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博主“盯上”哀牢山?官方出手緊急 “滅火”
作者 | 郭鴻云
編輯 | 藍蘭
別家景區求也求不來的“潑天富貴”,到哀牢山這里卻成燙手山芋。
近期,帶火哀牢山的顏料師“山取”被網友質疑是擅闖哀牢山,并未進行報備。
針對這一質疑,云南玉溪新平縣委宣傳部在10月8日作出回應,確認該博主進山采集礦石確實未報備,哀牢山保護局已和“山取”聯系,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并要求返還礦石。
而另一博主“苗疆陳朵朵”所引發的質疑更激烈,在她發布的哀牢山相關視頻內容中,不僅自己承認進入了核心區域,出現過核心區標識牌,還在哀牢山內進行了2天1夜的露營。
對于她的行為,保護區南華縣管護局和鎮沅縣管護局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其搭帳篷露營行為會展開調查,確認該事件是否發生在轄區內,并將進行后續處理。
引起輿論及官方的關注后,博主“苗疆陳朵朵”在9日上午發布了一則道歉視頻,稱自己確實進入了南華和鎮沅原始森林,但沒有破壞任何自然環境以及違法行為。
還解釋說“我是發通告之前進山,通告以后我再也沒有踏入哀牢山半步。”
但其辯解說辭很快又被官方“打臉”,發通告之前進山的理由站不住腳。因為相關禁入公告早在2022年就發過,國慶假期發布為再次提醒。此外,禁入公告是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擬定的,該條例早在1994年就已施行。
但陳朵朵依然覺得很冤,其在今天發布的最新視頻中說:“我就是去哀牢山走了一圈兒,2022年發布的通告,我上哪兒知道去?我小時候還去過呢。警告牌我看見了,但是全網直播能去,我為什么不能去?誰都知道在外圍作假,只有我橫穿兩個區探險去了。而且發完公告我一次也沒去吧?”
目前,“苗疆陳朵朵”的賬號在平臺已搜索不到,但還可以通過推薦關注并查看作品內容,包括哀牢山相關的視頻。以視頻號為例,聞旅查詢看到,其視頻號點贊量最高的哀牢山相關作品已超6000個,轉發量也在3000以上,但評論區已經被作者關閉。
值得關注的是,在“陳朵朵”正式發布哀牢山露營相關視頻內容前,曾有一條預熱的“聲明書”視頻,稱自己“此行來哀牢山有一些私人事務要處理”,如果進入無信號區可能無法正常更新,千萬別有一些好心人士幫忙報警掛失聯,浪費公共資源。
在官方發公告提醒禁入核心區之后,結束露營行程的“陳朵朵”則又發布了一條哀牢山景色的庫存視頻,稱自己走的是“特殊通道”,并不是新平景區旅游打卡點,還提到相傳哀牢山深處有古祭祀舊址,一些未解之謎總要有人去探尋。
一邊說著傳言中哀牢山的神秘,一邊又在視頻結尾提示哀牢山的危險,并讓專業和非專業人士都要遠離核心區。一系列說辭把自己異于常人的人設給穩穩立住了。
而查看其更早發布的視頻內容,也不乏“聚神鑒”、“秘蠱”等關鍵詞,作品內容充滿獵奇和神秘色彩。這不得不讓人質疑,她的哀牢山露營視頻也是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
事實證明因為爭議她的賬號漲粉也確實非常快,第三方數據平臺飛瓜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15時,其賬號7天共漲粉36.5萬,粉絲量已超58萬,7天漲粉168.98%。
這樣存在明顯違規行為卻能迅速吸粉引流的結果應該是哀牢山官方最不想看到的,如果大批網紅蜂擁而至,不顧規則進入核心區,遇到危險出事故恐怕也會是早晚的事情。
畢竟,哀牢山的神秘可能有渲染成分,但走出景區范圍存在的危險卻是實實在在的。
且悲劇已經發生過。2021年時候,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的4名工作人員,身強體壯,專業知識和經驗都足夠豐富,從云南普洱市鎮沅縣出發,走進哀牢山霧氣繚繞的密林,就再沒有走出來。
針對于哀牢山非開發區域的危險性,官方也已經做過很多說明和分析,解釋過這里地理環境極為復雜,山中霧氣彌漫,尤其是在雨霧天氣下,濃霧密閉的環境里晚上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人一旦長時間在山林中行走,有可能因為缺氧失去意識,進而失溫。
并提醒哀牢山確實存在大地磁場強度異常的現象,會導致指南針失靈,增加迷路的風險。種種因素疊加,哀牢山真的是一個可以對人類構成致命危險的地方。
想你的風可以吹到哀牢山景區,但被“吹”到這里的巨大客流是不是都能遵守規則,敬畏自然和生命,對于官方來說,管理難度就太大了。
畢竟,從目前處罰力度看,對于違反規定擅闖哀牢山的最高罰款是5000元。
國慶爆火后,官方也在不斷向游客做科普,究竟哪些區域是景區,是游客可以游玩的。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文化和旅游局就曾發文解釋,哀牢山新平區域根據不同管理級別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縣級自然保護區兩類,兩類保護區有明確分界線。
二者區域內又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種,新平哀牢山石門峽景區、茶馬古道景區、金山原始森林景區均位于縣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范圍內,屬人員可進入區域,游客只要服從景區管理要求,其旅行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但探索未知是人的天性,利害關系講的再透徹,依然阻擋不住一部分人想去獵奇的心。
先不說危險的哀牢山,探索未經開發和規范管理的“野景區”而出的事故并不少見。
就在國慶假期最后一天,一名游客在廣西玉林市一處被稱為“小西藏”的野生景點拍照時,不慎落水溺亡。盡管現場設有警示牌,但仍未能阻止事故的發生。
還有更早之前,浙江石人峽(一個沒有正式建成的景區)穿越湍急溪流被沖走溺亡的兩位驢友;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8·13”突發山洪災害事件造成的重大露營安全事故……警醒的案例還歷歷在目,游客遭遇危險的原因也都是因為不看指示牌,不聽工作人員勸阻。
無法想象,哀牢山大火之后,蜂擁而至的游客,特別是目的不純的蹭流網紅,哪怕只是很小比例的一部分不聽勸告,不守規矩,可能遭遇的危險概率會有多大。屆時被流量“捧紅”的哀牢山景區,又會被如何架在“火”上烤。
借用打卡過哀牢山景區的一位游客所講的話,哀牢山不具備成為網紅景區的條件。
不論是目前當地景區及周邊交通、住宿、餐飲的接待能力,還是景區自身的管理難度,它可以是一個喜愛自然和冒險的游客來打卡的自然景區,但不適合成為旅拍遍地、為出片和追逐流量而存在的網紅打卡地。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網絡截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