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防曬的年輕人,開始沉迷曬背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組,作者:木子童,編輯、制圖:渣渣郡,來源:那個NG
年輕人的夏天里,皮膚和太陽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從前極致的防曬不過是陽傘加厚涂安耐曬,現(xiàn)如今,防曬服、臉基尼加墨鏡,遠遠走來如同人形鎧,蚊子都找不到地兒下嘴。
縱使悶成桑拿雞,也要保住一身玉雪冰肌,這是當代年輕人的大決心大毅力。
不過,今年夏天,事情發(fā)生了一些奇特的變化——熱衷防曬的年輕人,突然脫下防曬衣,開始曬背了。
一、曬背熱
正面防曬,反面狂曬,年輕人有自己的陰陽調和之術。
公園的草坪上不光能長蘑菇,還能隨機長出幾個赤裸裸的后背。
如果你也見過大頭朝下靜靜趴在草坪上的年輕人,那么大概率你也已經(jīng)見過曬背族。
何為曬背?
顧名思義,趁有太陽的時候出門曬曬后背。不是美黑,也不是為了健美,就是爺爺奶奶最愛的養(yǎng)生項目,曬太陽。
公園里、道路旁,隨處可見曬背忙。在曬背高峰期的早上八九點鐘,好位置還得提前搶——不抓緊點兒,就要被大爺搶光了。
上周末,浙江省溫州,1174人一起在沙灘上曬背,還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就連戒色吧老哥都指望著曬背能治療早泄、鞏固腎精。
一夜之間,防曬服仿佛變了用處——從前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夏日皮膚,現(xiàn)在則卷吧卷吧,推到頭頂,能護個腦殼就夠。
曬背的年輕人自稱“海豹”,像海豹一樣,懶洋洋地趴在地上,遠看一排光溜溜的背脊,四肢放松,皮膚在熾熱的陽光下一點點沁出晶瑩的汗珠。
最樸實的曬背人,就這么老老實實趴著。而經(jīng)歷過野奢露營、wild eat一輪輪消費主義洗禮的精致人,已經(jīng)把曬背發(fā)展到下一個level。
打開購物網(wǎng)站,各種曬背專用神器已經(jīng)準備好開啟下一輪戶外裝備競賽。
趴著,有專用的曬背可折疊便攜墊子。穿著,有完美裸露后背的曬背專用服裝。
怕太陽曬到腦袋,還有防風遮光小帳篷,貼心的商家附贈枕頭,可以邊趴邊睡。
仔細一瞧,這些裝備都頗為眼熟,這不就是瑜伽服瑜伽墊和露營小帳篷?社交媒體的熱度或許還有水分,但網(wǎng)購平臺的銷量不會撒謊。各種過氣產品只要蹭上“曬背”的流量,就能立刻下崗再就業(yè),實現(xiàn)月銷上千。
有人聽著藍牙音箱昏昏欲睡,有人在帳篷里繼續(xù)看書學習,穿衣服的叫“文曬”,不穿衣服的叫“武曬”,黑話越來越多的曬背儼然正在成為下一個戶外松弛的花式展示場地。
由于曬背族實在太多,公園都有些不堪重負。《新民晚報》報道,上海各公園里,最近保安多了個新活兒,組成“人肉屏風”,遮擋曬背族的“風光”。
因為據(jù)說很多曬背人“衣著暴露”,被來往民眾投訴有傷風化,公園管理者一旦勸阻,又會被曬背人反向投訴,于是無奈之下只得出此下策。
這兩天,就連在公司天臺都能撞見午休曬背的同事,這事兒,是真的火了。
但有趣的是,這一批狂熱的曬背粉絲,正好也曾經(jīng)是防曬的主力軍團。
為啥熱衷防曬的年輕人突然開始贊美太陽?尤其還是在這個住進空調房都嫌不夠的三伏天里?
