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院寒假社會實踐(三)丨鼓鄉覓鼓聲 巧手繪紅圖
“腰間鼓聲激蕩豪情,巧手剪裁繪就紅圖”——安塞腰鼓與剪紙,它們承載著深厚的民間藝術價值,而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對我們來說尤為重大。隨著2025年寒假的臨近,根據《西京學院開展2025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的通知》相關要求,西京學院計算機學院的六位同學——賈希孟(隊長)、艾克正、甄子豪、馮艾科、劉晟華和吳孟哲,在指導老師武旭的帶領下,組建了“鼓鄉覓鼓聲,巧手繪紅圖”社會實踐團隊。為了傳承安塞腰鼓與剪紙的藝術我們前往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在激昂的腰鼓聲與剪紙的過程中享受非遺的魄力,通過親身體驗充當非遺傳承的火炬手。
實踐內容和實踐結果展示
剪紙藝術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獨具魅力的鏤空藝術,它以精巧的設計和透空的視覺效果,為人們帶來獨特的藝術享受。在剪紙創作中,人們用剪刀將紙張剪裁成各種圖案,如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和燈花等。每逢節日或婚慶,人們常將鮮艷的剪紙作品貼在窗戶、墻壁、門或燈籠上,為喜慶氛圍增添濃厚的藝術色彩。
為了傳承這項珍貴的民間藝術,我們師生一行來到安塞區第四小學。在武老師熱情洋溢的致辭聲中,剪紙體驗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緊接著,專業剪紙劉玉蘭登上講臺,為大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剪紙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內涵 。在她的細心指導下,我們拿起剪刀,投入到精心的創作中。隨著紙張在指尖翻飛,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接連誕生,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和傳承的決心。
創作過程中,同學們熱情高漲,每一張剪紙都凝聚著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探索,寄托著對藝術傳承的深切承諾。這次活動不僅讓大家親身感受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也更加堅定了守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
安塞腰鼓,作為陜西省的漢族民俗舞蹈,氣勢磅礴,表演人數可多可少,因其震撼的表現力被譽為 “天下第一鼓”,1996 年安塞區也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 “中國腰鼓之鄉”。
此次實踐活動實踐團隊長賈希孟邀請專業腰鼓教師李洋洋,悉心教授同學們腰鼓動作。從基礎步伐到復雜鼓點節奏,大家全神貫注,力求每個動作剛勁有力。掌握基本技巧后,同學們投入集體表演的練習。彼此協作,不斷磨合,老師在旁精心指導,糾正細節。隨著時間推移,同學們的表演愈發精彩,不僅技巧精進,更學會在團隊中默契配合,形成獨特風格,每次擊鼓都充滿激情與力量。
在安塞腰鼓山下,同學們敲響精心訓練的腰鼓。激昂鼓點與靈動舞姿,和腰鼓山壯麗景色相互映襯,引得眾多游客駐足。他們動作整齊劃一,用表演訴說古老故事,傳遞對土地的敬意。表演落幕,掌聲雷動,觀眾以歡呼表達贊賞,同學們臉上滿是自豪喜悅,深知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活動尾聲,全體師生在腰鼓山腳下合影留念,定格難忘瞬間。隨后的互動環節中,大家親手制作剪紙、鞏固腰鼓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兩項非遺文化的理解。同學們紛紛感慨,此次活動不僅讓他們學到技藝,更讓他們領悟到文化傳承的重大意義,心中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被熊熊點燃 。
實踐成員心得體會
社會實踐隊員賈希孟:此次參與“鼓鄉覓鼓聲,巧手繪紅圖”實踐活動,我收獲良多。這不僅是一場傳統文化的探索,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在安塞區第四小學學剪紙,我感受到紙張在指尖翻飛間化作精美圖案的藝術魅力,領略到民間藝術的深厚內涵。學習腰鼓編排時,專業指導讓我體會到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后,對力量與節奏的高要求。站在腰鼓山下打起腰鼓,鼓點與山間回音交織,讓我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力量與責任。
社會實踐隊員艾克正:參與安塞腰鼓與剪紙藝術的學習,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與重要性。在打腰鼓的過程中,每位隊員都需精準把握自己的節奏和位置,與其他成員緊密配合,整齊劃一的鼓點和舞姿才形成震撼人心的整體效果。這讓我明白,團隊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共同達成目標,創造出精彩的表現。剪紙藝術的學習也讓我深刻認識到協作的意義。復雜的剪紙作品不僅需要個人專注與耐心,更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彼此借鑒經驗、分享技巧,共同進步。團隊成員間的互相支持與鼓勵,讓我們的創作更加出彩。無論是腰鼓表演還是剪紙創作,團隊的協同與合作都至關重要。通過這次實踐,我深刻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協作的價值,這份經驗也將成為我未來生活與工作中寶貴的財富。
社會實踐隊員馮艾科:“隆隆隆”,豪邁的鼓聲仿佛依然回蕩耳畔,安塞腰鼓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深受啟發。初學時,復雜多變的鼓點和矯健奔放的步伐讓我手忙腳亂,但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隊友的鼓勵下,我不斷調整,逐漸跟上節奏。從生疏到熟練的轉變,每一次擊鼓都是自我突破的見證。在練習中,我深刻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力量與精神,它展現了黃土高原人民的豪邁與熱情。這種傳統藝術沒有華麗的舞臺,卻憑借磅礴氣勢和真摯情感震撼人心,激發了我對文化傳承的熱愛。這次實踐不僅讓我掌握了一項技藝,更磨煉了意志。在反復練習和團隊合作中,我學會了堅持和專注,以堅毅的態度面對挑戰。安塞腰鼓點燃了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堅定了我傳承與弘揚民族藝術的決心。我愿繼續前行,讓這份瑰寶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