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出品短片《出圈吧!》,看五位創作者如何困境突圍
我們常常感到,生活像一座無形的圍城。每天早晨六點,鬧鐘一響,接踵而至的是人潮涌動的地鐵通勤和忙碌工作。日復一日,仿佛被困在一條無形的軌道上,無法逃脫。時間悄然流逝,社會的標簽、他人的期望、日常的瑣碎,像枷鎖般禁錮著我們,慢慢消磨掉內心的激情與活力。我們奮力向前,卻偶爾停滯不前。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人被無形的規則限制,深感無力與迷茫。我們渴望突破,渴望不再成為機械生活中的一個平凡齒輪,想要打破現狀,但卻常常迷失在該如何邁出那至關重要的一步。
或許你會好奇,是否真的有人打破了這些桎梏?接下來,我們將為你講述五個創作人通過優質內容出圈的故事。他們雖然身份各異——短視頻創作者、企業繼承人、個體創業者,但都在自己的角色中勇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希望這些故事,能在你的人生遭遇困頓與迷茫時,提供一些關于選擇、勇氣和堅持的故事樣本。
01:困于命運
窗外鳥鳴清脆,柳葉隨風搖曳,蔡磊陷在黑色椅子里,盯著電腦,神情凝重,身體僵硬如雕像,一動不動。辦公室墻上掛著一幅字——“向死而生”。他的喉部肌肉受損,聲音沙啞而尖銳:“今天能和你清晰說話,已經是幸運。如果能抬起胳膊,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2019年,蔡磊被診斷為漸凍癥,這種被稱為“絕癥之首”的疾病逐步剝奪了他的自理能力,當人生從廣闊的創業舞臺突然縮小到一間臥室,未來仿佛只剩下日復一日的孤寂。隨著病情惡化,他將失去一切行動力,直至全身肌肉衰竭,窒息而亡。
盡管看到了如此殘酷的結局,蔡磊仍決心與病痛抗爭,他攜妻子投身漸凍癥科研,希望增加罕見病的聲量。然而,起步就遇到了困難,資金不足,科研團隊難以成型。2021年,他發起二次冰桶挑戰,捐出100萬元用于研究,反響卻寥寥無幾。
同蔡磊一樣,沈丹也被命運所捉弄。當背著竹筐走在武夷山的鄉間小路上時,她想起童年大雪天穿涼鞋的貧苦記憶。高考失利后,她曾跟隨鄉親外出打工,本以為遇到了命中注定的愛情。但當她懷胎七八個月時,男人悄然離去,拋棄了母女倆。為了謀生,沈丹投資了朋友的建材生意,白天跑工地,晚上帶孩子,把廠子經營起來,獨自撫養女兒。
但好景不長,為了給朋友周轉資金,她抵押了廠子,朋友卻不見了蹤影,最終沈丹獨自負債80多萬,回到了農村。她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婚姻破裂、事業失意、交友不慎,這些傳統社會關于“失敗”的標簽如同沉重的鎖鏈,把她牢牢束縛住。
與此同時,“企三代”石展承也有自己擺脫不了的標簽。大四那年,他為家族企業潔麗雅毛巾品牌創立了直播間,直播間的觀看人數從5到30,后來歸于0,兩個月的心血功虧一簣,他選擇了停播。父親一直關注他的動向,批評道:“小貓釣魚,三分鐘熱度,什么都做不成。”
父親的質疑和失望讓他內心一陣刺痛,“富不過三代”的壓力一直籠罩著他。一次節目中,他被質疑:“你家的產業不會敗在你手里吧?”
