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虧損6.64億港元,藍月亮越營銷越虧?
近日,一場消費者與商家的爭執,使得“洗衣液一哥”藍月亮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其產品質量以及業績再次引發了外界的質疑。
1.藍月亮“躺槍”?
前段時間,一消費者因新買的裙子剛洗完就褪色向媒體投訴,并要求退貨。但是商家卻表示,裙子褪色是洗滌不當導致的,還稱強酸強堿的洗衣液會導致植物染色的衣服褪色,而該消費者使用的正是藍月亮洗衣液。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此事一出,不少網友在評論區寫下了自己的遭遇,“藍月亮直接倒衣服上就會褪色,我用藍月亮洗壞了幾件衣服,現在換立白了”,“藍月亮真的出了名的褪色,我換奧妙了”,“藍月亮出了名會褪色啊”。然而,也有網友覺得藍月亮不“背鍋”,“有沒有可能沒說實話,跟別的衣服混洗了”,“我喜歡用藍月亮洗衣”。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并非個例。黑貓投訴平臺上,有多條關于藍月亮洗衣液的投訴。其中有幾位消費者投訴的原因是,洗衣液把衣服漂白了、衣服被染白和褪色等。褪色、染色問題之外,還有消費者投訴藍月亮洗衣液缺斤少兩、洗衣液導致自己出現皮膚病等。
除了產品質量問題,今年,藍月亮還曾因母親節營銷“翻車”引發討論。一直以來,藍月亮在營銷上的投入不算少,但是從這件事來看,營銷似乎無法彌補質量上的短板,更何況,營銷還有“翻車”的可能。
2.藍月亮重營銷輕研發?
前段時間,藍月亮公布了2024年中報,持續擴大的虧損格外引人注意。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藍月亮實現總營收31.31億港元,同比增長40.87%。期內虧損為6.64億港元,同比擴大296.36%。相較2021年到2023年的中報,藍月亮2024年上半年的總營收創新高,但虧損也最大。其實,2020年以來,藍月亮的股東應占溢利就在持續下滑,2020年仍有13.09億港元,2023年卻為3.25億港元。
藍月亮股東應占溢利不斷下滑的原因,財報中其實有所體現。2020年到2023年,藍月亮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20.17億港元、23.92億港元、26.51億港元、32.44億港元。今年上半年,更是從去年上半年的10.59億港元,增長到了22.01億港元。藍月亮在財報中解釋,銷售及分銷開支的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推廣新產品、研發新電商渠道來拓展業務及品牌建設等銷售活動增加導致的。值得一提的是,藍月亮此前曾被吐槽的母親節營銷的主角,正是其今年發布的新產品——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
圖片來源:藍月亮財報
企業在營銷上投入較高并不罕見,但在營銷上大手筆的藍月亮,在研發上的投入是多少呢?藍月亮并未在財報中公布。其僅公布了2020年12月首次公開發售股份所得款項凈額用途。其中,用于提高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增強集團的銷售及分銷網絡以及增強產品滲透的金額為54.66億港元,用于增強研發實力的金額為2.2億港元。而截至今年6月底,用于增強研發實力未動用金額還有7000萬港元。
3.“洗衣液一哥”的地位還穩嗎?
《2024年中國洗衣液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分析》顯示,目前,我國洗衣液用品企業可以分為三個梯隊,其中藍月亮遙遙領先。2024年4月,藍月亮在洗衣液市場占有近18%的市場份額。但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9年,藍月亮的市場份額為24.4%。由此可見,盡管仍是國內“洗衣液一哥”,藍月亮所占的市場份額卻在下滑。
藍月亮所占市場份額下滑的背后,是競爭越發激烈的洗衣液市場。2008年,藍月亮的崛起,讓更多企業看到了洗衣液市場的潛力。因此,納愛斯、立白等國內企業,以及寶潔和聯合利華等國外企業,也都開始進軍洗衣液市場。目前,納愛斯旗下的“超能”、寶潔旗下的“碧浪”和“汰漬”、聯合利華旗下的“奧妙”,都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銷量,并分別在國內洗衣液市場占據了8%左右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除了老品牌,近幾年,一些新品牌也在進入洗衣液市場,如去年官宣谷愛凌為代言人的蔬果園。官網介紹,蔬果園是一家新銳的創新型生態日化公司,已孵化了蔬果園、潔力威等多個新銳品牌。一主流電商平臺上,蔬果園的洗衣液有超7萬人付款。
雖然還處于行業頭部,但藍月亮似乎正面臨產品質量被質疑、依賴營銷、市場競爭激烈等多個挑戰。其想要在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比起營銷,或許更應該提升硬實力。你用過藍月亮洗衣液嗎?使用感受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