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賽道上跑出的品類第一,為何沒被模仿者超越?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發生變化,食品賽道出現了諸多新趨勢,例如具有健康屬性的食品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悅己成了新的消費動力、預制化食品市場激增等等。
12月19日,天下網商主辦的“浪起微瀾·2024新網商峰會”,設置了主題為“新味道、更健康,萬億食品賽道誰是黑馬”的圓桌論壇。松鮮鮮創始人易子涵、ffit8創始人張光明、水獺噸噸聯合創始人莫莫子及天下網商總經理熊偉林,共同探討了食品行業的新趨勢與新機遇。
調味料品牌“松鮮鮮”成立于2021年,產品主打健康和“0添加”,品類涉及調味料、醬油、調味醬等,其中大單品松茸調味料占到60%銷售額。2023年,松鮮鮮沖到抖音調味品類目第一、天貓雞精類目第一和京東雞精類目第一。2021年—2023年,松鮮鮮營收同比增幅保持在300%,目前已入駐十幾萬線下終端。
ffit8是崛起于2020年的健康食品品牌,以“代餐蛋白棒”為突破口迅速在賽道中嶄露頭角。在資本退潮后,ffit8經歷了短暫低谷,快速調整運營策略,拓寬品類豐富度,以科技蛋白質為核心布局線下渠道,圍繞精準人群拓品類。目前,品牌保持高速成長,占據中國蛋白棒、蛋白營養餅干類目細分賽道頭部位置。
新茶飲品牌水獺噸噸創立于2021年,以線上為經營主陣地。由于切中了即溶凍干果茶這條更為細分的賽道,迅速登上天貓及多個電商平臺凍干果茶類目第一,年銷售規模近億元。
面對當代消費者新的食品偏好及食品行業新趨勢,品牌該如何擁抱變化?以下是圓桌對話內容,經編輯整理。
熊偉林:今天在場的三位都是品類開創者,大家的共同關鍵詞是健康。第一個問題,不同場景里的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易子涵:主要在物質價值和情緒價值兩個方面。從物質價值上來講,大家更在意健康了,尤其是有小寶寶的家庭,產品要有一些特殊功能的疊加;在情緒價值上,產品在滿足審美需求之外,還要更方便、更便捷,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趨勢。
現在中國人在健康認知上,有了一個快速突破,大家開始追求基于自身需求的東西。比如對于媽媽來說,需求是不要追著孩子喂飯,孩子自己就能很開心地吃,但前提健康,而不是隨便拿一瓶醬油或雞精把飯菜做得很好吃。
熊偉林:調味料品類里巨頭林立,你們的定位是什么樣的?
易子涵:對于巨頭來說,它們是滿足中國14億人普適性需求,但我們是為了滿足其中1億人小眾、多元的需求。
松鮮鮮創始人易子涵參加2024新網商峰會
熊偉林:即使行業品牌集中度如此之高,也有機會在細分賽道找到機會。ffit8的健身人群或泛健身人群的飲食在發生著什么樣的變化?
張光明:因為我是專業運動營養師,視角不太一樣。創立ffit8之前,我是中國奧運備戰的營養與體重管理顧問,我們看到運動健身正在變成一種大眾生活方式。以前一提起運動健身,大家認為是專業運動員的事,他們的飲食管理需要由營養師或專業補劑去配合完成。
但現在健身房、騎車人群和瑜伽人群,一大半是女性,她們已經成為運動健身的核心人群。這一代年輕人不像以前到老了、生病的時候才知道要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提前預防,在吃的方面是“既要又要還要”——要養生,要健康又要好吃,還要喝酒、喝咖啡。
所以我們必須在此基礎上,迎合用戶生活方式的變化,對健康食物做改造,既要幫用戶控制住日常飲食的熱量攝入,又要給予足夠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滿足他們的身體需要,讓他們不容易餓和饞,讓他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這是我們創立ffit8的核心原因。
熊偉林:當健身從專業運動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食品從功能性食品變成健康零食,所以ffit8蛋白棒給自己的定位是健康零食嗎?
