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運營,銷售破千萬,食品商家在得物賣“爆”了
同一個行業的商家,在不同的平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生意表現。
以食品行業為例,在運營上,食品賽道的內容基礎相對薄弱,內容場景也不夠豐富,一些傳統品牌,在做線上平臺時,在有效獲取流量、贏得新用戶上,遇到了更多的難點。
在流量上,由于食品客單價較低,每一千個瀏覽用戶的下單總額自然也較低(簡稱 GPM),導致商家在根據 GPM 分撥流量的算法邏輯中處于劣勢,不得不付出更高投放成本,換來有限的曝光和成交。
但是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發現得物上的很多食品商家,正過得風生水起:
可口可樂入駐得物3個月,GMV就破千萬,日均訂單量銷量破萬單;
伊利入駐得物5個月,品牌沖上食品行業TOP1,其中年輕用戶占比高達67%;
巧克力品牌德芙,更是兩周時間GMV破800W,入駐三個月實現單月GMV 過千萬……
這些品牌究竟是個例?還是得物真的成了食品行業新藍海?今天我們就來展開聊聊。
1
可口可樂、伊利在得物“賺瘋了”
說起得物,很多人的早期印象可能還局限在過去的潮鞋、潮服領域,認為這是一個屬于年輕人的小眾時尚社區。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聚集,衍生出更加豐富多元的消費需求,得物向多品類綜合電商轉型,其中食品行業的成績尤其突出。
首先爆款多到數不清,可口可樂在得物發售的周杰倫罐雪碧,在活動期間實現銷售破萬單;伊利x草莓熊聯名款,在得物賣出了 3 萬件;還有Sanrio kitty貓天然礦泉水,憑借可愛的包裝,剛一上架就成交 2000 單+。
當然,不止是單品爆發,得物酒水飲料、保健品、酒水等細分類目,其整體增速都很驚人。
在飲料方面,入夏以后,得物飲料訂單強勢增長,周訂單突破 100,000+。其中常溫乳制品更是在 6 月同比增長 828%。
在酒水方面,得物酒水賽道的 GMV 兩年翻了 3 倍,即使在銷量一般的五六月份也保持著超高增長,今年 5 月汾酒習酒等頭部白酒品牌同比增長 1000%。
在保健品方面,2023 年保健品行業 GMV 同比增長 613%,訂單量同比增長 838%,今年以養生茶為代表的細分賽道,更是搭乘著平臺的爆發勢能,實現同比增長 10.01 倍……
由此,從數據上看,得物確實悄悄成為了食品行業的新藍海,這一點結合去年以來大量有知名度的頭部消費品牌入駐得物,也能佐證。
那為什么是得物?得物究竟有什么神奇之處,能夠幫助食品行業逆勢增長,開辟新的增量空間?
2
2個人,3個月,
就能在得物實現200%指數級增長!
我們認為,得物之所以能夠成為食品商家的“新大陸”,關鍵在于回歸了電商交易的本質——高效鏈接用戶和商家。
1. 平臺用戶更優質
平臺的用戶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商家的生意增量。
尤其是對于食品飲料商家來說,高消費、高復購的年輕用戶群體至關重要。
而得物有著中國電商最年輕人的一批用戶——平臺上90后用戶占比超過9成,覆蓋了從一線到三、四、五線城市最具有消費力的一批優質群體。
一方面,得物用戶呈現出囤貨、周期購心智。
有商家告訴 Foodaily每日食品 :“他們的年輕受眾平均每月 2-3k 的開銷中,就會有 600-1000 元固定開銷,用來購買零食酒水”。
固定的需求就會帶來穩定的銷量,這意味著商家隨時上新,隨時都有打爆的機會。
以酒水行業為例,在沒有任何傳統節日的 5 月,基于用戶本身的固定需求,也能實現類目同比增長 200%。
其中 5 月新上的五糧液普五光瓶單價不低,卻創下了新增銷量 2000+ 的好成績。
另一方面,得物用戶的需求也更加明確:禮贈和悅己心智突出。
他們更愿意為新品、熱品、禮品買單,商家無需“卷”價格,只要把握好用戶需求稍做心思,就能拿到更高的銷量和利潤。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可口可樂系列產品,中糧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把握用戶心智的基礎上,結合得物的用戶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商品。
例如適合送朋友的飲料盲盒,“該盲盒是得物定制款,不僅包裝設計獨特,還附贈了魔爪的周邊,極大滿足用戶開箱的快樂,上架之后,在沒有任何付費投流的情況下,三周就已經售罄”。
類似的產品還有聯合英國國家美術館在得物推出聯名限定款咖世家禮盒,活動期間快銷 4000單+;得物上銷售的蜜桃味可口可樂,更是異軍突起,在站外也收獲了一眾好評,進一步提高用戶下單動力。
