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急了?
老鄉雞轉戰港股IPO,資本市場“愛喝雞湯”嗎?
作者 | 李白玉
編輯 | 趣解商業消費組
撤銷A股IPO申請18個月后,老鄉雞再度開啟上市進程。
1月3日,老鄉雞轉換陣地,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中金、海通國際,之后進一步委任國元證券為整體協調人。
據“獨角獸早知道”消息,老鄉雞將于2月下旬啟動香港上市管理層NDR(非交易路演),交易規模約1.5億美元左右(據市場反饋確定)。
圖源:微博截圖
這是老鄉雞第4次沖擊IPO,也是首次申請港股IPO。三年時間不到,4戰IPO;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港股謀求上市的大動作與老鄉雞完成內部權力交接,相距不過半年。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于2024年7月宣布退休,由其子束小龍接任公司董事長一職;父子二人接棒前后,都力求上市,似乎呈現出某些焦慮之情。
束從軒、束小龍父子,為何這么急?
01.老鄉雞轉戰港股
因為受限于口味、制作流程等因素,過去很多年以來,中式快餐一直很難標準化管理和連鎖擴張;2023年,中式快餐連鎖滲透率僅32%,遠低于西式快餐的64.8%。
招股書顯示,以交易額計,老鄉雞已成國內第一大中式快餐品牌,2023年總營收62億元;不過,作為行業老大,老鄉雞的市占率卻僅有0.8%。
從草根創業者到中式快餐行業一哥,得益于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的一路摸索:將快餐標準化與中餐特色相結合,并將養雞生意和中式快餐生意的產業鏈條整合并打通。
束從軒學習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標準化流程管控,親自編寫了24本詳細的操作手冊,把一碗雞湯需要多少水、多少鹽、多少熬煮的時間以及門店如何精細化管理,都一一進行規范;同時,他還將產業鏈條打通,構建了“母雞養殖+食品加工+冷鏈配送+連鎖經營”的一體化供應鏈,讓標準化切實落地。
在老鄉雞的投資人—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看來,老鄉雞是最有潛質對標“中國麥當勞”的種子選手;宋向前認為,在中式快餐領域,老鄉雞“形成了可與麥當勞相媲美的標準化流程管控、精細的內部管理、科學激勵模式”。
但是,一體化供應鏈涉及布局生產加工基地,拓展中央廚房和冷鏈物流等多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支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鄉雞在安徽擁有三個養雞場,在上海和合肥分別配備自動化生產線的兩個中央廚房,全國布局了八個配送中心,但僅能在合肥和六安做到食材每日配送,在其他城市的配送時間需要2天。受限于新鮮及短保食品的銷售半徑等,老鄉雞新拓展的市場“無法充分享受一體化全產業鏈模式帶來的成本、供應鏈優勢”。
此前打假人王海曾質疑過老鄉雞的“散養雞”問題,而老鄉雞則承認了其他食品的雞肉原材料從其他供應鏈采購,唯獨肥西老母雞湯的雞肉原料全是自產。
要想兼顧成本和時效去輻射全國,勢必要對目前的一體化供應鏈進行大升級。因此,老鄉雞在招股書中表示,上市募資凈額將主要用于加強一體化供應鏈布局,擴大門店網絡,升級數字化,加強品牌推廣營銷。
圖源:罐頭圖庫
遺憾的是,老鄉雞此前兩次沖刺A股IPO均未獲成功;業內普遍認為,除了行業原因外,主要還在于其規模小、毛利低。
老鄉雞的毛利率在同業內算是偏低,僅20%出頭。數據顯示,剛剛上市的小菜園(0999.HK),報告期內其毛利率穩定在65%以上;老鄉雞的最大競品鄉村基的毛利率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也保持在55%以上。
而在小菜園成功登陸港股之后,老鄉雞緊隨其后轉戰港股IPO也不難理解;其招股書中直言,在香港上市可讓公司獲得全球認可,并為公司提供直接接觸海外投資者和外資的渠道。
02.加盟生意“不好啃”
除了通過上市募資擴大規模,老鄉雞還在加碼“加盟”生態。
據“趣解商業”了解,自2020年5月推出加盟店模式,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鄉雞在中國9省53個城市擁有1404家門店,其中直營店949家、加盟店455家。老鄉雞官網顯示,當前開放加盟區域以江蘇、浙江、湖北為主。
圖源:老鄉雞官網截圖
從收入上看,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老鄉雞總營收分別為45.28億元、56.51億元和46.78億元;隨著數量的增加,加盟店收入占比從4.79%持續增長至11.87%。
不過,老鄉雞或許還需要有更好的業績來說服加盟商。招股書顯示,目前老鄉雞加盟店整體店效不及直營店;直營店單店日均銷售額為1.6萬元左右,加盟店僅為1.2萬元,低于直營門店20%左右;此外,直營店的翻座率和單位面積日銷售額也均高于加盟門店。
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文稱,老鄉雞加盟單店不含房租的啟動資金大約需要120萬,加盟費為一年5萬元,單店的加盟授權期為5年,另外還有培訓的人工費,公關費等,每月營收總部提6個點;其中門店面積要在100平米左右以上,老鄉雞對門店選址也有一些要求,一般都是選客流較大的商業綜合體一樓,三線城市的房租大約30萬一年起步。還有網友表示,日均8000元銷售額的話,一般是微利或盈虧平衡。
圖源:小紅書截圖
“趣解商業”就相關招商加盟問題致電咨詢老鄉雞客服,老鄉雞工作人員表示,店鋪的毛利一般能達到60%,回本周期一般為兩年;工作人員還特別強調了對加盟商日常運營的要求,老鄉雞規定,經營人必須在40歲以下,投資人、培訓參與人、全職經營人和門店法人為同一人,不接受只做投資而不親自經營的情況;每家店鋪至少需要8名以上員工,且需要在總部進行長期培訓結業后才能上崗。