張光明:其實零食與功能性食品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了。現在年輕人生活方式的變化是正餐零食化,功能食品零食化、零食健康化、減肥常態化、運動健身生活方式化,這些加在一起為產業和品類帶來了新變化。ffit8蛋白棒給自己的定位,是把功能食品零食化、快消化。
熊偉林:請問水獺噸噸的莫莫子,辦公室的這些年輕人們想要喝一杯水果茶時,背后消費理念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們怎么看到這個機會的?
莫莫子:大家對于喝水這件事,好喝的需求很大,但好喝與健康之間又有一些天然的悖論。所以我們在健康的表達上不斷迭代,比如剛開始大家認為代糖是表達健康的一種方式,我們當時的初代版本也選用了代糖,而不使用白砂糖。現在大家普遍覺得代糖也沒那么好,我們就快速調整健康表達,現在白砂糖,代糖都不使用,甜味都來自于水果。我們的特點在于不斷優化健康表達,但消費理念確實變化比較快,在好喝和健康的平衡上有時也比較糾結。
熊偉林:品類開創者與品類第一還是不一樣的。品類開創者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請問易總,松鮮鮮是怎么教育市場的,因為之前從沒聽說過拿松茸來做調味料的。
易子涵:實話說,2021年有五六十個資本來看過我們,看過之后都得出了和您一樣的結論。他們認為松鮮鮮處在一個非常小眾的賽道,是做不大的,根本不值得投資。普通用戶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同樣的。
其實最開始2021年我也虧了接近2000萬元,將賣房的錢虧得一干二凈,瀕臨倒閉。那我們是怎么跑通0—1的呢?2021年抖音剛開始做直播電商,我們就選擇進入。但調味品客單價低,一開始大的達人和MCN機構不太愿意選擇我們,我們就去和小達人合作,一個一個跟他們溝通產品的細節,告訴他們行業現狀以及我們產品的初心和健康的配料表,打動他們幫我們帶貨。
熊偉林:調動了多少KOC來帶你們的貨?
易子涵:2021年都是虧錢,2022年從零開始,花了5個月的時間,抖音一個月也就做3萬—5萬的銷售額。一個達人發一條視頻也就賣兩三百塊錢,但當這些達人逐漸聚集起來,開始有人說確實很好。達人也有圈子,他們會互相傳播,于是有人開始主動找我們了。2022年5月,抖音只做了5萬元,到2022年年底,抖音一個月就做了2000萬元,每個月比上個月翻1倍的速度在增長。
熊偉林:為什么大達人不愿意帶貨,因為當時的品牌力不夠,產品毛利不夠嗎?
易子涵:因為客單特別低,達人要20%的傭金和一部分的基礎費用。
熊偉林:通過螞蟻雄兵式的方式,將這一套健康的配料表和理念通過KOC的方式去進行傳播,而且這種品類KOC的傳播比KOL的傳播,會更自發一點。
易子涵:當大家真正認識到(產品優勢)之后,后面就變得簡單了,最開始的那個階段最困難。
熊偉林:我發現松鮮鮮的配料表,每一個東西你都認識,玉米漿粉、食用鹽、蘋果粉、胡蘿卜粉、海苔粉、酵母抽提物、高麗菜粉、羅漢果粉、芝麻。這是消費者選擇時非常核心的決策因子。
易子涵:其實最重要的是,正常味精是用的谷氨酸鈉,不健康的原因是鈉攝入高了,容易誘發高血壓等疾病。那怎樣讓鈉攝入回到合適的水平?首先要減鈉,鹽是氯化鈉,但味精(谷氨酸鈉)、肌苷酸二鈉等都是鈉,但這些鈉沒什么咸味,很容易吃多。所以我們用了天然食材發酵技術帶來谷氨酸、肌苷酸等氨基酸,這些氨基酸是有鮮味的,但卻沒有鈉。味精雞精真正的問題是谷氨酸鈉的鈉,呈味核苷酸二鈉的鈉,鹽(氯化鈉)不得不吃,但提鮮的鈉完全可以摒棄掉,從而讓我們的鈉攝入回歸合理值。
熊偉林:ffit8的光明總創業比較早,拿過投資人的錢,燒掉過一個億。你是怎么教育市場的?
