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店房價從400一路跌到60元?中小酒店"供給過剩"難題如何解
作者 | 聞旅編輯部
編輯 | 藍蘭
從供給不足到供給出清,2024年,酒店行業到了供給轉型的新拐點。
12月18日,在攜程2024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上,麗呈宣布進入3.0時代,升級為麗之呈聯盟。麗呈計劃通過一整套的數字化經營解決方案,推動合作伙伴的數字化進程。此前,攜程宣布34家度假農莊落成,多舉措賦能合作伙伴業績增長。
而在2021年,阿里云也宣布為大理國際大酒店開展智慧化改造。在這一智慧化改造過程中,阿里也引入了自營的酒店管理企業參與到改造之中。改造后的新酒店主打智慧服務,于當年6月正式對外營業。
一邊是科技企業躬身入局,用數字化為住宿供給升級做加持;另一邊,則是文旅熱潮之下,連鎖酒店相繼開拓新市場推出新服務。近一年,亞朵、華住集團等持續瞄準中端商旅酒店或有強烈度假屬性的酒店,尤其是擁有了品牌心智和標準化體驗優勢的新品牌,在文旅熱潮下經常一房難求。
而熱鬧的市場背后,國內15萬家小酒店卻在寒冬中苦等客流。正如同剛入行的創業者所說,小酒店已到了“要么過剩,要么轉型”的抉擇路口。
01.
從400元跌到60元
90后小白第一次開酒店 遭遇五大難關
“12月初,我的酒店入住率不到一半,房價從400多元一晚跌到60多元。現在就盼著能挺過這個寒冬,活到明年4月”。面對慘淡的入住率,90后酒店老板蕭先生在社交媒體上吐槽。
2024年暑期,蕭先生找親友籌了200萬元創業資金,信心滿滿切入酒店賽道。半年內,他遭遇小白創業者的五大難關:市場卷、客流少、裝修花冤枉錢、不會定價、客人投訴多。有人說,蕭先生的經歷堪稱“小白創業經典踩坑劇本”。
“酒店這條賽道堪稱hard模式游戲。沒有攻略,關關難過,別的玩家又強得可怕。”蕭先生的酒店開在市中心一棟大廈里,他覺得“市場太卷”。周邊價格帶趨同的酒店有十幾家,在搶客源上“群狼環伺”,且很多酒店業主是跟蕭先生一樣的“小白創業者”,今年持資涌入這條賽道的小玩家尤其多。他們除了彼此競爭之外,還要與周邊知名老牌連鎖酒店搶客源。
進入12月,大淡季來了,客源明顯下滑。“暑期和國慶節每間房能賣400元,經常也能滿房。沒想到,過了10月份游客人數驟降,12月初整棟大廈的酒店老板都很焦灼,我們每間房跌到賣6、70元。蕭先生感慨當初為何不選址在高鐵站邊上,做生意真難。
一路摸爬滾打,蕭先生通過觀摩發現,當初裝修花錢用力過猛,錢都花在無用且住客不買單的地方。當初為了裝成北歐風、ins風和其它花里胡哨的風格,蕭先生砸了100多萬真金白銀,定制了實木家具和過多的電器配件。但錢是花出去了,風格上與其它酒店趨同,消費者對裝修并無太多認知。反而保潔阿姨經常抱怨,這種裝修落灰,打掃起來費力。
再者,每日的經營定價也困擾著這位初入酒店行業的創業者。酒店到底定價在160元還是180元?他沒有老牌中端連鎖酒店的資源與背景支持,越來越看不清市場。訂高了怕客人不來,訂低了賠錢,還要每天拼命打探同行價位,調控淡旺季房價,蕭先生恨不得讓AI幫自己做參謀。
最后,服務如何做到客人滿意,也是難點。一位客人把外賣紙袋子忘在公寓走廊,保潔10分鐘內沒發現,恰巧被下一位住客拍照并發差評“酒店環境臟亂差,地上竟然扔著垃圾”。花大價錢買的實木椅子沒人感知,客人卻抱怨枕頭太硬或太軟,影音設備太老套,蕭先生感覺自己成了大冤種。
02.
