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江忠鋒:迪思傳媒的AI營銷革命——從生產提效到全鏈路賦能
欄目引言
如今,品牌既要又要、流量增長難尋、渠道加速碎片化、營銷生態日益復雜,航行在這片深邃海域,我們亟須發現一些優秀的掌舵人。
TopDigital創新營銷獎及TBI杰出品牌創新獎歷屆獲獎得主正是這樣的掌舵人。在本欄目,我們將與這群掌舵人對話,試圖通過分享TA們的經驗、行業洞察與個人理念為更多同行提供一槳一帆。
不可否認,AI將為營銷行業帶來重大變革。
行業洗牌之際,TopDigital不想只是靜觀坐談。我們想知道,變革的浪潮下,那些積極擁抱AI的先行者們究竟在做什么?目前做得怎么樣了?AI技術具體是如何影響工作流程的?對管理者帶來了哪些挑戰?
基于此,我們走進迪思傳媒北京總部,與迪思傳媒副總裁、AIGC創新研發中心負責人江忠鋒先生進行了深入對話。
迪思傳媒,作為公關行業的先鋒,不僅榮獲2023年度TBI杰出品牌創新獎“年度AIGC創新先鋒企業”稱號,還憑借與長安啟源合作打造的《長安啟源A07源力匯聚共創計劃》在AI創意營銷賽道中摘得銅獎。
迪思傳媒為長安啟源制作的AI創意海報圖
迪思傳媒在2023年度TBI杰出品牌創新獎中獲得
“年度AIGC創新先鋒企業”、“公益營銷銀獎”、
“AI創意營銷銅獎”
三項大獎
從去年7月發布“AI MAX”戰略以來,迪思傳媒在AI營銷領域的布局日益完善。
在內容生產方面,迪思AI智鏈平臺已經實現文案、設計、視頻、策劃、翻譯、音頻等多模態內容智能生成;
在垂類應用方面,迪思推出了針對汽車行業的輕量化小模型Auto-GPT,并在今年3月升級擴展,覆蓋3C、快消、金融、醫藥等重點垂直行業;
在全鏈路營銷方面,迪思與百度智能云、科大訊飛等行業巨頭合作,發布了基于AI的全鏈路智能營銷平臺“FlinkAi”,覆蓋AI策略助手、多模態內容創作、智能編輯、媒介資源管理、內容分發、聚合展示及數據分析反饋等多個環節。
可以看出,這家公關界的元老公司正在以AIGC的內容生成能力為起點,從橫向結合優勢垂類領域,到縱向賦能營銷全鏈路,迪思正在逐步構建完整的AI版圖。
江忠鋒先生,作為迪思傳媒AI戰略版圖的核心人物,帶領著數十人的AIGC創新研發中心團隊。他的領導風格以“以身作則”著稱,這種民主、溫和的管理方式對團隊創新活力和工作效率產生了積極影響。在AI營銷領域,迪思傳媒的布局背后是怎樣的企業理念?讓我們來聽聽江忠鋒先生的分享。
迪思傳媒副總裁、AIGC創新研發中心負責人江忠鋒
以下為專訪內容,經整理。
#01
不止于提效,AI營銷的下個階段是全鏈路賦能
TopDigital:您認為AI技術、AIGC在營銷行業的落地應用可以分為哪幾個發展階段?
江忠鋒:AIGC在營銷行業并不新鮮,但廣泛認知始于去年年初。
AI技術在營銷行業的應用,可以分成4個階段:
首先是AIGC驅動內容創作,提升生產力。
其次是全鏈路智能營銷時代,AI賦能營銷全鏈路。
第三是AI agent(AI 智能體)驅動的時代,提升營銷的場景化、精準性、個性化和高效程度。
最后是AGI(通用人工智能)賦能的智慧營銷時代,AI模擬人類處理復雜信息和數據,進行決策制定,完成創造性任務。
TopDigital:迪思傳媒目前在AIGC方面的應用程度和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江忠鋒:迪思傳媒自1996年成立以來,經歷了每一次技術浪潮帶來的行業變革。
2022年底ChatGPT3.5發布時,我們意識到AIGC對公關行業的沖擊可能遠超其他行業。因此,我們希望借助這次新技術浪潮,推動公關傳媒以及品牌營銷行業的轉型升級。
去年5月,迪思成立了AIGC創新研發中心,發布了“AI MAX戰略”,旨在通過AI全面提升公司的專業能力、服務流程以及服務模式。
在這個戰略指導下,迪思主要有以下行動:
首先,推出了全棲內容智作生態系統“迪思AI智鏈平臺”,支持AI多模態創作,生成圖片、文案、視頻、音頻等。
其次,在算力和算法方面與百度智能云、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企業合作;在數據方面,基于28年的行業積淀,推出了多個垂直行業輕量化小模型,比如針對汽車行業的AUTO-GPT。 迪思AUTO-GPT的操作界面
最后,發布了全鏈路智能內容營銷平臺“FlinkAi”,覆蓋營銷前后的鏈路各個環節,旨在簡化營銷傳播工作流程,賦能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核心意見領袖(KOL)、網紅經紀運作(MCN)機構等。 FlinkAI操作界面
TopDigital:現在FlinkAi平臺上的媒體資源體量有多大?類型是怎樣的?
江忠鋒:目前FlinkAi平臺上已有超過40萬的媒體資源,主要分為專業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兩個維度。
FlinkAI賦能中小微企業
#02
當AI融入具體業務流:從素材訓練到團隊磨合
TopDigital:具體在公司內部,迪思是如何帶動員工使用AI的?
