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一根的“金箍棒”,救不了周大福!
作者 | 劉三關 來源 | 公關頭條
近日,周大福門店驚現一根霸氣十足的 2 米長金箍棒,售價高達 180 萬!
這根昂貴的金箍棒瞬間成了大眾熱議的焦點。恰逢《黑神話:悟空》大熱,網友們紛紛猜測,這會不會是《黑悟空》和周大福的游戲聯名周邊?
然而,周大福門店工作人員對此回應,金箍棒全國唯一,兩年前已經有了,與《黑神話:悟空》毫無關系。
但在游戲熱度如日中天的當下,金箍棒的出現時機卻如此微妙,難免會令人聯想到周大福有蹭熱度的意圖。
01
蹭熱度搞流量?
周大福扛不住了
品牌與熱門 IP 聯名已成為當下營銷市場的吸睛利器。瑞幸與《黑神話:悟空》的聯名產品,憑借后者的超強熱度,周邊套餐秒售空,“騰云美式”賣到斷貨,銷量口碑雙豐收。
周大福會否也想搭上這趟流量快車,展出兩年前的金箍棒,試圖提升品牌討論度?
事實上,為了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周大福曾多次與熱門動漫 IP 展開合作。
今年上半年,周大福和奧特曼聯名推出一系列金飾產品,足金擺件、迪迦神光棒、戒指、手繩、吊墜等,充滿設計感與創意,成功抓住年輕人的心。
此外,周大福還曾與蠟筆小新、柯南、海綿寶寶等動漫 IP 合作,打造出各種充滿童年情懷回憶殺的爆款,吸引消費群體的關注。
然而,即便有這些成功的合作,周大福如今仍深陷困境。2024 財年一季度,集團零售值同比減少 20%。股價也持續下跌,市值創 2020 年 9 月以來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周大福內地市場凈減少 91 家店鋪,上一季度也減少了 89 家,這意味著過去半年平均每天關閉一家門店。
過去,品牌依靠“店海戰術”來驅動業績增長。如今,這一模式暴露出嚴重的問題。大規模開店,尤其是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快速擴張,短期內帶來一定規模效應,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門店一旦盈利能力未達預期,就得關店。
除此以外,金價的持續上漲雖讓黃金價值升高,但也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2019 年 1300 美元/盎司到如今的2300 多美元/盎司,五年間金價足足上漲了一千美元,但市場上并沒有出現搶購潮。
今年五一,金店甚至遭遇了寒潮。曾經瘋狂搶黃金的大媽們已冷靜下來,畢竟經歷2013年的瘋搶,被套六年才解套,如今都變得謹慎無比了。
另一方面,周大福的一些決策著實讓人費解。消費者不能接受與品牌調性格格不入的杜海濤當代言人,以及杜海濤與沈夢辰那備受爭議的愛情與婚姻。在多數人看來,他們這段在坊間和熒屏被消費了十年的所謂“愛情”并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周大福在選擇杜海濤之前,似乎并不懂得愛情,也沒有做好背調。
盡管周大福迅速刪除了關于杜海濤的所有物料,但這一事件還是對周大福的品牌形象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02
大媽不豪橫了,年輕人躺平了
誰來消費珠寶?
周大福所面臨的困境并非個例,整個珠寶行業都處在變革的十字路口。
周生生集團總經理周永成表示,2024 年金價上漲影響了消費者購買意愿,進而影響公司銷售業績。黃金市場遇冷,消費者對珠寶的消費熱情普遍降低。
珠寶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在加速縮水。目前,周大福總市值在 1000 億港元關口艱難徘徊,股價低于摩根士丹利的目標價。周生生市值僅 50 億港元出頭。未來,金價若持續上漲,珠寶巨頭們恐將更加頭痛。
520 之際,周大生拍出影片《愛神·金不換》,直擊年輕人不相信愛情、不走向婚姻的痛點,卻也透露出珠寶商們的集體焦慮:
不結婚,不相信愛情,誰去買珠寶呢?
珠寶消費市場的大變化下,鉆石產業鏈也崩不住了,天然鉆石和人造鉆石價格和消費持續下滑。主營鉆石鑲嵌業務公司萊坤通靈遭遇重擊,曾經高達百億的市值,如今縮至 17 億。
曾經的鉆石巨頭戴比爾斯創造的“鉆石恒久遠”口號,如今似乎也失去了魔力,年輕人對鉆石不再熱衷。
周大福們的困境反映出整個珠寶行業在消費變革下的艱難處境:
在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務實化的今天,珠寶行業該如何尋找新的出路?是繼續在困境中掙扎,還是破釜沉舟革新逆襲?
03
180萬天價金箍棒
暗藏離譜的加工費
耐人尋味的是,在金價瘋漲的當下,180萬的金箍棒,依然有割韭菜的嫌疑。
經網友計算,售價 179.98 萬元的金箍棒,以當前基礎金價每克 580 元來算,金箍棒重 1755 克,其基礎金價總價應為 101.8 萬元,實際售價與基礎金價之間卻有著高達 78 萬的差價。
黃金價格本就不斷上漲,再疊加天價 78 萬的加工費,周大福的產品價格實在讓人高不可攀。不過作為全國唯一的產品,金箍棒的展示意義更大。
在商業價值鏈條中,越靠近消費者端利潤往往越高,周大福等品牌亦是如此。
老鳳祥、周六福、周生生等知名品牌的金飾價格紛紛超 730 元/克,遠高于國內黃金基礎價 580 元/克左右的價格。這其中近 30%的差額為品牌溢價。
當消費者越發務實,他們更關注產品本身而非品牌。而對于硬通貨黃金來說,品牌價值意義不大。
隨著深圳水貝等進貨源頭殺進抖音直播間,以及更多小眾珠寶設計師的崛起,周大福等珠寶巨頭的產品設計競爭力不斷下滑。
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心智也在逐漸成熟,不再輕易被表面的噱頭迷惑。周大福必須直面這一殘酷現實,尋找真正的突圍之路。
否則,在過時的營銷之路上越走越遠,等待它的將是被市場無情淘汰的命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