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在玩一種很新的搞錢藝術
最近我經常刷到年輕人擺攤搞副業的視頻,他們有的把擺攤當作低成本的創業嘗試,有的當作吸引共同愛好者的創意工具,還有人確實因為擺攤而發家致富......
但無論初衷如何,他們每個人都很樂意分享自己從0到1的創業故事,那些對搞副業蠢蠢欲動的人們也期待著這些年輕人的后續。
這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時代確實不同了。過去,人們總把擺攤做小生意當作很丟人或者不務正業的事情,但現在,新一代的年輕人卻愿意將其當作啟動不同人生、追求個人價值的按鈕。《2024Z世代青年創業白皮書》數據也顯示,關于Z世代青年創業者的原始動力,征服自我的占比最高達73.8%,其次為市場需求占比73.3%。
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批勇敢的年輕創業者,正帶著新型的創業理念和創業方式,在生意場上嶄露頭角。
基于對當代年輕人的洞察,最近,1688做了一件很先鋒的事,平臺攜手一批優秀的藝術創業者、年輕的主理人,在景德鎮進行了這一場前所未有的“搞錢藝術節”實踐,共同探索新型的生意模式。
在這場藝術節中,不僅是顧客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輕松愉快的氛圍,與活動融為一體的創業者們,也在與人們的交流中展現著自己的獨特性,從而產生了更多共鳴和情感連接,迸發出更大的生意機會。
一場搞錢=藝術的新型實驗
如果在1688搞錢藝術節上隨機叫住一個人提問:這場活動最吸引你的點是什么?我想,得到的答案大概率是:新鮮感和體驗感。
與傳統意義上的吆喝式擺攤不同,當搞錢與藝術融合碰撞,衍生出了更豐富的內容和創新形式,吸引著不少年輕人的眼球。
為了讓公眾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動的主題,1688攜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潘曦老師和眾多陶瓷藝術家,共同舉辦了“瓷地共生·白日夢工廠——當代陶瓷媒材公共藝術作品展”。通過講述藝術家和其作品背后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到藝術不拘泥于形式,也可以變得更值錢,也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搞錢藝術節的實質就是提供給大家更多藝術靈感的啟發,進而實現用藝術變現的生活理想。
在現場,八位景德鎮的新晉藝術家還參與了“陶創大賞”活動,即興創作八件陶瓷藝術品的拉胚和泥塑,這將現場的氛圍感和互動感推至高潮。
為了進一步讓公眾與活動進行更充分的交流,1688還與幾類有想法、有創意、有審美的年輕主理人,同時也是策展人,一起設置了非遺煥新展區、陶新制造展區、文創新奇展區,以及專門呈現無數個富有參與性和觀賞性的主題活動的中心地帶。此外,現場還有很多的席地而賣的攤主們和車攤一體的可愛小車攤。現場觀眾可以走到不同的展區,沉浸式體驗搞錢藝術的氛圍。
基于此,1688還將時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音樂節、街頭藝術等創新形式深度融合,把景德鎮變成一個大型的live house。每一個環節都直擊年輕人的內心,極大地滿足了他們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多重需求。
左右滑動查看詳情
可以看出,年輕的創業者正在把生意做成內容,而“內容”作為線索,串聯起整個活動的場景和細節,這也讓1688搞錢藝術節釋放出了長效的價值與活力。
說實話,在營銷成本水漲船高的當下,很多數品牌/平臺是不敢輕易去嘗試藝術節這種形式的線下營銷。因為這是一項“燒錢”又“費力”的活,時間成本、裝置耗材、內容呈現……這些都會是決定活動成敗的關鍵。
所以我認為,這次1688搞錢藝術節是一次具有重大創新突破和長期效益的新實驗,也一次平臺與用戶的雙方共贏。
這次活動,讓我們直觀的看到生意/搞錢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生意除了可以買賣,可以展演,可以觀賞,可以共創,也可以分享,在事件的不斷發酵中,創造出了更具轟動效果的話題影響力。同時,依托線下營銷的強互動性與社交功能,1688與用戶、與大眾拉近了距離,提高項目的自主傳播效率。
而被創意內容吸引并沉淀下來的用戶,會再次形成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從而繼續為平臺提供強大的轉化能力。于用戶而言,是謀求創業收益的最大化;于品牌而言,是謀求流量曝光的最大化。雙方可謂達成了共贏。
當1688,成了年輕人的生意搭子