徠芬的CEO葉洪新和服裝主理人劉一一,則面臨著理想和現實的雙重危機。葉洪新是一個典型的從底層起家的人,他來自偏遠山區,17歲便開始在工廠打工。無獨有偶,劉一一則是從小被寄養在外婆家,住在漏雨的小屋里,早早輟學,南下廣州打工。
貧苦的生活賦予了他們更大的責任感,他們都希望為普通人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實現“技術普惠”,葉洪新一直保持產品低定價。然而,2021年徠芬依然籍籍無名,日銷量不過幾單,一度面臨倒閉危機。彼時,沒有人理解他為何如此執著,股東也對他的選擇感到困惑。
命運以不同方式困住了他們,蔡磊在與病魔搏斗,沈丹在生活中跌宕,石展承在家族期望中迷茫,葉洪新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劉一一則在個人與家庭重擔下抗爭。但他們沒有輕易認輸,默默無聞的日子里,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辛勤耕耘,并堅持不懈地尋找突破的契機。
這些渴望掙脫命運枷鎖的人,內心似乎都被一個想要改變的聲音在默默牽引。他們在等待時機。
02:但不屈于命運
直到某一天,命運的齒輪輕輕轉動,五位主人公先后踏入了直播和短視頻的世界。這看似偶然的決定,給他們的事業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轉機,那些曾經被忽視的努力,逐漸顯露出價值。
2022年夏天,一個普通的下午,蔡磊和段睿的辦公室顯得格外安靜。窗外樹影斑駁,陽光透過百葉窗灑進來,蔡磊正埋首在一堆醫學文獻中,聚精會神地查找關于漸凍癥的最新研究。
段睿一手握著電蚊拍,專注地盯著房間里的那幾只不知疲倦的蚊子,忽然,她停下來,若有所思地說:“我有個偉大的想法,咱們為什么不開個直播?要讓大家知道漸凍癥,直播可能是最快的途徑。”
想法很快付諸行動。2022年9月,“破冰驛站”在抖音電商正式上線。屏幕上人數開始躥升,1000多人涌入他的第一場直播。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蔡磊去東方甄選直播的當天,他面對鏡頭,冷靜地講述漸凍癥的現狀:“全國大約有十萬漸凍癥患者,每年新增兩萬多,但公眾的關注和救治資源非常少。”
他的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擊打在人們心里。很多觀眾第一次意識到漸凍癥的嚴峻,直播間的互動突然增多,點贊數飛速攀升,段睿感嘆:“那一晚上,感覺我們真的重新活過來了。”
直播平臺成為了他們聲音的擴音器,也成為了無數漸凍癥患者的希望燈塔。
燈光一亮,鏡頭后,沈丹在廚房內一邊包粽子,一邊拍視頻,從采粽葉、泡米到包粽子,白天拍視頻,晚上剪輯,自己打單、客服、發貨,一手包辦。村里人看著她每天舉著手機左拍右拍,私下里議論她,“像神經病一樣,包個粽子還拍個沒完,也不知道到底在干什么。”
回到農村后,她開始更新視頻。一開始是農村風景和日常,女兒在田野里抓魚抓蝦的片段上傳到抖音,粉絲漲到了兩三千,她仿佛從虛擬世界里找到了朋友,精神有了寄托。后來有人留言詢問,是否能買到她家鄉的茶葉,她精挑細選后,賺到了第一桶金3000元。
努力漸漸得到了回報,2021年春天,面對鏡頭,她揮動手中的鐮刀,幾下就把筍的外皮剝開,露出白嫩的筍肉。每一刨、每一削都干凈利落。這條挖筍的視頻得到了大家的青睞,點贊、評論蜂擁而至,粉絲數暴漲到幾十萬。接著,開拖拉機的視頻也引起熱議,畫面里,她目光堅定,穩穩握住方向盤,巨大的拖拉機在她的操控下越過崎嶇路面。再后來,她又挑著100多斤重的茶葉穿梭在山間,她干活麻利的視頻內容在平臺頗受歡迎,粉絲數逐漸飆升至四五百萬。
石展承對出圈的真實感知,則源自于第一個破千萬播放量的視頻,視頻發布于3月12日。
吃飯間隙,他看了眼手機,播放量先破了百萬。這則“毛巾帝國”劇場版第二季中,他融在了網絡熱梗,結合了爺爺的忙碌、父親的領獎、叔叔的帥氣,以及他自己的“沒用”。這種強烈的對比讓觀眾捧腹大笑。那頓飯吃了兩個小時,結束時視頻的播放量已經突破千萬。父親看到時,視頻在抖音熱榜排名一路攀升,后來登頂第一。
破圈的背后,是無數次嘗試的結果。石展承從零開始,想腳本,設計段子,拍攝和剪輯,策劃了毛巾帝國系列短劇。沉浸于創作時,他經常不吃飯,用蘇打餅干充饑。“毛巾帝國”出圈后,各大媒體紛紛找上門,采訪他如何讓一個老品牌重新回到年輕人視野中,他想起父親曾經的話——“不是品牌出圈了你才出圈,而是你出圈了咱們品牌才能出圈。”
對劉一一來說,出圈并非一蹴而就。2019年3月,她第一次接觸抖音,那會兒沒有經驗,摸索了兩個月只賣出了一單,但當晚她發了一條回眸一笑的視頻,視頻播放量接近300萬,第二天,她直播賣出了6000多單。潑天的富貴砸到頭上,但沒能延續,后續她又嘗試了賣飾品、賣皮革,都不盡如人意。
劉一一沒有放棄,去杭州學習電商直播,研究如何產出觀眾愛看的好內容,每天晚上10點睡覺,凌晨2點起床,3點開始直播,后來她又遇到了好的合作伙伴,得到了不錯的貨源。直播時,她會展現最大程度的熱情,比如穿著一條彈力黑色長褲,用力跳起來,展示產品彈力,給觀眾證明“所見即所得”。
2023年春節還沒過完,她初六就開了直播,銷售額突破800萬,產品直接賣爆。此后她每天都會漲粉8000到1萬。一番嘗試后,她終于找到了視頻的定位風格——分享自己喜歡的高品質服裝 。