江忠鋒:我們從幾個維度推動員工使用AI。
首先是建立AI機制,包括在人員組成上加入了更多AI技術人才;業務開拓上更多介紹AI項目。
其次是培養AI思維,即在遇到困難時首先尋求AI解決方案。
第三是提高AI參與度,即員工每月工作中AI的使用頻率,這可能成為未來員工晉升和加薪的標準之一。
最后是樹立AI信仰,從精神層面相信AI的革命性,認為必須使用AI。
TopDigital:迪思內部AI應用程度最高的部門是哪些?
江忠鋒:我們的汽車事業部和創意中心應用AI最多。我們與長安馬自達、比亞迪、長安福特、上汽名爵等客戶的AI視頻、圖文創作,都是通過迪思AI智鏈平臺,由專業團隊完成的。
TopDigital:用AI工具輔助內容制作的流程大致是怎樣的?
江忠鋒:首先,客戶會提供一個比較明確的Brief,例如汽車品牌需要在某個活動大事件中進行短視頻傳播。
我們會根據需求利用AI撰寫視頻文案,使用迪思AI智鏈的AI+撰文功能。我們會為AI設定一個身份,并提供背景信息輔助創作,例如“你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汽車行業公關人士,請基于xxxx背景為我撰寫50條有爆款潛質的短視頻文案,視頻將發布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上。”
然后,AI會在極短時間內提供大量文案,我們從中挑選、潤色后提交給客戶。客戶選擇合適文案后,我們使用與百度智能云共同研發的D&S-AI VIDEO制作視頻,大幅提升效率。
和其他AI視頻制作工具不一樣的是,D&S-AI VIDEO的一大優勢是素材能力。
TopDigital:這個素材方面的優勢,具體是指什么?
江忠鋒:一方面,迪思傳媒積累了豐富的品牌素材。
另一方面,我們利用AI大模型的學習能力自動生成新素材。技術同事會對素材進行清洗、分類、打標簽,然后上傳到大模型中進行分析、學習、訓練。訓練完畢后,我們輸入文案進行測試,如果AI能自動生成符合要求的視頻,就可以投入使用。
TopDigital:目前你們使用D&S-AI VIDEO提效效果怎么樣?
江忠鋒:比如,我們最近接到一個緊急需求,需要制作200條視頻,每條視頻時長兩分鐘以內。我們團隊幾個小伙伴一起執行,大概用了三四個小時就完成了200條視頻的制作和交付。
TopDigital:迪思AIGC研發中心團隊的人才配比是怎樣的?
江忠鋒:團隊由計算機行業的專家和公關行業的專家組成。技術和業務結合,才能制作出符合行業標準的內容。
TopDigital:兩部分人才日常是怎么磨合的?
江忠鋒:對于管理者來說,首先要尊重每一個人,然后是具體的指導方針。
方針包括四個方面:目標導向,全員擰成一股繩;鼓勵創新,無論是業務人才、研發人才還是實習生,只要提出創新性建議,我們都鼓勵嘗試;高度協同,溝通時給對方多一些耐心;自驅,團隊成員自驅力強,任務下來后會主動協同完成。
我們會在日常交流過程中互相磨合,同時拓寬知識面;工程師們也會和我們一起去見客戶,參加客戶提案會議。
#03
技術平權,AI將惠及更多中小企業主
TopDigital:如何理解您說的AI技術所帶來的專業平權?
江忠鋒:首先是技術提效帶來生產成本的大幅下降。
以迪思為例,以前剪輯類短視頻,1人1天最多剪輯10條,現在使用D&S-AI VIDEO,1人1天可以做出上百條視頻。
生產成本降低后,AI技術將越來越普及。現在傳媒公關及營銷公司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為大品牌服務,但未來,隨著AI技術的普及,千千萬萬個中小微企業也能享受到品牌營銷和公關服務。
例如,作為一家四線城市白酒企業的老板,我的團隊規模有限,僅30人,且主要集中在技術和研發領域,缺乏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然而,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只要我具備一定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意表達能力,就可以利用AI技術來制定一套品牌營銷和市場傳播策略。借助AI的輔助,我能夠根據這一策略快速產出10篇針對小紅書平臺的營銷文案,精準傳達我們產品的核心賣點,從而在有限的資源下實現有效的市場推廣。
專業平權的另一個方面是媒體資源的公開分享。過去,傳統營銷靠信息差盈利,對于小企業主而言,找到媒介進行傳播很難。現在,迪思將20多年來積淀的媒體資源聚合在平臺上,供各個體量的廣告主選擇。此外,我們提供智能化的媒介渠道推薦、智能化的數據反饋、銷售線索留資等服務。
TopDigital:除了提高效率之外,您認為AI技術對未來的營銷傳行業還會帶來什么變化?
江忠鋒:未來的營銷將變得越來越智能化,基于智能化的個性化,千人千面千場景的定向智能化傳播將成為現實。
還有一個趨勢,原來我叫下沉化,現在我稱它為叫“回鄉化”。這是因為信息差、資源差、專業差被AI技術抹平之后,越來越多的營銷從業者開始回鄉創業,再結合鄉村振興的政策扶持,這批人會有很多機遇。
TopDigital:在AIGC時代,您對營銷新人有什么建議嗎?
江忠鋒:不可否認,AI時代已經來臨,今天你不去駕馭AI,明天可能就會被AI所駕馭,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一定要積極地擁抱AI。
采訪/撰稿:常韻
審核:Jasmine
責編:佳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