張光明:說起來都是淚啊。首先我告訴大家,教育市場這件事就是胡扯,你連自己孩子都教育不了,還要去教育市場?怎么可能!但當時我們處于愚昧之巔,確實是這么想的。
我教育用戶營養知識:我告訴大家你吃的所有食物最后到身體里,都會變成糖、脂肪、氨基酸、蛋白質、膳食纖維等。其中一部分成為能量,你用掉了,你用不掉的能量就會存下來變成脂肪。另一部分是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是組成了你身體的成分。
我一直在教育用戶,要多吃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這兩者不可儲存,吃不夠的話,身體就會受傷,免疫力就會差,容易餓和饞,因為你的身體認為你的營養不夠,就會驅動你吃東西,但你吃的東西又是高糖、高油、高熱量、低蛋白、低膳食纖維,于是就進入惡性循環。熱量吃得很多,但沒有用,都存在肚子上,再加上不運動,熱量無消耗,自然就胖了。
大家一提減肥:第一反應就是“減”,減是很難的,你只能不吃,節食,但錯了,你應該加營養,多吃一點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就不容易餓了,吃的熱量自然就少了,就容易保持好的身材和健康。
這就是我在教育用戶,蛋白棒是個新品類,很多人不了解它,為了教育市場,我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我們在2020年花了一個多億的營銷費用,投蛋白棒的品類宣傳,初衷是希望大家通過蛋白棒可以吃得健康。
熊偉林:當時在哪里投廣告?
張光明:當時主要在抖音,我們是很幸運,在2020年3月初上線,第一波在小米眾籌做的蛋白棒眾籌,引爆了科技圈,成為小米眾籌創紀錄的食品爆品。
緊接著是羅永浩開始做抖音直播,他到小米有品去選有科技感的產品,再加上產品已經被用戶驗證,就選了我們。我們就跟著羅永浩的抖音直播快速成為網紅產品。到這里還算是正常的商業發展的邏輯。但后來就變形了。
熊偉林:當時一個億是怎么燒掉的?
張光明: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拿著羅永浩直播切片的素材,在抖音投所有能投的廣告,不看ROI。我們認為早期的市場教育就要簡單粗暴,先不要考慮什么品牌調性什么轉化,增長第一。結果雖然品牌知名度打出來了,但是虧了很多錢。
熊偉林:那當你不再燒錢,需要合理的公司經營利潤的時候,怎么教育市場?
張光明:當然吃了這個大虧以后,我就明白了“教育市場是胡扯”這個道理,但我們是這個品類的開創者,公司的使命不是做一個蛋白棒的市場第一,而是要讓大家吃得健康,所以帶動用戶成長、引流市場成長,仍然是行業領導者的義務,我仍然會去說,但會改變方法。
就跟教育孩子一樣,你老嘟囔,孩子就聽煩了。我只能將健康產品做得更好吃、更便宜,讓它看起來更像一個“垃圾食品”。你覺得吃起來還可以接受,慢慢就成了我們客戶,市場教育的目的就達成了。
ffit8創始人張光明參加2024新網商峰會
熊偉林:莫莫子是怎樣讓用戶感知到凍干果茶這個品類的?現在奶茶的選擇實在太多了,價格戰打得很狠,大家可以外賣點奶茶,也可以自己做鮮果茶,那凍干果茶的營銷動作是怎么做的?
莫莫子:“教育”這兩個字聽上去讓人“不寒而栗”,但可以將它稍微分一下,我們簡單分為教育認知與教育行為。
教育認知是一件對初創公司特別可怕的事,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但教育行為,不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甚至是一件應該做的事。因為教育行為本身就是內容營銷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我們這種健康食品品牌,特別喜歡跟消費者說,你們看看配料表。我們會通過圖片、短視頻、達人帶貨等方式,讓大家意識到,分辨食品好壞的一種方法是去看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熊偉林:就像霸王茶姬最成功的一點,是在每一杯茶上標注熱量,讓消費者知道對身體的負擔有多大。
莫莫子:這一點其實挺多公司都有。真正要做到有效的話,需要規模和有效的營銷,這兩點才是真正的燃料,也是需要經營積累的。
熊偉林:食品市場挺卷的,且食品客單價相對比較低,就算你再大牌,都會有很多模仿者。你們是怎么防止自己被抄襲的?或是說,如何保持在這個細分賽道的領先地位?
