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因“辱女”道歉,給老國貨上了一課
最近,國貨品牌蜂花又登上了熱搜第一。
要知道這兩年國貨復興的浪潮不斷,蜂花作為良心老國貨的代表,一直是熱搜榜上的常客。但這一次和以往不同,蜂花不是被網友追著下單,而是被追著要一個道歉。
事情的起因是蜂花在官方社交賬號上轉載了一幅題為《看清什么是真假閨蜜》的漫畫。本想借網絡熱梗玩一把年輕化營銷,和消費者拉近距離,順便推廣下自家產品。沒想到發(fā)表后引發(fā)了用戶的強烈不滿。很多用戶質疑蜂花在刻意丑化女性,不尊重用戶。
蜂花到底冤不冤?審判之前不妨先看下漫畫內容。
漫畫分別用了幾個場景來教用戶鑒別真假閨蜜。
在看到自己男朋友時,假閨蜜搔首弄姿、故意勾引,真閨蜜看不順眼、勸分800次。
自己買了新衣服,假閨蜜陰陽怪氣,打擊你的自信,真閨蜜大方夸夸,給足情緒價值。
不難看出漫畫作者確實是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的。靈活運用了“屁股翹到可以頂一瓶汽水”這些網絡熱梗,對“塑料姐妹花”的描述,也可以說是集網絡吐槽之大成。
但問題在于,這幅漫畫在錯誤的場合,以錯誤的身份,嘲諷了錯誤的對象。
用戶在社交媒體嘲笑或自嘲“假閨蜜”,都僅代表個人態(tài)度和看法,Ta們的吐槽是有明確且具體的對象的。但品牌官方號面對的是普羅大眾,溝通對象是群體而非個體,表達的是抽象的價值觀。用戶在看品牌內容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
所以哪怕漫畫中的“假閨蜜”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或許作者的本意是諷刺女性中的一小部分人,以獲取另一部分女性的共情。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就是用刻板印象含沙射影,連帶著把所有女性一起罵了。再加上“是個男的就往上貼”“綠茶”這些本身就帶有強烈辱女意味的用詞,更是讓人質疑品牌的價值觀。
漫畫發(fā)表后,大批網友沖進蜂花微博要求道歉。蜂花也意識到問題,迅速刪除了漫畫,并發(fā)布致歉信。
蜂花表示:“此次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們在內容把控以及審核流程方面存在嚴重漏洞。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啟動了全面的整改程序,目前不當圖文已刪除,并嚴肅整頓該賬號的運營。”
但網友似乎并不買賬。道歉信下面依舊是“不肯原諒”的網友。不少網友表示,拉黑并不會再買。
蜂花這兩年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口碑和基本盤,因為一幅漫畫被摔得稀碎。不僅是品牌要反思、整改,也給老國貨品牌們提了個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適度玩梗是一門必修課。
玩梗很爽,可不要貪杯喲
借著國貨復興的風,不少沉寂多年的國產品牌都迎來了又一春。面對突如其來的潑天富貴,就像久旱逢甘霖,換著姿勢就想多接一杯流量。
蜂花作為老國貨代表之一,國民度廣泛,又是整活能手,這兩年吃了不少流量紅利。
去年9月浩浩蕩蕩的國貨團建式商戰(zhàn),蜂花就是打頭陣的品牌。因為李佳琦直播時的一句“79元的眉筆貴嗎”,激起了消費者對新國貨定價虛高的不滿。當天,蜂花旗艦店抖音官方賬號就馬上在李佳琦相關視頻下評論:“可以撿粉絲嗎?”還獲得了數萬點贊。
第二天,蜂花就上架了“79元洗護套裝”鏈接。官方直接貼臉開大,專門做了個視頻問“79能在花花這里買到什么”,回復網友“一瓶蜂花護發(fā)素等于0.12花西子”。把便宜大碗好用的人設牢牢立住了。
之后的4天時間里,蜂花直播間一躍成為“頂流”,觀看人數一度超過4000萬人。
蜂花能在眉筆事變中成為最大受益人之一,背后是對消費者情緒的精準預判。我們再往前翻翻它的社交賬號就會發(fā)現,其實蜂花玩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2021年雙11期間,蜂花因為包裝太丑被網友吐槽。一般品牌遇到這事兒大多會選擇認錯整改,或者避而不談。但蜂花卻理直氣壯地回應:這個要花錢吧?公司沒有營銷費用做推廣。
消費者也是頭一次見有品牌大方說自己窮的,再一想到蜂花20塊錢一大瓶的價格,瞬間從責怪變成了心疼。畢竟現在20塊錢連一頓飯都吃不上,蜂花卻可以讓你用半年的護發(fā)素,還要啥自行車?人家沒錢做推廣,說明錢都花在產品研發(fā)上了,大大的良心!
沒想到這事越傳越邪乎,甚至有人說蜂花要倒閉了。于是消費者秉著挽救良心國貨于危難之間的義氣,涌入蜂花直播間,開始了一波野性消費。
從那以后,蜂花就嘗到了流量的甜頭,開始頻繁玩梗立人設。哭窮、賣慘屢試不爽。到現在抖音官方賬號已經積累了527萬粉絲。
蜂花流傳最廣的梗就是“撿箱子”。起因是眉筆事變期間,有網友激情下單蜂花之后,收到貨發(fā)現箱子用的是別家品牌的。于是熱搜上又多了一條“蜂花到處撿紙箱發(fā)貨”。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網友發(fā)出了自己收到的蜂花快遞盒,坐實了傳言。
于是蜂花抓住機會,又立了一波節(jié)儉人設。直到最近一年,還時不時有人分享蜂花的破爛箱子。
買了蜂花的產品,卻收到一箱“檀香皂液”。網友:花花是真的很節(jié)儉。蜂花回復:不然給大家送箱子又送平板哪來的錢(哭哭)。實際上是在說:“我都這么窮了,還不忘給大家送福利,你就寵我吧”。
好不容易自己有箱子了,卻破了一個洞。網友寵溺發(fā)言:“花花真貼心,快遞盒還有把手。”
還有網友在評論區(qū)分享了自己拍到的蜂花廠房,看著像被轟炸過一樣。這是把底褲也揭了啊。
面對這些吐槽,蜂花都能應對自如,自黑玩梗,和消費者處成了“霸道總裁和小嬌妻”。消費者嘴上嫌棄,身體卻很誠實地打款充錢。
但這次,蜂花玩過火了。蜂花等老國貨能夠回春,依托的是消費者支持國貨的大勢。但消費者并非無腦支持國貨。熱鬧是一時的,當激情退去,只有產品質量好、性價比高、價值觀正的國貨,才能真正被記住。
消費者允許國貨品牌犯錯,但這個容忍是有限度的。包裝丑、箱子破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可以當作玩笑一笑置之,但產品質量、價值觀代表著品牌的本質,是玩梗的雷區(qū)。
愛你的和恨你的都是同一批人。適度玩梗可以拉近彼此距離,但過度玩梗就容易傷感情,把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情分打散了。
不過蜂花也并非完全沒機會了。雖然很多消費者表示對蜂花好感全無,但依然有網友表示“不能因為一件事就全盤否定一個品牌”。
本質上,這是一個傳統(tǒng)品牌面對時代劇變、生意起伏后的積極探索,是蜂花努力尋求轉型的表現。我們欣賞并鼓勵這種求新求變的勇氣,也期望看到老國貨品牌能夠以此為鑒,重新思考流量對于品牌的意義。在一次又一次的熱鬧過后,除了一波短暫的銷量,還留住了什么?
編輯:Jasmin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