成為核心,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并有意識孵化或引入IP主題活動。大數據、云計算特別是直播和短視頻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商家能夠更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同時,社交化、場景化、垂直細分化購物趨勢,從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轉化的發展,也讓基地成為連接消費者與生產制造端的重要橋梁。這一時期,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不僅推動了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深刻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3.0時代: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將向品牌化、綠色化、金融化、治理化、智能化、生態化方向發展,并將出現并購重組整合態勢,自主數字資產和數據要素綜合管理平臺,出現數字經濟地域上市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垂直應用將引領基地的升級換代,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將使得電商(數字經濟)基地的供應鏈管理更加透明、高效。同時,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將更加注重生態系統性體系的構建,通過整合資源、區域聯動、優化服務,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贏。
此外,隨著消費者對品質、品牌和服務要求的不斷提升,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也將更加注重品牌建設與品質控制,實現“上、下行” 通道,上行配合區域形象IP,區域共用品牌,宣傳美景好物,下行則實現了優質產品下沉消費市場的有利、高效、持續性通道,成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有利抓手,是要素流通和經濟增速的陣地。
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進入3.0時代,標志著這一領域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升級。這一時代的到來,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的飛躍,更在于商業模式、運營策略、用戶體驗以及產業生態的全面優化和重構。
技術層面的飛躍,在3.0時代,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將更多地依賴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這些技術將深度融入到電商的各個環節,從商品推薦、庫存管理、物流配送到售后服務,實現全鏈條的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平臺可以更加精準地推送個性化商品;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鏈條追溯,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商業模式的創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傳統的B2C、C2C模式將逐漸演變為更加多元化的模式,如O2O2O(雙線融合)、C2M(消費者直連制造商)、社交電商等。這些新模式將更加注重消費者體驗和服務質量,通過更加緊密的供需對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同時,跨境電商的興起也將為電子商務基地帶來新的增長點,推動全球貿易的進一步融合和發展。
運營策略的優化,在3.0時代,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將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和用戶運營。通過打造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品牌形象,吸引和留住更多忠實用戶。同時,運用先進的用戶運營策略,如會員制度、積分兌換、社群營銷等,增強用戶粘性和活躍度。此外,電子商務基地還將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和優化,通過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降低庫存成本,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產業生態的重構,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的3.0時代還將伴隨著產業生態的重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傳統的電商產業鏈將被打破并重新組合。新的產業生態將更加注重跨界融合和協同創新,推動電商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如,電商與金融、物流、制造業等領域的融合將催生出更多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電商與社交、農文旅等領域的融合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參與度。
總之,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基地進入3.0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過程。只有不斷創新、優化升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持續高質量發展。
袁帥,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CCDA)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