年輕游客吐槽老派影音房
“像20年前的產物”
圣誕節前,00后游客武先生準備去江蘇三線小城市找同學玩,他對酒店的心理價位是每晚100多元。武先生說:“錯峰季出行,100多元就能住到國慶節期間400多元的酒店,該省省該花花”。除價格之外,他希望酒店裝修風格適合年輕人喜好,不要老土。
父輩出差喜歡“影音房”,但00后明顯覺得這種風格太老了,電視機是好多年前的,遙控器按鈕間隙里是灰塵和不明油漬。有些陳年“影音房”竟然還有臺式電腦,開機頁面夢回2000年。
酒店老舊,在年輕人眼里似乎是“原罪”。新浪黑貓投訴平臺關于“酒店條件差”有400多條用戶投訴,“酒店臟亂差”有1200多條用戶投訴。此類酒店,很容易招致年輕住客差評,或再也不來入住。00后年輕人需要能觀影、打游戲的配置,以及輕奢風、貼心的服務體驗。他們“精明”而“計較”,在有限預算內盡可能享受人生。
▲年輕消費者吐槽酒店老套的裝修
03.
住宿行業供需拐點已至?
業主:希望小酒店不要被行業遺忘
蕭先生所面臨的情況并非個例。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小酒店賽道”有15萬玩家。它們一方面要拼命跟上年輕住客的需求,一方面在連鎖酒店極度內卷中艱難求生,希望熬過2024年冬天。
事實上,今年以來,大批資金以及創業者投身酒店賽道、連鎖酒店大規模開店搶占市場,行業供給已趨于飽和。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新開業酒店2.3萬家,接近2023年全年開業門店量的59%。在市場大盤不如2019年,仍有大量新開酒店卷入賽道,導致酒店總數量超過了2019年。2024年,錦江集團一年開店1200家店,華住集團預計全年開店2400家。
國金證券的調查數據則顯示,酒店行業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RevPAR(每間可供出租的客房平均產生的收入)同比分別下降了9%、12%;文旅部數據顯示,2024 年第二季度全國酒店業的平均出租率為 58.25%,也就是說,這些酒店近一半的房間處于空置狀態。
行業人士表示,在此情況下,投入金額少、門檻相對低的小酒店,率先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
如何助力酒店行業創新升級,為住客提供更好的服務,一些科技企業早就切入酒店管理賽道,通過深入前端來改造行業供給的一部分。攜程、阿里等從2018年左右開始相關布局。
比較知名的案例有阿里云。2021年,阿里云宣布為大理國際大酒店開展智慧化改造。在這一智慧化改造過程中,阿里也引入了自營的酒店管理企業參與到改造之中。改造后的新酒店主打智慧服務,于當年6月正式對外營業。
再早之前,攜程在2018年也成立了一家酒店管理企業。隨后,攜程集團通過該企業與西南的明宇商旅、禪驛酒店等合作,利用了攜程的大數據分析和服務,發展自身的品牌和新的運營體系。
12月18日,攜程再度加碼住宿行業的合作伙伴賦能,旗下酒店數字化經營解決方案服務商——麗呈升級成為麗之呈聯盟,全方位賦能酒店品牌發展。據介紹,在麗呈平臺上,合作的酒店集團擁有獨立的集團賬號及管理權限,可以掌握旗下所有門店的運營情況,并且可以有獨立的會員體系及預訂系統。
然而,蕭先生的小酒店似乎并無巨頭關注。他掂量著攜程麗呈、菲住布渴的加盟費:“最低要80多萬元,稍微好一點的要200多萬,對房間數量也有要求,并不適合只有十幾二十間房的小酒店”。
▲蕭先生搜索發現,市面上的酒管公司在金額、房間數上要求高,不適合小玩家
從行業發展現狀看,現階段國內酒店行業已從供給不足,走向供給過剩,但在匹配住客需求上卻依舊落差顯著。
一方面,無數個“蕭先生”創業開起小酒店,繁榮著住宿生態;另一方面,消費側需求變得更加挑剔。部分消費者選擇出國旅游,直接減少了國內酒店入住。而留在國內的消費者則更加“貨比三家”,于是出現了“游客很多,小酒店卻住不滿”的狀況。
行業人士表示,廣大的中小酒店是住宿行業的基石,但缺少品牌、缺乏連鎖經營能力的他們,往往面臨著比大盤更為嚴峻的市場沖擊。在數字化發展的當下,小酒店在“卷低價”之外,品牌升級和供給改造,急需深諳中小酒店賽道且有廣泛年輕化客源的科技企業去承接和服務。或許,這將成為寒冬中一絲暖意。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網絡截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