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R7為何如此瘋狂?
1
新能源時代,大家買車,關注點變了。
除了車好不好開,還開始關注車的智能駕駛水平了。
我有一個朋友車技一般,復雜路段都交給高階智駕。
用他的話說,他和智駕屬于師徒關系。
之前都是找陪練教自己開車。
現在是讓智駕教自己開車。
玩出賽車游戲的感覺。
講真,五年前你和我說汽車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我是萬萬不信的。
信這個,我還不如信四光年之外真有三體人。
時刻準備進攻地球。
但今天,所有人都在比較國內外哪個品牌的新能源好開。
誰家的智能駕駛牛x。
這一切比月球背面有基地還魔幻。
一些沒接觸過新能源的車主,總覺得車這玩意能開就行,不理解卷這些的意義是什么。
也有一些稍微懂一點新能源的人,就覺得像特斯拉那樣做一款素車不就完了?
反正Model Y一直賣得也很好。
抄作業就行了。
重心都放在智駕上,是不是步子邁得太大。
怎么說呢,特斯拉無需質疑,是一款好車。
尤其是機械素質層面和車內的極簡設計。
曾經也是大殺四方,驚艷了不少消費者。
但他就跟任天堂的switch一樣。
作為游戲機,非常合格,而且驚喜賊多。
2024年了,還能整出公主救林克的活兒。
但問題是,時代變了。
架不住消費者已經盯著4k望8k。
車也一樣,智駕這種東西,你在高速上體驗過一次輔助的。
就再也不想全程自己踩油門了。
你體驗過一次高階的,就會覺得不僅僅是高速,城市里也不想自己開了。
畢竟講道理,開車的確是費神的一件事兒。
2
聰明的車企,不能說消費者不懂車。
而是應該反向PUA自己,把消費者想要的東西給弄好就行了。
消費者想要豪華,你就給他豪華。
消費者想要智駕,你就給他智駕。
的確現在大部分車企也是這么做的。
大家都提供了“看似”差不多的配置,到底應該選誰,就成了新的陷阱題。
很多車企喜歡拿特斯拉做比較,消費者一看,比特斯拉配置豐富就行了。
NONONO,這也是一個陷阱。
你和特斯拉比內飾豪華。
就相當于杭州和紐約比誰的中文建筑物多一樣。
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么?
還有就是和特斯拉比智駕。
哥,比的前提是能用上,這比啥呢?
要我說直接和華為比算了。
很簡單啊,無論你喜不喜歡華為,華為提供的智駕方案,在國內肯定是第一梯隊的。
不少外國車企都和華為合作,華為的智駕水平啥樣是不需要討論的事情。
所以總盯著Model Y屬于欺負人家出門沒帶裝備。
要比,就應該直接和鴻蒙智行的智界R7比。
和華為的方案硬剛,這才是不耍小聰明的做法。
贏了真的強,輸了也不丟人。
真的。
3
如果你有信仰加持的車,此生非他不買。
那你就直接選,其他不重要,不留遺憾最重要。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車,完全可以看看智界R7。
不是勸你買,而是勸你把它當作一把尺,用來對比。
就跟考試一樣,你想去什么學校,一定會看看前幾年的分數線。
智界R7,就是同類型車的分數線。
看完你就能理解,這車為何如此瘋狂。
論出身,華為賦能車企大廠奇瑞,就已經把一些雜牌車甩丟了。
起碼不會開幾年,車企倒閉了。
論智駕,本土智能化方面,肯定是智界R7的強項。
上市就搭載最新HUAWEI ADS 3.0高階智駕系統。
采用端到端類人架構,翻譯成人話就是一切模仿老司機的風格。
在其他車企還在爭論純視覺和激光雷達哪個方案更先進的時候。
智界R7 Max和Ultra版本直接表示,兩個我都要。
于是你能在這車上面看到1個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11個高清視覺感知攝像頭。
幾年前你和我說未來的車上全是雷達,我肯定以為你說的是蚊香,還要問你熏不熏的慌。
但現在,拿不出這么多雷達,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智駕的。
日常使用,已經能夠實現路邊啟動、自動通過環島、路邊臨停等高階智能駕駛。
范圍上,全國都能開,因為這套系統能夠學習日常的駕駛路線。
越開越熟練。
非常老司機,把通勤的路開成公交專線。
即使沒有車道線,也能學習和智能駕駛。
如果你對智能駕駛沒那么依賴,Pro版本的R7搭載的HUAWEI ADS基礎版也夠用了。
3個毫米波雷達+10個視覺感知高清攝像頭組+12個超聲波雷達,能在全國的高速和城市快速實現輔助駕駛。
泊車能力進一步升級,自開自停,有位就行。
再這么下去,老司機搶車位,未必搶得過AI。
過去約飯都找好停車的地方。
現在約飯專找不好停車的地方。
到地方后下車就走,就是為了表演,人在外面看,車自己停。
主打一個空車入庫。
逐漸從離譜演變成瘋狂。
看完之后滿腦子的Good,great,amazing.