事實上,從2023年開始,1688便開始打造“小掙青年”IP,通過聚合一批創業搞錢的新青年,持續打造創業樣本。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1688的買家中,隱藏著一群獨特的達人們——他們既是創業者,又能把生意濃縮為藝術作品,并且始終堅持著創作、表達。在整個活動期間,部分達人也以攤主的方式來到現場,講述著自己眼中的搞錢藝術。
比如,身具陶藝師和時尚博主雙重身份的夏繁枝,因出眾的外形、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在網絡平臺中本就頗具人氣。而他從小學習陶藝,把愛好做成了工作,開了自己的工作室的經歷,也不禁讓人感嘆“夢想可以照進現實”。在采訪中,夏繁枝也鼓勵更多年輕創業者要“堅持自己的愛好,不要被生活所壓倒。”
再如,《茬先生》的創作者龍雙原本是一個野生插畫師,在接觸到陶藝后發現可以將其形象立體化,并由此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創作語境。《茬先生》系列的創作靈感來自一只田園犬,作者將其擬人化,從另外一種視角表達自己當下的狀態和思考。他更多以自身經歷為出發點去挖掘自我,將自己經歷的事情、看過的東西、內心的狀態投射到作品中,來吸引更多人的共鳴。
這批優秀的藝術創業者、年輕的主理人,將自己的愛好、性格和審美融入到了自己的產品中,讓自己的生意變得更鮮活、動人,用戶也可以更加具象化地增進對于搞錢藝術的理解。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這次活動不僅是平臺將創意不斷放大的過程,其實也是1688平臺不斷打破思維僵局、淬煉平臺韌性的過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1688是源頭廠貨直銷平臺,平臺的一端聚合了超百萬的源頭廠商,而平臺的另一端,服務于超過六千萬的中小型零售商和專業買家。由于集中了產業帶的源頭廠、源頭貨和源頭價,1688也被稱為“中國電商的源頭貨盤”。
但這次搞錢藝術節活動,讓我看到了1688更多可能,它不止擁有服務制造業主流廠商的能力,還可以將B2B業務延展到中小企業,甚至是“輕創業者”,做好每一位創業者的生意搭子。讓每一位有夢想的年輕人,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請盡情地肆意地去創造,去表達。此次1688在內容敘事里展現出更多的細節呈現、創意增量的能力,也會讓平臺的路在未來越走越寬。
有先鋒性的內容創業,正在1688發生
年輕人在哪里,市場就在哪里。而想要捕獲年輕人的心,就要知道年輕人喜歡什么、需要什么,跟年輕人玩在一起。
在1688搞錢藝術節,我們看到了用戶與平臺的雙向奔赴。這些年輕人擁有獨特生意視角、鮮明個性,一旦有靈感便會立刻付諸行動、快速試錯,他們用內容創作展現了這個時代下的生意新可能。1688也快速捕捉到這些市場變化,不僅響應了年輕人的所需所求,提供了一系列輕創業的工具,還通過搞錢藝術節給了生意一個展演的舞臺,用年輕人的熱愛與激情,打開更多人創業的新思路。
“希望更多年輕創業者能通過1688開啟他們創業的第一步,成為陪伴他們創業路上的'生意搭子'”,1688市場總經理劉蓓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年輕創業者,發掘年輕的活力。”
每當一個新的世代來臨,人們都會好奇地探尋新一代年輕人的精神面貌和行為方式,試圖理解他們是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以獨特的方式塑造著未來。
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個個體崛起的時代。小眾的追求影響著社會大眾,個體在影響主體。在各個攤主采訪中,我不止一次的聽到“堅持自我”、“復興傳統文化”、“成就感”等字眼。這一代年輕人趕上中國復興的時期,經歷著經濟騰飛以及互聯網野蠻生長。他們切身體驗著中國互聯網、中國傳統文化、科學技術的崛起與發展,不僅文化學歷高,文化底蘊也高,對中國傳統文化認同感更高,擁有更強的自信和民族文化自信。
在這種時代思想轉變下,做生意不再只是為了謀生,它還包含著情感需要、文化認同、個體表達和社交屬性。現在年輕人在擺攤創業時,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攤主”,而是在多個角色間不停轉換。比如在購買原材料時,是買手;在創作時,是藝術家;在賣產品時,是老板;在做視頻時,又是博主。
而1688搞錢藝術節不僅給了生意一個多維度展示空間,也通過內容的形式讓這些鮮活的個體被看見。將“搞錢=藝術”這件事傳達給同樣熱愛生活的人們,挖掘每個生意背后的熱愛與激情,讓生意可聽、可看、可玩、可享。
在1688,我看到了一個未來創業模式的理想圖景:有人間煙火氣的創業必要設備,也充滿著文化氣息和自我表達。這個放大了的“多維空間”,是年輕人在搞錢和藝術間尋求平衡的新場所,也是在探索一種具有先鋒性的新業態,賦予創業者們更多新能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