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的「必選項」是小紅書
“李誕小賣部”在小紅書的直播內容,正成為硬控當代網友的電子榨菜。
不靠最低價,主打情緒療愈;沒有說教或評判,主打平等自然接地氣;不講究場地裝扮,躺在床上本色出演“脫口秀”。直播內卷時代,李誕憑借隨性的自我表露,就這么水靈靈地開創了小眾直播賽道。
這種看似沒見過的野路子,其實李誕從圖文時代就開始玩了。一句“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一度成為流行金句;后來“每個人都可以講五分鐘脫口秀”讓李誕及其他脫口秀演員爆火;如今,李誕的小紅書直播間再次爆火,背后歸屬于楊天真的MCN機構“壹枝花”也成為焦點。
想打造出“李誕”案例的MCN還有很多。根據《2024年度小紅書商業MCN機構經營洞察》,有80.8%的MCN機構選擇小紅書作為未來發展的必選平臺。
相比研究李誕本人,如今更值得讓人關注的是:他為什么選擇了小紅書?其他普通人和MCN機構能從他的直播案例里“復制”什么?
MCN現在面臨哪些問題?想要參考學習別人的經驗,前提是得先了解自己當下的處境和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李誕的階段性火爆,從短期來看似乎是偶發事件,但從長期來看,其實是互聯網娛樂經濟行業發展的產物。《DT商業觀察》發現,近十年來,創作者們/MCN已經經歷了兩大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大V經濟時代”,內容形式以圖文為主。
網絡上聚攏了一批具有原創能力的意見領袖。他們有著強大的號召力,不經意的隨筆、合轍押韻有網感的文案,成為熱門一時的創作方式。
直到2016年,一個叫papi醬的女孩和羅振宇聯手正式將“MCN”送上風口;2018年短視頻市占率暴漲,短視頻MCN如春筍涌出。
第二個階段的“主播經濟時代”,也由此開啟。吸睛的內容形式變成了短視頻和直播,頭部MCN接連出現,他們成為線上導購,將商品植入內容,驅動消費轉化。共贏、融合是每個紅利時代MCN故事的A面,但外部環境變化快、競爭增加,當紅利蛋糕逐漸被分完后,B面就會逐漸顯露——MCN們的日子,逐漸不好過了。
《2024中國內容機構(MCN)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41%的MCN機構認為“尋找新的增長業務難”。約有43.6%的機構表示,過去一年的用人成本激增,33.3%的受訪機構表示內容創意陷入疲態,博主管理也成為了機構經營的一大難題。(數據來源:《2024中國內容機構(MCN)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還有MCN反映:想要在一些平臺上獲取流量越來越難,也越來越貴,投入產出比低;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孵化素人博主難度指數級上升……
但當大多數MCN都在經歷陣痛期,往往也意味著MCN經營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結合李誕在此時的異軍突起來看,MCN發展周期正在進入3.0創作者經濟時代。
正如《DT商業觀察》此前的分析, 如今李誕在小紅書再次破圈,不僅直播場觀和銷量都在翻倍增長,還可以隨性地躺在床上進行直播,根據自己的心情決定開播或停播。
用一句老話來概括,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只要藍海選對,不僅GMV幾何級增長,創作者也不必為了最低價去“嘶吼”,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把創作、直播乃至賣貨這件事,都做得更好玩,更有個人特色。
這也是小紅書的獨特魅力。小紅書強調真實分享、多元審美以及 “聽勸” 的理念,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片藍海中成為創作者,輸出“有生命力、互相陪伴、有情緒價值“的內容。
換言之,小紅書不需要MCN一比一“復制”下一個李誕,而是鼓勵大家做真正的自己,分享自己真實豐富的經歷和生活,“讓你成為你”。
那么,這種 “讓你成為你” 的非典型方法論,具體又該怎么做呢?
普通創作者和MCN可以做什么?