二、反季養(yǎng)生
“冬病就得夏治。”
曬背時長兩周半的北京姑娘辛子說,三伏天正是曬背的最佳時機:“廣東不是有三伏貼嗎?一個道理,體寒就趁夏天趕緊補足了。”
辛子說,小時候軍訓落下毛病,膝蓋里總像盤踞著兩團寒氣,一到陰雨天就難受,曬背后,寒氣大大減退。
“真的有用,就覺得陽氣旺起來了,以前總感覺身體很沉,曬了一禮拜就有好起來的感覺。”
這正是大多數(shù)曬背人樸實無華的理論依據(jù)——向天借陽氣,反季養(yǎng)生,是稱“天灸”。
在各位過來人口中,曬背就像十全大補劑,只要曬背,就沒啥病是治不好的:
首先就是去寒氣去濕氣。
曬曬太陽,舌苔不厚了,身體不寒了,吃冰的不再拉肚子,胃疼也好轉了。腳丫子賊有能量,自打曬背以后,“去年冬天的被窩是我最暖的時候”。
甚至痛經(jīng)不藥而愈,怎么減也減不掉的小肚子,刷刷掉秤。
有人頸椎病曬好了,有人發(fā)炎的牙齒消炎了,“感覺眼神都清澈了”。
還有人聲稱,連HPV都扛不住太陽能量——HPV檢測的兩項高危指標怎么鍛煉都不消失,曬背之后,嘿,陰了。
世上的小毛病,就沒有太陽治不好的。如果有,那是想象力的問題,不是太陽的極限。
至于為啥非要大太陽毒辣辣的三伏天曬:良藥苦口利于病,越吃了苦頭,才越有用。
對于脆皮年輕人來說,曬背的苦剛剛好,躺平不動,忍忍就好。
曬到的是陽光,排出的是焦慮,得到的是熱量,消除的是火包兒。
曬背不是健身人的愛好,而是最低限度的戶外運動——不需要節(jié)食、不需要辛苦鍛煉,靜靜地躺下,冒汗就好。
但當然,任何一個敢于挑釁高溫的人,都有可能被太陽重新教育做人。
有人曬好了毛病,也有人曬出了毛病。杭州新聞稱,在接近40度的天氣,市民鐘先生出門曬背不到1小時,后背就被曬傷,出現(xiàn)泛紅刺痛等癥狀。
另一位女士因曬背而中暑,高燒38度,全身發(fā)燙,送醫(yī)后被診斷為“電解質紊亂”。
患有抑郁癥的小飛,嘗試曬背提升精氣神,但發(fā)現(xiàn),除了曬紅了皮膚,“屁用不管”。
其實曬背沒那么包治百病,很多人都清楚。只不過,繼續(xù)追捧曬背,多少也有點逆反情緒。
曬背的興起,恰好和另一個趨勢曲線完全吻合——防曬的極端化。
今年前不久,“過度防曬”剛剛沖上過熱搜。新聞說,西安一位女士一陣劇烈咳嗽,竟然把肋骨咳斷了,到醫(yī)院一查,原來是缺維生素D引發(fā)的骨軟化癥。
為啥會缺維生素D,據(jù)稱因為這位女士防曬做得實在太到位。生物課都學過,人體合成維生素D需要曬太陽,而這位女士常年長袖長褲、防曬霜,最終血檢顯示維生素D嚴重匱乏。
在“陽光有害”的宣傳下,姑娘們不光擔心曬黑,還擔心光老化,少見點兒陽光似乎就能晚一點兒衰老,于是眼瞅著,防曬越來越極端化。
從普通防曬霜卷到海邊專用安耐曬,再從安耐曬卷到防曬服,最后不是罩袍,勝似罩袍,從頭到腳,除了眼睛,沒有一點兒能接觸陽光。
在商家和博主精心營造的焦慮需求中,防曬卷得吸血鬼都害怕。
然而實際上,我們當然不需要如此嚴格的防曬。
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的紫外線指數(shù)等級,1-2級不需要刻意防曬,而室內隔著玻璃和被聲稱“也有紫外線”的陰天,都在這一范圍之內。
從頭捂到腳的防曬,與其說是為健康著想,不如說,是在完成一張消費主義精心設置的清單。
裝備的密度塑造出一種有效對抗衰老的錯覺,仿佛只要如此,就可以不被時光所侵襲。
而當把防曬進行到底,發(fā)現(xiàn)身體上的小毛病依舊不斷后,隱隱對防曬健康論產生懷疑的年輕人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曬背。