圖源:老鄉雞官網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老鄉雞加盟商中一半以上為前員工轉化;其中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前員工作為加盟商的分別有59、101和176名,占總加盟商數量比重為58.42%、64.33%和51.92%。也就是說,加盟生意基本由前員工撐起半邊天。
另外,將非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成熟直營門店轉為加盟店,也是老鄉雞的策略之一;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轉加盟的門店數量皆占比20%以上。
不過,靠加盟店實現業績增長,并沒那么容易。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鄉雞在營門店中大半仍是直營店,約占總門店數的67.6%,其中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門店占比達64.2%,這也直接導致了老鄉雞的原材料、人工和房租成本的居高不下。
圖源:罐頭圖庫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4年前9個月,老鄉雞整體同店銷售增長率僅為3.0%,相較之下2022-2023年的同店增長率為16.1%。反映到營收層面,這兩年老鄉雞的業績增速在持續放緩;2022年-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速從58.3%下降到11.9%,凈利潤增速從86.7%下降到3.3%。
03.束小龍的“重擔”
作為“二代”接班人,束小龍并不甘心只做一個守成者。早在2015年,時任老鄉雞執行董事的他,就在綜藝節目《繼承者說》里展現了自己的“野心”,他表示“繼承是為了發揚光大”。
但“超越父親”并不容易。即便退休,束從軒也始終是老鄉雞的靈魂人物。將中式快餐標準化、打造全產業鏈模式,讓企業短短數年內割據整個華東地區的功績來自于他;疫情期間錄視頻手撕聯名信、下場微博與網友“咯咯噠”互動,讓老鄉雞火爆互聯網,他功不可沒。束從軒既懂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善于營銷發酵,在打造創始人IP、土味營銷方面,自成一派。
圖源:微博截圖
相較來看,2012年便進入公司的束小龍,當前主要還是在遵循束從軒的經營理念下,進行一些細微的變革。束小龍過往的成績更多體現在創新化的一面,比如門店更新改良、數字化技術引進、產品多元化、開始實驗性創新門店、打造付費會員體系等。不過,這些創新似乎并沒有直接轉化為顯著的業績。
外賣業務的開拓,算是束小龍接棒后的一個亮眼表現。自2023年起,老鄉雞打造了專門做外賣業務的衛星店。據招股書顯示,老鄉雞直營店的外賣收入占比已達四成。2024年6月3日,束小龍與美團外賣就品牌衛星店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在2024年內開設50家衛星店;目前,該計劃的進度情況暫時未對外界進行披露。
圖源:微博截圖
束小龍掌舵后的老鄉雞基本盤良好,尚屬整體盈利狀態。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收與凈利持續增長,算是平穩過關;但增長焦慮、毛利低、走不出華東市場等“束從軒時代”的企業瓶頸,在束小龍手中還尚未破局。
從門店分布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老鄉雞營收依然集中在飲食風俗、地域相近的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整個華東營收占比87%,其中大本營安徽占了58%,其它地區只有12.2%。
財務方面,也面臨一定的壓力。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流動資產僅為14.10億元,流動負債卻達20.23億元,錄得流動凈負債6.13億元。這些負債,大部分是因為建設中央廚房及擴展門店所致;正因如此,尋找更多的資金成了老鄉雞全國化發展的關鍵。
圖源:罐頭圖庫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赴港IPO之前,老鄉雞只完成了兩輪境內融資。2018年1月,加華資本通過出資平臺裕和投資以人民幣1.99億元認購公司注冊資本約182.20萬元,股份制改革后持股比例約為4.94%;2021年12月,老鄉雞又獲得麥星投資以及廣發乾和的8900萬元和5000萬元投資。
隨后,老鄉雞便開始積極備戰資本市場;但或許是上市之路太過坎坷、投資機構逐漸失去耐心的緣故,2023年底麥星投資和廣發乾和選擇“落袋為安”要求老鄉雞回購全部股份,對價分別為9827.46萬元、5521.04萬元。
圖源:招股書截圖
現如今,老鄉雞最堅定的“陪跑者”,只剩下加華資本。2024年1月,老鄉雞以原價1.99億元回購了裕和投資持有的所有股份,并在境外重組時以2742.1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92億元)向Harvest Capital發行1778.36萬股股份,每股成本和對應估值與2018年加華資本首次參投基本一致。
老鄉雞最新股權結構顯示,束小龍、董雪(束小龍的配偶)、束文(束小龍的妹妹)分別通過海外公司持股70.78%、15.02%、6.22%;此外,股權激勵計劃平臺持股3.00%;宋向前的加華資本通過旗下子公司持股4.98%,而創始人束從軒未持有集團的任何直接股權。
圖源:招股書截圖
很明顯,老鄉雞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而家族企業的管理水平也是資本市場較大的關注點,可見“掌舵人”束小龍肩上的擔子并不輕松。
好在,小菜園的成功上市給一眾餐飲企業看到了“曙光”。不過,除了面對來自外部的鄉村基、大米先生以及米村拌飯等新老對手的沖擊,老鄉雞還需要提高產品力,解決品控和服務質量等來自內部的問題;在品質和擴張之間如何尋找最優解,也是沖刺上市外,擺在束小龍面前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