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已經了解到創作者和MCN如今“應該在哪里做內容、做生意”,但想要知道“應該怎么做、選擇哪些變現模式”,還得先了解當下的市場環境和品牌投放的策略。
先看看市場大盤的數據。根據《2023-2024廣告主創作者營銷市場盤點及趨勢預測》,創作者營銷市場規模首次突破了900億,但增速降至4.7%,三年來首次低于5%。
這一方面是因為品牌預算收緊,傾向于精準營銷;另一方面,品牌也在尋求多樣化的投放組合,從而實現全方位的品牌曝光。
所以,對于創作者和MCN來說,首要關鍵是找到自己的細分領域,有效覆蓋精準用戶,然后以創作者為IP,打造多元的商業模式。
目前在小紅書,針對不同形態的創作者,有5種成長到變現的路徑,包括普通人、種草創作者、互動直播、買手和主理人。其中,李誕的直播間就屬于強互動型直播。
除此之外,我們找到了其他四種形態的創作者,他們都有“從一而終”的興趣愛好和職業技能,并通過分享生活化的內容,找到了自己的商業價值。
比如擅長穿搭的 @碳酸飲料拜拜 經常把大自然當成自己的時尚單品,從苔蘚綠到薄荷綠甚至嫩芽綠她都能搭出“消除班味兒”的風格,激發粉絲的購買欲望。( @碳酸飲料拜拜 消除班味兒的穿搭)潮玩公司打工人 @小羊沒睡醒 則巧妙地把工位變成自己DIY手工的舞臺。通過分享DIY的創意作品,在筆記加熱工具薯條加持下,小羊的筆記曝光增加5萬+,贊藏高達5000+,治愈了更多打工人下班后疲憊的心。據了解,薯條產品已進行全新升級,現在還可以加熱直播間。
( @小羊沒睡醒 的工位就是流量密碼)將生活方式和理念融入品牌的主理人 @周琪 CHOWKI,則通過“一衣多穿”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僅把直播間做成自己穿搭公式的秀場,轉化自有品牌的銷售,還能直播帶貨調性一致的品牌。
(小紅書直播間是@周琪 CHOWKI穿搭公式的秀場)用個人魅力放大品牌價值的明星買手 @闞清子 從2020年開始,就常常在小紅書上分享寶藏項鏈,占領粉絲群體的心智。因此,當 @闞清子 9月16日首次在小紅書進行珠寶首飾專場直播,GMV直接突破了800萬。
而這功勞的背后,也離不開一體化電商營銷平臺“乘風”,讓好內容放大流量,讓好生意乘風而上。直播前,“乘風”可以提前鎖定一波喜歡珍珠耳飾、護膚品的愛好人群和潛在購買人群;直播間也可以根據爆品進行實時加投,自動托管能力直接幫助闞清子實現從種草到轉化的站內閉環,也助力她首播就找到適合自己的直播形態。
除了這些細分垂類的崛起,用戶黏性高、消費轉化力強、品牌客戶都愛小紅書的特性,也為不同類型的MCN提供了新商機。
仙梓文化MCN是小紅書上土生土長的MCN,對大環境的嗅覺也很靈敏。在穩住廣告投放這一營收基本盤的同時,他們精心孵化有潛力的博主去做電商直播,從中拓展小眾類目的客戶。
比如旗下創作者 @張咸 -Sa1t 多以視頻筆記分享基于個人品味的不同類型的應季潮流服飾,用筆記引導預約 + 直播聯動,粉絲認可度極高,會主動在筆記下求鏈接。如今直播兩個月,月銷售額已經達到500萬以上。
(@張咸 -Sa1t 在小紅書經常用筆記引導預約和直播聯動)如涵MCN旗下買手居多,當不少MCN都希望找到可復制的方法論,如涵反其道而行之,根據創作者的個性特點,借助蒲公英平臺為每個買手定制1V1的個性化運營策略。
今年,小紅書蒲公英平臺全新、全面升級,幫助創作者獲得更多品牌合作機會。不僅是選品中心升級,讓創作者可以在線上選品中心快速找到更適合的商品,助力買手和品牌多元合作,還推出了“買手心愿單”,甚至在經營上,能從五大維度分析買手的生命力。
一個成功的案例是如涵MCN旗下的穿搭博主 @絨耳朵兒 堅持“寧愿犯錯,也不要無聊”的穿搭理念,去年開啟買手直播后,迅速晉升至千萬級買手,2024年618單場GMV突破2000萬,商業流量長期加持,對GMV的貢獻占比達25%。
這都是在不確定的成長環境下,小紅書經營產品的全面升級給MCN經營帶來的新確定、新力量,可以適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MCN機構的增長需求。
在MCN機構入門階段,小紅書賬號體系+入駐效率升級,能幫助“MCN新手”更好地經營投放一號通;在成長階段,蒲公英+薯條升級,助力創作者在直播上獲得更大的曝光;在進階階段,聚光+乘風升級,可以覆蓋產品種草+電商轉化全鏈路,幫助更多MCN機構及創作者輕松打入買手圈,讓生意乘風而起。
