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科技
11月12日下午,騰訊科技企鵝智酷欄目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所共同發布了移動媒體趨勢報告《中國網絡媒體的未來2014》。
報告指出,移動互聯網正是我們要面對的未來,這在中國尤為明顯。2014年6月,中國手機上網比例首次超過PC機上網比例,手機網民的規模超過了八成。
在移動時代,媒體的疆域也在拓展。移動媒體=內容媒體+關系媒體+服務媒體。
中國移動(微博)媒體升級
綜合新聞客戶端仍然是用戶首選。每天多次打開新聞客戶端的用戶占比達到了77.5%。
新聞客戶端形式的革新:新聞客戶端對內容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比肩甚至超越傳統媒體。
短板:在移動端如何平衡輕量化閱讀和深度內容,仍是需要持續優化之處。
綜合新聞客戶端機會有限,但在垂直領域可謂空間廣闊。時政、財經、科技等領域擁有天然的關注度和廣泛的信息數據,可稱為垂直移動應用的新窗口。
移動自媒體:公眾號成催化劑
在微信平臺上,平均每天人均閱讀文章5.86篇。日均閱讀文章數超過3篇的用戶占比達到51%。
自媒體面臨可持續化的挑戰。1.受政策、平臺因素影響大;2.需要高度的自我規范與自我約束;3.專業能力決定生存能力。
中國用戶如何使用移動媒體?
近半數用戶使用移動終端每天超過3小時。近七成用戶更多使用移動終端閱讀新聞資訊,而依賴電腦看新聞的用戶不到一成。
近八成用戶會在社交平臺分享新聞。
中國移動媒體未來五個趨向
新聞客戶端的社交深化;UGC和內容眾包模式升級;
入口向平臺轉化加速;
可穿戴設備帶來數據資源擴張;
移動服務客戶端的“媒體化”可能。
以下為報告完整內容,報告原址:http://tech.qq.com/a/20141112/049143.htm#p=1
圖片較多,建議在wifi狀態下打開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