Excellent,crazy,unbelievable.
一整個開心消消樂。
未來智駕的發展一定比這個還離譜,肯定是從模仿老司機到超越老司機。
怎么超越?
算法和自我學習能力+超強硬件水平。
賽博老司機。
4
除了智駕,國人買車看重還有什么?
空間對吧!
智界R7長寬高分別為4956mm×1981mm×1634mm,軸距2950mm。
很多人對空間大小判斷不好,這個無所謂,拿著皮尺直接對比就行。
視覺可以騙人,但數字不會。
電吸電彈前備箱,以及837L超大三層后備箱。
相當于在大空間的基礎上掏出小空間。
如果你帶父母出過遠門就知道。
你有多大車,他們就有多少行李。
空間分區,越多越好。
裝修上,副駕零重力座椅。
冷暖箱Minibar。
電動遮陽簾。
這些東西屬于你可以不用。
但如果有,就是最好的。
尤其是冰箱。
過去把大象放進冰箱分三步。
現在要分五步。
因為第一步是把車門打開。
宋丹丹老師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如果說特斯拉是極簡風格,還是上個版本的比拼。
那智界R7就屬于豪華裝修,比的是下個版本的主流。
繼續瘋狂起來。
5
既然作為車中皮尺,只比較智駕和空間還不算完。
智界R7的本質還是車,那機械素質和動力系統也要做到可圈可點。
性能上,配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全系標配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和空氣懸架。
這套東西,在如今的市場,要么就是標配,要么就是不配。
不配,就不配出現在對比名單里。
800V高壓電池平臺,最長續航802km。
在高速上能連續跑六七個小時。
以后你和新能源誰先進服務區充電,真不好說。
常溫環境下使用300kW以上充電樁,充電5分鐘,續航+200。
充電15分鐘,續航+400。
你還沒休息好,車子又該叫醒你出發了。
過去焦慮的是電耗,以后焦慮的是充電太快,來不及提肛。
作為車中皮尺,最重要的還是銷量。
如果參數好看,賣不出去。
說明消費者不認可。
智界R7上市一個半月,大定突破3.8萬臺。
它的存在,就是尺。
冬季體育看王濛,車圈競技看“鴻蒙”。
所以我說,盯著特斯拉多沒意思啊。
要盯,就盯著智界R7。
比空間,比設計,比智駕,比機械素質,全面的比。
因為他的數據給得非常全面,而且給得非常準確。
玩的就是瘋狂和真實。
6
真的,每次看車企和特斯拉比誰裝修好,我都看累了。
這就像是體育生和我比誰腹肌多一樣。
沒勁兒。
要比,咱們直接和豪華裝修版的智界R7比。
以后轎跑SUV的皮尺,在這呢。
至于消費者喜歡比較,這很正常。
他們花自己的錢,自然是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
最好買到的不是車,而是瑞士軍刀。
就像三體人知道別人生活的地方沒有三個太陽后。
那星際旅程,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要滿足消費者喜歡比較的心理,就要全方面的滿足。
要盯就盯著全面發展的那個。
和這種比,才有意思。
都沖著智界R7卷起來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