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命,小紅書給的
1
我最近快被小紅書上的外國人笑瘋了。
剛刷到這條筆記的時候,我其實被這只手嚇了一跳。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手的主人是一個智利小哥,他說自己每天都需要裝卸成噸的桃子。
或許是因為長時間接觸水果上的化學物質,他的手被染上了一層洗不掉的顏色。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在筆記的第二張圖里他曬了自己搬的桃子,有人和他開玩笑說:
你好,我會偷一個桃子。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他接住了梗,回復說:
如果你來了,我會看向一邊。
然后我就笑噴了,因為排在第一的那條評論在一本正經地告訴他中國有句古話【三步之內必有解藥】,還讓他把車厘子梗榨汁洗手試試: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我本來還在想這是在添亂吧,車厘子梗榨汁有啥用?
而且你最后那個躲在墻后面挑眉的小表情已經出賣了你啊!
結果下一條評論馬上又給我解惑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原來他手上的痕跡很有可能是高錳酸鉀染色,用維生素C就可以去掉。
車厘子梗里當然也有維生素C,而在盛產車厘子的智利,這可不就是【三步之內必有解藥】嘛。
你不能說那條評論是在純扯淡,但這反而壞了啊,這是給智利兄弟傳授了什么奇怪知識啊。
當然他沒真拿車厘子梗洗手,而是選擇去買維生素C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還有個類似的求助帖,是一個美國媽媽發的: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她10個月大的孩子晚上不肯睡覺,她已經用盡了所有辦法。
評論區讓這個美國媽媽跟他一起念下面這段話: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我一開始還楞了一下這是啥啊,直到我點了一下翻譯,才發現他說的是: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然后那個美國媽媽還很苦惱地回復他:
Aww man I don't get it ????。
不是哥們,這對嗎哈哈哈哈哈哈哈。
也有很多人是在認真分析原因啊,而且還真說中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這個網友問寶寶的身上是不是有濕疹,美國媽媽連發三個感嘆號:
是的,他確實是這樣!!!
有人告訴這個美國媽媽可以嘗試一下Co—Sleep,還有人推薦用電動手安撫寶寶。
在前面那個智利小哥的評論區里,有個網友恭喜他: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你會使用真正的小紅書了,在這里我們通常發出生活中的困惑,很快就會得到專業人士的解答。
當時那條機翻味十足的評論給我看樂了,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
我們會幫廣東的網友收拾家里的蟑螂,當然也會幫智利小哥洗干凈手上的高錳酸鉀;
我們會幫國內媽媽解惑,當然也會幫美國媽媽哄睡她10個月大的小寶寶。
不過也不是什么忙我們都幫的,有個美國學生在小紅書上問: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有人能幫我在中文作業上寫拼音嗎?
評論區就毫不留情地告訴他【zi ji de zuo ye zi ji zuo】哈哈哈哈: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這些你來我往的雖然實際上的距離遠隔萬里,雖然依然有著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但至少在大家為了同一個煩惱想辦法出主意的時候(哪怕出的是餿主意),地球忽然就被縮小成了一個村子。
那些素未謀面的人們,也被具象成了聚在村口嘮嗑的鄰居,今天你借我半斗米,明天我借你二兩醋。
后天大家一起曬太陽嘮嗑。
2
這種跨國聯動有時候還會產生很多奇妙的化學反應,無論是大家的相同點還是不同點,都可以是一種萌點和笑點。
舉個例子,只要有一個墨西哥網友哭訴自己不想去上學,就會有很多個不想去上班的美國網友和中國網友一起破防: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緊跟在【I hate working】后面的那一連串【same】,才是真正的人類聯合戰線: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而一個美國網友哀嚎【我不想去上班,但是我需要錢】的時候,也會引發來自全世界的共鳴: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這是真正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上班或許很痛苦,上班表情包卻大概率能讓人笑出聲。
當一個來自法國網友在小紅書上向中國網友征集上班表情包,這份來自東方的【職場止痛藥】就完成了一場跨次元的全球包郵: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有人給了他一張【花香蕉的錢只能請到猴子】的表情包,他連回了四個笑哭。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有人發了一個小女孩流著眼淚舉起雙手的表情包,配文【我是自愿打工的】,他還很嚴謹地確認了一下: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這是諷刺還是渴望工作?
