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系列城市營銷
在重慶巫山,黃櫨、烏桕、丹楓的樹葉于每年10月中旬便開始次第變紅,青山上紅葉綿延百萬余畝,呈現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紅之景。巫山紅葉有近200個品種,總面積超120萬畝,集中成片可觀賞的有20萬畝。
因獨特的山地立體氣候,巫山紅葉的觀賞期長達3個月左右,堪稱“超長待機”的賞秋勝地。“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2023年11月舉辦的第十七屆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邀各地游客到巫山共賞 “長江三峽兩岸,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秋日盛景。
2023年,中青旅聯科為重慶巫山縣政府策劃系列城市營銷活動,以10月-12月“第十七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為契機,實施巫山紅葉事件營銷項目。項目以別開生面的“巫山紅葉IP”為紐,打開詩詞文化的洪流通路。
打造巫山紅葉IP,制造“破圈”話題
詩以詠懷、詩以映景,巫山是一座詩意之城。本次巫山國際紅葉節創新營銷方式,與成都、武漢、鄭州三座城市夢幻聯動,打造巫山紅葉IP,制造“破圈”話題。
(一)一次杜甫與巫山的邀約故事
公元759年,杜甫一年就搬了4次家,春天的從洛陽到華州,7月從華州到秦州,10月從秦州到同谷,12月從同谷到成都,開始了“蓉漂”的生活。
本次營銷借勢“杜甫搬家”的歷史故事,策劃“杜子美巫山紅葉之約”的成都主題活動,通過線上話題預熱“杜甫”邀約成都“詩友”來巫山做客,邀請成都10位旅游達人跟隨“杜甫”來巫山賞秋。面向重慶、武漢、鄭州、成都、西安、長沙、北京、杭州、上海,廣州等客群在OTA平臺推出巫山紅葉十大賞紅線路產品,反響甚佳。
(二)一次長江與詩詞的文化盛宴
巫山山脈橫貫鄂渝兩地,在江河千萬年的切割下形成三峽,即今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江經三峽向東在武漢奔騰而過,歷代文人墨客為此吟詩作賦。從武漢碼頭出發,水路經過岳陽、荊州、宜昌,最后抵達巫山,從巴山蜀水到荊楚大地,長江和詩詞連通了鄂渝兩地的文明,已成為其深化合作的重要紐帶。
本屆紅葉節策劃“長江詩路巫山紅葉之旅”武漢主題活動,通過武漢和巫山兩地的線上“詩詞對話”展開預熱推廣,邀請10位湖北攝影師來巫山采風賞紅葉。活動還推出全景立體式24小時慢直播“云賞”紅葉,并在武漢、成都、重慶、鄭州等地聯合抖音平臺開展直播帶貨等促銷活動,其中中青旅臻選官方直播間曝光量200萬人次,銷售商品兩百余件。
(三)一次詩人合唱團共詠的跨界營銷
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劉禹錫生于鄭州滎陽,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巴渝東部民歌的曲譜,創作了《竹枝詞》系列。《竹枝詞》是樂府《近代曲》名,最早即為巴人口頭傳唱的民歌。
鄭州主題活動“把巫山紅葉唱給你”將4位鄭州籍詩人“劉禹錫”“白居易”“杜甫”“李商隱”組成“奇妙葉”男團,賦《新竹枝詞》,作為紅葉節鄭州城市推廣曲,通過音樂的旋律、節奏,將巫山紅葉優美的意境和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除了線上傳播,線下聯合黃河科技學院SUNNY追光流行合唱團共赴巫山拍攝音樂MV創意短視頻。
完善巫山紅葉傳播矩陣,宣傳新穎反響熱烈
(一)宣傳渠道多樣
聯動廣播電視臺、新聞客戶端、報紙、網站等進行全方位報道,涵蓋了巫山紅葉節開幕式、長江三峽(巫山)國際越野賽、“品烤魚 賞紅葉”烤魚千人宴等系列活動。另外還覆蓋綜合門戶網站、地方黨政媒體、文旅垂直媒體等,充分展示巫山紅葉的特色魅力。
本次活動除了借助黨政媒體力量,還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其中抖音話題閱讀量超過6000萬人次,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5億人次。
(二)新聞宣傳重磅頻發
在人民日報、重慶日報、央視四套《中國新聞》新聞簡訊、湖北廣播電視臺《公共新聞》、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綜合》、鄭州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成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等平臺報道巫山紅葉相關消息。在邀請省市級別媒體聚焦巫山的同時,邀請省內網絡達人助力打卡,形成同頻共振。抖音巫山紅葉節期間,邀請數百名文旅/古風攝影達人來到巫山打卡,實現抖音熱榜前十。
2023年11月18日,第十七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在重慶市巫山縣開幕,紅葉節已成為宣傳三峽旅游、展示重慶形象、具有巫山辨識度的一個響亮品牌。活動線上傳播覆蓋量超過6億人次,其中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5億人次,多條微博獲得優質推薦;抖音話題閱讀量超過6000萬人次,突破熱榜前十;官方直播間曝光量超過200萬人次,一個小時內銷售商品兩百余件。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第十七屆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開幕,巫山迎來了紅葉盛景。山水地脈,亦為文脈。
本次2023年巫山紅葉事件營銷,圍繞詩詞文化主題,覆蓋巫山高鐵沿線的周邊客源地城市成都、武漢、鄭州等,在詩詞中窺見巫山,讓詩人為巫山代言,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