莫莫子:第一,我們是OEM或者說ODM(代工廠生產的模式)起家的,首先要感謝國內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第二,我一直都覺得,我們這類公司分兩種,一種是流量公司,本質上是為流量服務,只不過剛好選擇了食品。選擇食品的理由就很多了,包括門檻相對較低、比較容易籌建公司業務模式等。但本質上我們是另一種公司,是一家食品公司,只不過是食品行業當中的“小學生”,目前只是在內容、市場和產品這三端有了一些自己的認知,但在供應鏈這一端做得還是遠遠不夠的。供應鏈的夯實,才能拉開與流量公司之間的差異。
熊偉林:接下來要往這個方向著重發力?
莫莫子:對,即便自己還無法完全地做一家工廠,但在原料端、生產端、采購端、品控端等各個環節如何做得更好,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
水獺噸噸聯合創始人莫莫子參加2024新網商峰會
熊偉林:那光明總是怎樣防止那一個億的營銷費被別人利用了?
張光明:我們一開始做的時候,就將這件事做的很復雜。我們看到中國食品行業的門檻比較低,各個工廠都可以做產品,但我們的供應鏈是一直是自己深度掌控的。我們與山姆在合作,他們對供應鏈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你做不到嚴格掌控供應鏈,同時又與同行有差異化與獨特性,那山姆很難跟你合作。
以我們的旗艦款WPI分離乳清蛋白棒為例,它的核心原料是從美國專門定制的,它將牛奶中的蛋白提取出來,將酪蛋白、脂肪、乳糖雜質去掉,100克牛奶只能提取0.5克,吸收率非常好。我們是全球最先將它做到蛋白棒中的,之前賣18.5元一根,現在漲到20元了,因為原料價格在漲。這款產品到今天都沒有出現可以達到我們相同水平的競品。
其次我們讓蛋白棒盡量好吃。為什么健康食品不好吃?因為蛋白質會柴、硬、澀,我們就做了非常小的分子化,甚至拆到氨基酸級別,讓它的口感變得更好。相對其他蛋白棒而言,我們會好吃一點。當然與其他好吃的食品沒法比,因為沒有加入糖與脂肪。
通過控制原料,再加上科技蛋白質和零食化的配方設計,我們去申請了相應專利。同時跟志同道合的工廠簽獨家合作協議,實現穩定的供應鏈生產。這些加在一起之后,才能形成獨特的供應鏈,所以行業里其他人做不出我們的產品。我們才能保持住品牌的獨特性和定價權。
熊偉林:作為品類開拓者,不僅要把握原料,擁有獨家專利,還要不斷開拓新的產品線和新技術,才能讓模仿者的速度變慢一點。產品上要有頂級產品,也要有親民化產品,讓更多人能嘗鮮嘗試。最近我經常在各種平臺上刷到跟松鮮鮮長得很像的產品。
易子涵:這一點我很難受。我有自己的工廠,技術也有專利,但今天有幾百個抄襲我們的人。比如其中有個原料玉米漿粉,全球范圍只有兩個供應商,連供我們的貨都不夠(供應),但幾百個抄襲我們的人,配料表里全部有玉米漿粉,但其實根本沒用玉米漿粉,而是偷偷使用味精替代,然后他們的價格賣得比雞精還要便宜。
熊偉林: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競爭,好的東西要有好的價格,才能將整個產業的利潤留夠,產品才有升級的空間。最后一人一句話送給2025年,以及企業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張光明:我希望把ffit8的健康產品的理念帶給更多人,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好的健康食品,讓每個人都能吃出積極的好狀態。
易子涵:對我們來說就是堅持初心。我沒想把松鮮鮮做成一個百億級的公司或是品牌,但中國人值得擁有更好的產品。
莫莫子:我們還是聚焦產品,不斷夯實產品。產品本身才是這個品牌最好的代言人。
熊偉林:謝謝三位,希望2025年有更多愿意付出的品牌,帶動國人的消費走向更健康的未來,謝謝大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