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G AttributeName 白名單詳解(2025版)
SVG AttributeName 白名單是公眾號 SVG 交互設計底層的技術規范(2016 年制定),并由國家標準局收錄歸檔,作為行業內首個國家認可的 SVG 專業技術標準的一部分。由于它是行業「公理」性的深層技術規范,因而一些業余用戶可能尚未學習過甚至認為它并不真正約束 SVG 交互設計,實際上當你深入到 SVG 開發層就會明顯感受到:一切超出該白名單的動畫標簽都會被平臺強制消除
該技術標準為 50001136-3/ 社證字第 3320 號《融媒體SVG交互設計技術規范》T/CASME 1609—2024,當年白名單的制定歷程可以參考閱讀計育韜老師的隨筆《“讓青島的海風,吹走你的BUG吧?!薄?/p>
那一年的春天,我作為學者還在各個高等學府巡講。講座間隙,我和微信團隊的朋友們總會熱烈討論對圖文系統的暢想。
基于一種「自由而無用」的發散性思考,我提出采用 SVG 動畫對渲染能力進行極限測試的計劃。隨后,便帶領廈門嘉庚學院的幾位學生協同微信團隊進行調試。
當時在開發圈除了 W3C 的標準文檔,并沒有太多深度的研究可供參考,而一批看似人畜無害的動畫類型卻能頻繁讓頁面失去響應甚至手機嚴重發燙。所以綜合了開發難易程度和市場移動終端普遍硬件水平,以及微信 App 自身的承載能力,我們篩選出了一部分有望提升圖文系統豐富性的動畫參數。
言十,公眾號:JZCreative“讓青島的海風,吹走你的BUG吧。”
這里提供具體的表格信息。從規范性角度來說,企業采購也應該杜絕所謂“簡單-中等-復雜”這樣的粗放式模糊采購清單,而是以動畫為單元認知 SVG 的科學定義:
理論上它并不是需要被「學習」,而是讓從業者理解開發的「邊界」在哪里。當然除了核心的動畫白名單以外,還有包括<id>、<class>、<href>、<xlink:href>、<defs>、<embed>等 CSS 標簽均已被禁用,由此輻射影響包括漸變、網格等效果不可在純 SVG 條件中于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同時計育韜老師在此提醒,近期微信團隊還近一步強化了駝峰命名嚴格性要求,以及對純<text>動畫建議結合<tspan leaf="">的寫法避免葉子節點過濾。
當然,SVG AttibuteName 白名單可以說對 70% 的運營人都沒有什么實質影響,因為你們常用的三大 SVG 編輯器(秀米編輯器、E2編輯器、135編輯器)本身都是嚴格遵循了我制定下的這個白名單體系而開發,所以幾乎不可能出現平臺動畫導入公眾號被抹除的情況,即便有也必然是其他代碼層面自身錯誤所致。
作為行業的底層技術規范,通常來說我們也不會再做大幅度的調整。如確有更改必要,屆時計育韜老師會另行將行業的技術規范文件迭代,并廣而告之具體的技術變更細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