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連逛百貨商店都是一種享受
BAL是我第一次去京都時印象深刻的商業設施,上周我們組織的關西游學項目里,特別將它加入行程里,再次探訪后發現它給我的體驗感依然在。于是便找出了此前為雜志供稿的這篇文章,后面也會慢慢推出有關游學期間的所見所聞。
本文完整版首發自《上海百貨》雜志的06期「有所謂的可持續」,稍作修改。
撰文丨銳裘
原文編輯丨書韻
圖片來源丨BAL 官網
京都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傳承似乎是它的使命,在這里你能看到已傳承了幾代人的百年商鋪,也有讓全球各地游客心之神往的千年古寺。
當現代性的商業空間來到這座城市,似乎有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將自身品牌形象與這座城市的氣韻去做結合——也正是這點,讓一些美好的、令人難忘的購物體驗在這之中誕生。
體會優雅的日式美學
總聽不少朋友這么評價他們在京都BAL百貨里購物的體驗:“這是一家你一進去就出不來的百貨商店?!?/p>
京都BAL地處四條河原町,這是游客的必經之地,也是京都市內重要的購物商圈,它周邊的鄰居是著名的「新京極商店街、寺町通商店街」、有被譽為京都人廚房的「錦市場」,此外高島屋、大丸百貨也在附近。
哪怕周邊簇擁了如此豐富的商業供給,站在河原町上,你很容易發現BAL的優雅——簡潔的logo被附在建筑外立面中,極富有日式優雅質感的空間設計,讓它在整個繁華熱鬧的街區中尤為突出。
穿過自動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中庭,因沒有過多隔斷讓視線幾乎能看到每一處角落,整個視野極好。
它似乎在營造「一個具有日式美學的購物場」,而「五感」則是這座神奇百貨公司將主題傳達給顧客最重要的載體:空間采用的是木質裝潢,配合舒適的暖光、音樂和獨特的香氣,哪怕此前經歷了何種喧囂和紛擾,在這里能瞬間安靜下來,放慢腳步,開始環視并與周邊的店鋪產生聯結。
這種場景營造的好處是,顧客在踏進大門的那一剎那,就能快速被場域感染,在接下來的購物體驗上全神貫注。
無論是尺度適宜的空間和動線設計、合理的切鋪規劃、設計頗有韻味的直達電梯,還是每一家定位獨特、待客周到的店鋪,甚至還有令人驚嘆的衛生間及休憩室,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著它散發的韻味,而其空間及場域設置,又與京都這座古都的氣質一脈相承。
哪怕不消費,你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場BAL為你精心打造的「日式美學優雅購物之旅」——也許它的定位就是,讓每個人在這里「擁有一次難忘的購物體驗」。
品牌選擇的極簡主義
BAL整體面積約1.2萬平方米——這恰好是善用小空間的日本商業運營者們擅長的尺度。
對比類似尺度的其他日本百貨大樓,大部分采用的手法是盡可能囊括更多的品牌入駐,提高品牌豐富度的同時,提升租金。
而BAL的做法是:做減法——整棟樓僅有30多個品牌入駐,但其品類卻很豐富,包含服飾、室內裝飾、雜貨、咖啡廳和書店。
這里既囊括了當下全球頗為知名的一眾海外質感品牌,例如Marni、BYREDO、diptyque、Canada Goose等;以及諸多優質的日本本土品牌,例如三大買手品牌之一的TOMORROWLAND,這家店在這里擁有更大的鋪面;同時也結合了諸多歐美品牌集合,在其旁邊是另一家在選品上毫不遜色的THE LIBRARY;四樓有日式精品生活氣質濃厚的Today's Special;六樓有來自美國加州的精選時尚品牌 Ron Herman,同時也能在這一層喝到 Ron Herman 的咖啡。
如何將日本本土品牌與歐美品牌相結合,在BAL里能看到一種適度的解法。