此外,年輕用戶關注健康、運動,能夠洞察用戶需求的保健品牌就成了用戶的“悅己新寵”。
比如新銳品牌康比特的氮泵產品,就切中了用戶需求,在4月運動健身季中,日均破千單,同樣實現了月 GMV 環比增長496% 的超高成績。
2. 流量獲取更容易
在傳統電商平臺,平臺有優質用戶,不等于商家有優質用戶,商家往往需要卷投放,卷運營才能獲得流量優勢。
而在得物,商家抓取流量變得輕而易舉,原因有三:
第一,自然營銷節點,賦予商家天然流量。
越來越日常化的平臺活動,疊加各種拼價格的機制,消解了商家生意集中爆發的勢能,最后導致商家賣不動,用戶買不動。
而節日這種天然節點則能為商家帶來了新的生意增量——送禮,同時我們觀察發現,得物用戶送禮對象又十分廣泛,既包括平輩也包括長輩,因此不同細分賽道的商家均有機會。
比如在三八節母親節,保健滋補產品銷售爆發力度極強,2024年母親節前后,滋補品類銷量暴漲,其中燕窩增長 14.2倍,阿膠增長 11.6倍,花卉花束增長 6.2倍。
再比如,兒童節看似和成年人沒什么關系,但是得物卻出現了“送零食”的熱潮。
今年520至六一期間,三只松鼠的超級單品巨型零食大禮包因為口味豐富,適合送禮和多人分享,深受年輕人喜歡,直接助力品牌在得物實現訂單量爆發,日均訂單量超10000單。
最后,情人節、520、圣誕節等情侶重點打卡節日,更是生意爆發的高峰期:品牌心之 SENZ 推出精美巧克力禮盒,累積 4.8 萬人付款,成為品牌當之無愧的生意爆品。
高頻的營銷節點,旺盛的天然需求,最終必然指向強爆發的生意增長系數。
第二,內容貨架聯動,商家蓄水更加簡單。
在節日營銷活動期間,流量為王,誰能抓住更多流量,誰的轉化效率就高。
而得物幾乎沒有投流,對低毛利潤的食品行業十分友好,商家聯動內容場和貨架場,就能獲得額外流量。
如可口可樂,品牌通過免費提供樣品,換取大量高質量內容筆記,在沒什么成本的情況下實現 5 月內容通道曝光累積 1000 萬+。
同時,伊利洞察到年輕群體對 IP 有顯著偏好,其中線條小狗的人氣位列前茅,于是得物聯名線條小狗,推出了明星產品。
為了將產品從IP用戶擴展到更泛的用戶群體,伊利抓住核心用戶,吸引其優先下單并參與「好物評價」,在內容社區引起自主討論,吸引泛用戶主動搜索下單,最終將內容場流量導入貨架場,實現單品銷量猛增。
第三,平臺流量扶持,助力新商家快起量。
最后,除了各種節點的自然流量,來自社區種草的低成本流量,平臺還會定向扶持優質流量,幫助商家打造潛力新品。
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就曾在交流中透露,“因為平臺給了非常多的流量扶持,很多商品一上架就能夠獲得大量曝光”,只要產品力夠強,在得物很容易實現銷量爆發。
3. 運營輕松低門檻
想要回歸生意的本質,讓商家高效服務用戶,就要讓商家沒有后顧之憂。
對此,得物盡可能地降低門檻,減輕商家,尤其是食品商家在運營和資金上的壓力,以便于在產品上投放更多資源。
得物采用的是半托管模式,平臺從選品、運營到人力、客服、一鍵發貨等各環節給到商家保姆級的運營輔助,幫助商家用更少的人數在平臺做好經營。
中糧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告訴 Foodaily ,“和其他平臺相比,得物對接團隊響應速度非常快,無論是系統問題、客服問題,得物都能做到迅速拉群,點對點解決。這樣一來,極大縮短了新品牌剛入駐的不適應期,為快速起量鋪墊”。
可口可樂也因此,僅僅憑借兩個人,入駐三個多月GMV 翻 16 倍,累計銷量突破 1000 萬。
此外,得物考慮到食品行業薄利多銷的特點,最大化程度降低商家的資金壓力。
比如在回款速度上,將時間由傳統品牌的 14天-45天,壓縮到最快 7 天。
再比如由于以往「先鑒別后發貨」的模式,用戶對得物商品的信任度本來就非常高,在此基礎上得物大部分產品都采用品牌直發的形式,保證貨品正、品質好,平均退貨率更是降到 0.02%。
3
結語:下一波福利機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隨著消費者需求增加,購買力上升,得物食品行業的賽道必然會更加豐富,為行業帶來更多增量。
比如休閑零食、方便速食、中式糕點(月餅等)、輕食代餐類、節日禮盒等都有不小缺口,恰好下半年還有七夕、中秋、國慶等一系列禮贈節點,正是品牌入駐占位,實現生意爆發的好機會。
為此,得物推出超長30天免傭、0元保證金政策入駐,并通過新商訓練營、30天貼身陪跑等政策,助力新商家快速適應;同時得物還通過自然流量定向扶持、內容差異化運營等,幫助商家實現新品即爆品,拿到第一桶金。
未來食品商家如何在得物百花齊放,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