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中國發布《關于中國摩登家庭的真相》本土文化洞察白皮書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員,但很少有市場和消費者研究能夠從當代家庭的視角出發,準確地剖析和定義家庭的意義,以及在家庭的語境中,看到并對話每個家庭成員,挖掘針對他們各自的洞見。
麥肯中國今日發布本土文化洞察白皮書——《關于中國摩登家庭的真相》,深入探討中國家庭的現狀和變革。
"
整個研究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麥肯全球真相研究中心開啟,通過對全球28個市場的橫向比較和55,920名受訪者的縱向研究,發布了《關于摩登家庭的真相》全球深度研究報告。
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家庭的獨特語境和變化,麥肯中國真相研究中心開展了第二階段的深度研究。從當代中國家庭的組成結構和成員身份變化出發,結合本土市場的文化特點和消費潮流,探索了全球語境下中國摩登家庭的現狀,并提出了關于中國摩登家庭的六大真相。
這些真相揭示了中國家庭在摩登社會中的新形態,并提供了對未來家庭觀念和消費文化的深刻洞察,幫助品牌更有實效地與中國當代家庭互動。
1. 傳統家庭定義下,新一代家庭如何“靈活成家”
超過70%的中國受訪者對“家”的定義仍以傳統家庭觀念為主,強調親緣關系和血緣繼承。然而,在如今“生育”逐漸不再是主流選擇的背景下,“丁克式”的家庭結構逐漸成為新流行。與此同時,家庭組合的嘗試變得更加多元多樣,“一人份小家”逐漸流行,家庭成員的組成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親緣關系。但無論家庭形式如何變化,每位成員依然因“情感紐帶”而緊緊相連。
2. 如何重新定義當代“完美媽媽”的身份和職責?
當下,履行傳統定義下的母親職責和角色面臨著家庭、職業和自我的多重壓力和挑戰:81%的受訪媽媽們表示,完美媽媽的角色過于沉重。隨著女性意識的崛起和社會、家庭角色的變革,媽媽們也在積極探尋母親身份的更多可能性。在傳統的“小嬌妻”和“大女主”角色之間,她們努力尋找著更多屬于自己的多元定義。
3. “志在變暖的爸爸們”該如何祛除“爹味”?
6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相較過去,現在的爸爸們更符合人們對父親角色的期待。“爹味”在社媒上飽受的審判的當下,“顧家”“包容”“善于溝通”等暖爸關鍵詞成為了新的標桿。即使“一夜抱父”仍處于需要進一步努力的階段,現代奶爸也在積極打破刻板印象,更多地參與到家庭事務中,展現出了區別于傳統雄風的新樣貌。
4. 是什么讓“少年們的成長”頻生煩惱?
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比已達30.3%。受百年東亞父權文化和家長制影響,原生家庭問題和代際創傷不僅破壞了親子關系,更深刻地沖擊了每一代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長。此外,校園霸凌和社會壓力也加劇了青少年成長中的情緒問題。好消息是,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家庭層面,都開始積極應對這些困境,努力為孩子們的快樂成長尋找解決方案。
5. “退休不退場”的“新銀發族”是如何愈發“走向臺前”?
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超過2.9億,銀發人群正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他們也以“退休不退場”的心態,積極探索新愛好和事業第二春,成為當代家庭生活中不可忽視的角色。意見領袖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老年人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的生活點滴。這種精神態度和風貌不僅激勵了青年人,也在不斷推動更有趣和深刻的代際融合。
6. 毛茸茸的“家人們”是如何成為我們的“Soul Mate”?
在新生兒人口數量下滑的背景下,數以億計的“毛孩子們”成為“家有兒女”的重要角色。它們不僅在生活和情感上獲得了寵主們的持續寵愛,還為寵主們提供了如同家人般的心靈支持。此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新的“寵物”,如綠植、毛絨玩具、芒果狗和紙板狗,這些都成為了他們安放情緒的良藥。新型的“養崽”方式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陪伴,為每一個養寵人和家庭帶來了更多情感連接、表達和慰藉。
麥肯中國戰略咨詢副總裁及策略長Suzzane Zhang
"在中國,麥肯真相研究中心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許多4A國際廣告公司通常僅提供簡單漢化的全球報告,對品牌和客戶的實際價值和參考意義有限。而我們則采用總部的一些課題框架,但內容完全本土化。
此次發布的《關于中國摩登家庭的真相》白皮書,探討了品牌如何在中國經濟和社會轉型期中,抓住家庭觀念、形式以及成員角色和關系的變化,更有效地與家庭成員消費者進行溝通,把握實效增長的機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