三、從日光浴到曬背
相信陽光具有力量,是再自然而然不過的事情。自古以來,所有文明都曾誕生太陽崇拜。太陽不能包治百病,但在文化的集體潛意識中,它卻可以。
古埃及人用不同色澤的玻璃制造不同顏色的陽光,并認為不同顏色的陽光可以治療疾病。
古希臘人在高山上建造日光浴城,相信陽光能夠治療肺結核病。
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太陽的力量”就要被人類重新發(fā)現(xiàn)一次,最近的一次是1920年代,也就是“日光浴”的發(fā)祥年代。
從那時起,“曬太陽”就和強健體魄扯上了密不可分的關系。因為剛剛結束的維多利亞時期充滿了纖細、蒼白和病態(tài)的審美。
而日光浴就像奔放勃發(fā)的彼時所有新鮮事物一樣,代表著對身體的重新發(fā)現(xiàn)和自由掌控。
1928年,英國《時尚》雜志發(fā)表文章稱:“以往流行和健康勢不兩立,而現(xiàn)在它們變得親密無間。任何充滿智慧、追求完美的女性,如果希望能成功地站在社會和流行時尚的前沿,都不會忽略日光浴。”
它暢想,未來是一個“充滿日光浴、健康體魄而又營養(yǎng)均衡的新世界”。
陽光是最為廉價也公平的營養(yǎng)品,它平等地普照在每一寸土地,每個人不論貧富,都有機會通過攝取它來改變身體。
也因此,當時許多醫(yī)生建議以日光浴來改善全民體魄,不少論文講述了如何利用日光浴促進貧窮家庭的新生兒健康。
給脆弱的新生兒照射強紫外線,這在后世被證實是相當危險的行為。但當時,人們深信不疑。
曬背的可信,正是來自于古老認知的背書。
對“相親相愛一家人”嗤之以鼻的年輕人,終究走上家人的老路。
當年輕的紅利漸漸消失,我們也開始面對“大病”與“沒病”之間,那些無法解決的磨人“小病”。
而這些,與其說需要一個療法,不如說需要一個可以被安慰的信心。
“感覺年輕人生病去醫(yī)院,只要不是馬上就死,那就是‘沒啥大事’。”
北漂小金說,選擇曬背,因為不想去醫(yī)院。且不說時間緊張,即便真的抽出時間去醫(yī)院,也不一定可以妥善解決。
排在前面的老人可以得到長達10分鐘的問診,而小金只來得及說上三句話,就被告知回家靜養(yǎng),同時開了1000多塊錢的檢查。
“去醫(yī)院也沒用,結果還是自己養(yǎng)著。”小金無奈道,她和同事交流,發(fā)現(xiàn)許多年輕人在就醫(yī)時都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除了曬背,她還跟風去了新疆吐魯番的火焰山。
因為網(wǎng)上看到,火焰山很干燥,與“濕人”最相宜,去了就可以拔除濕氣。
“你說多有用,好像也沒有,痘痘也沒有更少一點。但就像買了贖罪券,再喝奶茶,都感覺沒那么大罪惡感了。”
曬背與防曬,看似背道而馳,實則殊途同歸,都是“保底養(yǎng)生”的一體兩面。
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也不需要太多金錢。只要打開手機照做,就能收獲健康的安全感。
生活已經(jīng)如此辛苦,養(yǎng)生當然不要太苦。
不管效果究竟如何,一番賣力的“養(yǎng)生”后,一絲安心總能按下焦慮的苗頭:今天曬了太陽,晚上可以晚點睡覺,多吃兩塊炸雞。
作者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