它通過整體日式美學的場域,讓看似不同種類的文化商品形成了一套自洽語言的同時,又能突出每個品牌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沒有百貨常見的專柜集合,每家品牌店鋪都是獨立的,因為有足夠寬敞的面積便能完整地展現自己,與顧客產生聯結。我們這兩年分別于不同時間造訪,發現這里的品牌幾乎沒有調整,足以可見BAL對招入品牌的信心。
這里也沒有foodcourt美食區(但MUJI MEAL的補充也讓整棟百貨有了歇腳的區域,MUJI的套餐實惠又美味),這一考量也許是因為周邊已有太多美食餐飲業態供應,不如把更多位置給到更獨特的品牌;順應的,具有品質感的咖啡廳便扮演起這個角色,這些咖啡館被放置在不同樓層中,與對應其他樓層業態形成互補。
京都BAL的奇妙之處在于,似乎每一個店鋪都有吸引你走進去一探究竟的魔力。而正因為有限的品牌數量,加之合理的動線,讓顧客在游逛時,能輕松經過每一家品牌;品牌也不會出現因為身在冷區而生意不好的煩惱。
? 百貨商店的本質
在BAL看到的一切,從入口處的地毯與地板、電梯間的按鈕到每一層洗手間墻壁的畫作,都是一種精致與格調。
BAL從1970年成立至今已有50年,依然只有京都和神戶兩家百貨公司,京都BAL自2015年重裝開業至今也快十個年頭。歲月讓它有了更多韻味,也似乎更清楚自己對顧客的價值,對城市的使命。
在體驗式經濟大為流行的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于商業綜合設施內被放置更多不同類型娛樂的、體驗的非購物業態,所以當出現一座幾乎只提供「精品購物」的商業體,并專注于幫消費者如何買到更好的商品時,你反倒會對這個地方產生極大的好感。
讓顧客心情愉悅,滿載而歸,這就是我逛完京都BAL最大的感受。單純做好一件事,對商鋪做減法,在體驗做加法,把打造百貨的所有心思都花在購物本身,這一點就已值得諸多同行深度學習。
BAL衛生間里的小彩蛋 ? Ron Herman
上周,我們與「東京脫線時間」聯合發起的第三次境外游學計劃《關西有意思》圓滿結束!很幸運,我們召集到了一群優秀的女性團友(加一位體貼的小男孩)一起在京都與奈良這兩座古老卻依然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用交流和感受,體悟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融合」的特別之旅。
在大城市里,商業、消費、物質無處不在,幾乎成了生活的全部,但身處一個與自然無比接近,歲月足夠綿長的城市,我們不禁感嘆:一切商業的靈感,都來自于自然與文化。
每次游學總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思考與新的動力,2025年,相信我們依然還會在路上:)
#商業地產系列解讀
新天地 | 萬科商置 | 大悅城 | 太古 | 凱德 | 華潤 | 復星丨印力丨華貿丨華僑城丨香港置地 | 檀谷TANKO丨微領地 | 源點LiveLab | Kaledo | NOYA | 東原致新丨HAI550丨薈聚
#城市更新
上生·新所丨鴻壽坊丨太古香港丨中環街市丨南陽共享際丨南湖天地丨Convet Garden丨Hudson Yards
#內容營銷/文化敘事
線下商業刊物丨星巴克咖啡杯里的美術館丨品牌雜志丨印唰廠有意思報丨路易威登城市指南丨地產社媒 | 「療愈」之書丨 新天地燃冉藝術季
#品牌/門店
素然丨Apple靜安丨多抓魚丨麥當勞丨Snow Peak丨Shardaa丨大小咖啡丨宜家丨Aesop伊索丨澤田本家丨Alimentari丨瑞幸咖啡丨開心麻花丨始祖鳥丨teamLab丨蔦屋書店丨永璞咖啡丨三頓半
#主編專欄
上海餐飲觀察丨社區營造丨市集觀察丨露營行業觀察丨「小生意」的故事丨公園式商業
#專題系列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贊和在看吧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