評論區給他解釋了一下這是在向生活投降,還有人開了個玩笑:
我就知道,法國朋友對投降很敏感。
他沒生氣,而是同樣回了四個笑哭。
壞消息:
玩梗玩到了正主面前。
好消息:
正主也覺得好笑。
表情包本來就是一種不需要翻譯的世界語言,上班當牛馬更是一種超越種族國籍的人類共通情緒。
從巴黎的咖啡杯到廣州的枸杞茶,大家或許用著不同的飲料續命,但卻一定對老板翻著相同的白眼。
3
除了全世界人民一起吐槽上學和上班,我還刷到過很多特別好玩的評論區。
評論區才是真正的精華,因為大家在評論區交流的時候本來就是更隨意和更高頻的。
這種你一句我一句的互動更容易形成跨文化的碰撞,也更容易產生節目效果。
比如有個小紅書用戶發筆記說想看看外國人的客廳,于是來了很多外國用戶在評論區分享自家的客廳照片: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一開始畫風還是很正常的,都在夸夸夸: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但聊著聊著就開始跨服聊天了,先是有個中國用戶評論一個美國用戶的客廳: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請問你什么時候搬出去,我現在就想住進去了。
但發照片的美國用戶沒有意識到這是在玩梗,于是很認真地回答說:
已經可以了,我們搬到了緬因州。
然后他甚至開始詳細介紹起這套房的售價、面積和位置來了……
就像評論區里有人說的:
外國友人沒有理解我們的梗。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雖然這些梗咱們平時就在玩,但架不住你對著外國人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時候,他們是真會信啊哈哈哈哈。
再比如過年那段時間我們沒空上網了,很多外國網友看著忽然冷清的評論區以為自己被拋棄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于是很多人又開始【安慰】他們:
在忙,晚點聊。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我看過最離譜的是有人這么告訴一個外國小孩:
我們要去對抗一個肆虐幾千年的怪獸,用????藥和符紙嚇走它。
它叫【年】,等我戰勝了【年】,我會回來陪你的我的朋友。
然后那個外國小孩感動得嘰里呱啦的,說朋友你一定要活著回來。
我只能說放心吧朋友……
我不但會活著回來,我還會胖著回來。
4
還有很多外國用戶在小紅書上嘗試做中國美食,結果評論區又把我看笑了,這到底是評論區還是搞笑區啊。
事情是這樣的,有個意大利網友照著教程泡出了臘八蒜: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然后評論區無比震驚:
你是外國人,那我是什么?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他還在那震驚呢,下面有個人又給他補了一刀:
(你是)會說中文的美洲大鸚鵡。
關鍵是我笑著笑著忽然意識到不對啊,我也沒泡過臘八蒜啊,所以其實我也是會說中文的美洲大鸚鵡……我不中嘞。
另外前段時間小紅書上不是很流行讓外國網友曬自己的貓嘛,大家一起云吸貓。
后面曬貓又發展成了曬家里的所有寵物,現在已經有外國人在演示怎么才能把一只巨大的狗裝進背包里帶走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評論區直接給我笑飛了,網友們真的各個都是人才。
先是中美網友都在曬狗,一狗更比一狗大。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到這里其實都還算是正常,直到有個中國網友在曬大狗的同時還發了一條中英文混一起的評論,大家直呼這是在給翻譯軟件上強度: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最后評論區完全變成了整活大賞,有個俄羅斯網友曬出了一只巨熊:
我也會給你看看我的寵物。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你以為這就很離譜了嗎?還有更離譜的,有個中國網友回了這個俄羅斯網友一張組隊騎大熊貓出門的照片……
我倒是不反對人手一頭大熊貓啊,問題是我的熊貓呢?
5
我發現我現在越來越喜歡在小紅書上看這些中國人和外國人的互動了,尤其是看他們的評論區。
每天都會有很多世界各地的用戶在評論區里溫和地、友好地、幽默地,甚至是喜悅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細節。
這些細節并不完美,有時候甚至顯得有些灰頭土臉。
但這才有意思,因為這是真實的,是大家都在努力過好自己生活的證據。
這邊的我們在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那邊的邁克、露西、湯姆和杰瑞也在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
在這里不需要假裝完美,也不需要你一定認同我的觀點,大家都是日子人,喜歡玩梗、喜歡開玩笑,喜歡嘻嘻哈哈和打打鬧鬧。
我們的梗和玩笑不一定都能被正確理解,但是沒關系,允許和包容誤會本來就是一種很棒的社區氛圍,無論是中國網友還是外國網友都能得到這種包容。
我已經看膩了那些刺激的、攀比的、充滿罵戰和引發焦慮的東西了,我想看那些有的是地方看。
我太累了太疲憊了,我的情緒已經在反復橫跳中失去了所有力氣了。
我就想看點平淡的、溫和的,甚至是很無聊的東西。
這時候,小紅書就給了我一個這樣的選擇:
在這里我能夠用抽離的眼光看世界,看全世界的日子人是怎么過他們的小日子的。
這些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反而可以讓我真正平靜下來。
真實的世界,原來可以這么簡單。
簡單到只需要坐下來聊聊天,分享一下客廳裝修和貓貓狗狗,我們就能成為朋友。
最后再分享一個好玩的東西吧,原來全世界小孩都喜歡挖洞: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這個美國網友說小時候爸媽告訴他如果他挖一個足夠深的洞,就能到中國去。
我一看評論區,還真有人在分析這個策略的可行性: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你不能從美國開挖,因為你會挖到海洋,你得從巴西開始挖。
馬來西亞小孩也是這么想的,而且他還真去挖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但是很可惜啊,他爸媽趁他睡覺的時候用他挖的洞種了一棵芒果樹哈哈哈。
在這條筆記的配圖里,這個美國網友手寫了四個漢字:
我做到了。
是啊,在他發筆記的那一刻,那個連結地球另一端的洞,真的被挖通了。
對了,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過的那個智利小哥嗎?
(圖片來自小紅書截圖)
他的手,已經在好起來啦。
就像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也在慢慢變好一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