放大IP價值、延長生命周期,MCN實現商業躍遷的關鍵是什么?不難看出,小紅書給MCN和創作者們提供了足夠大的內容創作和生意場域,也為多種形態的創作者提供從成長到變現的商業化路徑。
“賬號、產品、運營”一站式升級,助力不同類型 MCN機構長效經營,增添了MCN大膽入局的底氣。
而創作者要做的就是參與進來,找準自己合適的經營路徑,找到自己在創作者經濟3.0時代的“新職業”。
站在現在的浪潮下回望過去,MCN需要根據每個階段的變化及時調整,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在善變的環境中,不變的長期主義在于“人”。
某美妝品牌營銷總監表示,在現在謹慎支出,精細種草的時代,創作者營銷仍在各類項目中被用到,且種草向的項目創作者營銷預算占比最高, 都較為依賴創作者的表達和傳播。
經歷過1.0、2.0時代的某MCN機構創始人也表示,“當我們現在回歸看內容時,所有運營不再強調人設,而是忠于人物”。
恰好,在小紅書上,人與內容價值是高度統一的。
以李誕為例,他在小紅書上分享的更多是個體的人生與經驗,在小紅書上的“人感”也有更具像、立體化的寫照。
所以在小紅書上直播帶貨的李誕,不只是一個賣貨的小賣鋪老板,還是一個深夜和你嘮嗑調侃的朋友,一個“電子男閨蜜”。
那么,怎么樣才能像李誕一樣在小紅書為自己創造新的內容場,打開對世界認知的觸角呢?
螢火蟲MCN的 @Olga 姐姐 或許是另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
如今58歲的 @Olga 姐姐,雖然調侃自己“大器晚成”,但有著極為豐富的職場經驗——29歲做到芭比娃娃總經理、35歲成為肯德基總經理、42歲幫助Timberland在中國谷底翻身……
( @Olga姐姐 連麥直播)如今投身自媒體的她,經常通過連麥答疑分享職場干貨,因為形式新穎、觀點突出,直接從職場這一垂類賽道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就感,為粉絲提供增量價值。
對她而言,相比以往博主單方面輸出用戶,容易內容枯竭,且難以根據用戶反饋及時調整,而在小紅書場域與品牌、用戶交流中,可以不斷獲得新的靈感,和用戶始終同頻——這意味著粉絲也在為她提供增量價值。
是的,在小紅書這個利于UGC生產的土壤和環境里,每一條優質內容的背后,除了創作者在付出心血,也離不開每個活生生的用戶的積極反饋。
也正是在創作者和用戶的“雙向奔赴”中,@Olga 姐姐 通過一條視頻漲粉10萬,還拓展了綜藝通告、品牌合作、知識付費、職場相關帶貨等商業合作形式。
寫在最后于MCN而言,小紅書現在既是流量藍海,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給予MCN機構和創作者最大的紅利;又符合不同類型MCN機構的確定性需求,對優質內容、對真實人物曝光的渴望。
一方面,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小紅書既有“薯條”產品全面升級助力普通人的高光,又有“蒲公英平臺”買手產品全面升級,打通買手、品牌多元合作,還有“乘風”一體化電商營銷平臺讓好內容放大流量,讓MCN的生意有機會乘風而上。
另一方面,小紅書是一個生活方式聚集地,一個多元的社區,給MCN機構及創作者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經營空間。同時,立體的“人感”場和真實的消費體驗,也讓MCN機構及創作者不用再陷入同質化的內卷,可以在不同的賽道開啟“自我競速”,尋求“人”的價值最大化和更快的成長性。MCN想要上牌桌參與經營競爭的下半場,或許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試試去小紅書藍海,抓住“人感”和真實的內容場,就往前邁出了第一步。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小紅書MCN大會的相關信息,可以在后臺回復關鍵詞“MCN”,獲得MCN商業薯的聯系方式)作 者:爾 爾 編 輯:鄭曉慧 運 營:蘇洪銳 監 制:橡 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