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員工被瘋狂挖角,不是因為其他公司需要
1
這幾天沉迷黑神話。
后臺有人給我發了個新聞圖,問我怎么看待黑神話的員工正在被瘋狂挖角。
大家可以看一下。
(新聞來自鈦媒體和財經網)
我看了都笑了,這事情可太正常了,在科技行業都發生過無數次了。
很多單純的朋友會覺得這是友商也想做大型買斷制單機,沒有經驗,所以要挖游戲科學的人回來發光發熱當老師好好學習。
NONONO,不是的朋友,你把他們想得太美好了。
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員工,他們只需要《黑神話悟空》團隊失去這些員工。
真的,我再說一遍。
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員工,他們只需要《黑神話悟空》團隊失去這些員工。
這不是比好的競爭邏輯,這是比爛的進攻邏輯。
講道理,《黑神話:悟空》真正牛的地方在哪里?
是靠員工的技術嗎?
不完全是。
游戲科學的員工技術當然很牛,但國內大廠里比他們牛的人是有不少的。
而且黑神話的各種細節,從美術到劇情到戰斗設計到關卡設計,在這些專業高手的眼中復刻是不難的,甚至他們自己都有更多更6的想法。
但為什么他們做不了?
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他們說了不算,因為公司給他們的需求就是面向錢看齊。
從一開始目的就不一樣。
他們在大公司打工,就要被公司的KPI壓著,他們的項目都要被各種靈魂拷問能賺多少錢,怎么證明,有沒有過去的成功案例。
這時候,你告訴老板要花好幾個億做好幾年做一個過去沒有成功案例的領域,老板會笑一笑然后叫來8個保安護送你畢業。
很多時候就算項目立項了,也會在制作的過程中隨時被砍掉,因為老板也會換人的,因為公司覺得ROI(投入產出比)不夠高,風險太高,時間太長,干脆別做了。
這根本不是大公司的高手們技術強不強的問題,而是他們技術強但頂不住老板掏出計算器的問題。
別忘了,黑神話的主創,當年也是從大廠出來的,這充分證明了大廠不缺人才,也證明了大廠沒有動力去做這種不確定性巨大的項目。
所以黑神話能做出來,靠的是他們老板敢在沒有成功案例的時候把命押上做3A買斷制。
再說一遍,對業內大公司而言,復刻黑神話本身技術上不是難點,難的是決心。
是花這么長的時間,這么大的投入來賭一件不確定性巨高且確實沒有手游賺錢的決心。
技術高手,他們是不缺的。
所以他們為啥挖人?
再說第三遍,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員工,他們只需要《黑神話悟空》團隊失去這些員工。
這是,進攻性挖人。
我沒亂講,前幾年互聯網行業熱錢涌入的時候,這種挖人打斷對手節奏的操作比比皆是。
很多關鍵崗位的人才,其實公司自己也有,但就是不能讓對手有,哪怕這個人挖過來沒事兒給他做就養著也可以,只要他不能在對手那里發光發熱就值回票價了。
如果這人剛好是對方某個項目的核心負責人,那么只要挖走立馬就可以對競對造成巨量的真實傷害,直接廢掉對方一個項目都有可能,很多時候只要對方比自己晚上線一個月,勝負就已經結束了。
這可比在市場上堂堂正正博弈性價比來得高多了。
甚至還有的公司不講武德,喜歡動輒3倍5倍挖對手的人,挖了之后幾個月就找借口不過試用期,這時候這個人回老公司吧也尷尬,想再找類似的工作期待值給拉高了找不到這樣的待遇,最后慢慢人心態都崩了,人都要頹了。
這些都是互聯網行業玩兒剩下的,基本都是用在那些特別耀眼的對手身上。
而現在,黑神話悟空就在經歷這一切。
再說第四遍,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員工,他們只需要《黑神話悟空》團隊失去這些員工。
只要讓游戲科學失去這些員工,就可以打亂他們后續開發DLC乃至下一部作品的進度,不管是可以讓自己更安心的做手游賺錢,還是自己也做買斷制單機通過拉對手的腿來給自己贏得更多空間,都可以,相較于那點工資支出,這對大公司其實是很劃算的事情。
只能說,面對這些靡靡之音,悟空的九九八十一難,才剛剛開始。
所以黑神話自己都說是直面天命。
這是說游戲,也是說給自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