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最適合什么樣的傳播 ?
今天的思想收獲還是投資界帶來的。
一個獲得“2020雪球十大影響力用戶”的投資專家,他寫的文章里,有一句話非常有意思:“有人說傻X的共識也是共識,這句話并不準確,應該說,所有的共識都是傻X的共識,專業人士很難形成共識。”
有點“我不是針對誰,而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諧謔感。
他寫的是傳播如何制造投資共識。在他主張里,一些股票之所以大漲,就是因為短時期內產生了高度社會共識。而這種共識是一個話題推動起來的,與企業股票本身的真正價值無關。
所以很多股票被稱為妖股,突然的爆紅,吸引了散戶購買,后續一路下跌,被割韭菜。
這位投資人研究傳播,研究社會心理學,閱讀量很廣。
他提到一位跟巴菲特地位相等的金融大鱷索羅斯的理論:虛擬的股票價格和實體經濟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這就是“反身性”。
反身性是由傳播導致的,是虛擬與現實的雙重作用力。
——“反身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擠兌,銀行如果有傳言要倒閉了,就會引發儲戶爭相取出存款的擠兌事件,最后真的讓銀行倒閉了。”
最鮮明的例子,東方甄選董宇輝的小作文事件,心疼“董宇輝”的網友口誅筆伐,就讓東方甄選股票大跌。另外一個例子是胖東來神話,胖東來的商業成功,一半源于本體的實力和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半得于眾口相傳的口碑,甚至負面新聞一出來,評論區的網友都是為胖東來說話的。傳播不僅僅是做廣告、做品牌營銷的作用,威力大到能夠促成企業的生死。
董宇輝是傳播共識中產生出來的現象級人物。
和李佳琦、薇婭那種靠業績沖上頭部的直播選手不一樣。董宇輝從一開始,就是通過“反身性”走紅的。一個文藝青年主播,在直播間講春風雨露、詩詞文賦,講童年的記憶,總是遺忘叫賣和逼單才是主播的本職工作。于是,厭倦了叫喊與打折促銷的直播觀眾,開始支持這個不像“主播”的人,感性一旦被激發,就很容易傳染給其他人,也會自然地去美化目標。大眾共識通常是不理性的,同時又自認為是理性的。
這種非理性共識,在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發生沖突時,產生了極大的社會扭曲力,讓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立馬跌去20.8%。爭議雙方各占一面,支持他的人就有了立場可以選擇;他的個性也變得立體,有明星一樣的人格張力,從而吸引更多人支持他。獨立出來后,失去了對立方當共識錨點,圍觀的支持者沒有統一的立場作為選項,共識凝聚的力量就會慢慢變弱——商業價值也可能慢慢降低。
一個品牌或者一個IP的商業價值,取決于形成了多大的社會共識。
當文藝青年主播成為董宇輝的固化印象時,觀眾的新鮮感和喜愛度慢慢消退,這時候需要制造新的“共識”去強化他的特質。所以,最適合董宇輝的傳播方法,是不斷地為他打造沖突性話題。這個共識首先是引發爭議,因為大眾共識必然是在爭議中產生的,爭議越大,相同立場產生共識的人群會越多。
當然正向的爭議導向非常重要,不建議“黑紅也是紅”的投機心理。
有些人是不適合爭議的,像李佳琦,兩次爭議下來,能明顯感到公共影響力下降,只能自動降低關注度來避免個人IP品牌的坍塌風險。
對董宇輝來說,他就是與輝同行最重要的品牌。
與輝同行獨立出來之后,董宇輝一邊爭議不斷,一邊成績驕人:位登達人帶貨月榜第一名,截至10月30日,直播間粉絲數已經達到2468.8萬)。這也是因為他的品牌人設較為清流,只要沒有犯原則性的過錯,小問題小失誤能夠被粉絲寬容。但是連續的負面爭議,也極有可能走向物極必反的自我崩塌。
所以,僅僅是傳播形成的社會共識不足以令一家企業保持盛績不墜,企業的經營基礎“管理、業務、產品、服務”都能夠匹配外部共識,最終演變為真正的產業品牌才是重要的。
END
歡迎關注公眾號:感受品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