在直播的藍海面前,每個人遇到的困難都不盡相同。低定價的產品定位是葉洪新一直以來的堅持。葉洪新坐在空調房里,回想起小時候赤腳撿垃圾的生活。他曾去到一個有空調的人家,涼爽舒適讓他震撼,那一刻,他意識到科技的力量。但隨著他逐漸成長,現實的不公擺在眼前——厲害的技術只有頭部的人能體驗,而且價格要賣出貴十倍,“我對這件事情是非常痛恨的。”
但不盈利始終是頭頂的大山。后來,一段葉洪新和投資人的對話視頻,在抖音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播放量一路飆升,突破2億。視頻走紅后,媒體競相報道,各大賬號也紛紛轉發,形成了鋪天蓋地的傳播效應。團隊把發布會的高光時刻剪輯成小片段放在抖音上。到年底,徠芬每月的銷售額已突破三四千萬。到2021年年底,全年商品交易總額達到了1.3億元。
借由平臺,葉洪新的理想主義得到了現實回饋,他也沒想到轉變來得如此之快,感慨道:“抖音的流量實在是太大,難以想象的大。”
03: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流量的涌入,讓他們的生活在一夜之間翻轉,事業步入新的軌道。昔日的焦慮與迷茫也逐漸被希望與喜悅取代。取得突破后,大家的視野不再局限于個人的成就,而是向更廣闊的世界邁進。
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蔡磊和段睿的“破冰驛站”直播間。支持者紛至沓來,留言、參與討論,團隊的電話幾乎被打爆。2024年,“破冰驛站”在抖音直播累計觀看人次已經超過了1.4億,直播利潤都將用于漸凍癥等罕見病的研究與攻克。
科研的發展比直播更加迅速。科研機構和合作伙伴紛紛主動聯系——他們看到了蔡磊團隊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不懈努力與巨大潛力。2023年9月,蔡磊與德國的頂尖科學家們展開了一次關于“脈沖磁場神經再生”治療漸凍癥的探討,他滿懷期待地說:“如果研究有進展,我希望能盡快引入中國。”
病魔仍每天都在無聲無息地侵蝕著像蔡磊一樣的患者的生命,神經退行性疾病這個曾被忽略的領域,因他們的堅持和努力,終于被更多人關注。段睿面向鏡頭,堅定地說:“他們就是在用自己的命運去換人類在這方面的突破的一個機會。”
段睿也在這項事業中找到了自我價值,她已經看到——未來的科技之爭不再局限于工業和技術,而是基因、醫療和生物學領域的全面較量。中國憑借在神經退行性疾病藥物研發上的創新,將有機會占據這場科技戰役的核心位置。而直播平臺的助力,改變了以往只有企業家或國家力量支持科研的局面,讓全民都可以參與其中。
沈丹則是在用自己的力量為更多留守婦女創造機會。她深知農村女性的艱辛與不易,2022年,她在南平市創立了“巾幗培訓學院”,免費為留守婦女、頂梁柱母親和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提供電商技能培訓,讓她們找到屬于自己的事業方向,同時也找到人生的方向。
她走遍寧夏、新疆、四川雅安、安徽碭山、湖北漢川等地,深入農產品原產地,親自溯源,講述農民背后的故事。通過她的鏡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農產品背后的產業鏈,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鄉村振興的希望所在。沈丹回顧這一切,感慨萬千:“靠山會倒,靠人不如靠自己。只有讓自己成為一座山,才能為別人提供依靠。”
通過石展承的直播,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到了潔麗雅的產品,也看到了老一輩企業家的辛勤努力。他特地去了一趟爺爺所在的新疆棉花產地直播。鏡頭里,金色陽光下,雪白的棉花頑強生長。品牌年輕化已是行業內常談的話題,石展承明白,關鍵在于將年輕的思維和創新活力注入品牌。他為自己和同輩人能為家族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感到自豪。
2022年,徠芬的一次定價策略研討會上,葉洪新感受到了來自股東和投資人的壓力,他感慨:“理想主義的企業往往很難活到最后。”
但他還是不認輸。新品發布會上,大屏幕上吹風機的定價從599元到399元。未來,他們還要推出定價更低的電動牙刷。技術研發的過程中,葉洪新不斷跟工作人員探討如何降低成本,他不想盲目跟從其他產品,“我們是來改變這個世界的。”
他的人生目標就是讓普通人也能體驗高端產品的舒適。劉一一也有同一種愿望,她始終想著把好東西分享出去,讓普通人不用花高價就能買到高品質的產品,讓消費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許多道路交錯,真正屬于你的那一條,往往藏在不經意的轉角處。蔡磊、沈丹、石展承、葉洪新和劉一一,來自不同背景的五個人,走進了直播的世界,憑借著勇氣和堅持,開辟出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他們從命運的困境中奮力突圍,最終在那個本不屬于他們的舞臺上,閃耀著屬于自己的光芒。
生活中的迷茫與困頓時常讓人無所適從,但找到出路的關鍵,往往取決于你是否敢于跨出舒適區,挑戰自我。只要你擁有那份堅定的決心,勇敢打破常規,就一定能擺脫束縛,走向屬于自己的嶄新未來。
文 | 林枳
編輯|杜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