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育韜:用AI將考公復習材料數據可視化,是不是好記多了?
最近有同學問計育韜老師,考公復習材料里一些相對復雜的知識點,是否有什么好辦法能提升閱讀和記憶效率?
于是我想到,或許可以基于豆包、Deepseek 等 AI 手段將這些內容進一步從純文案/普通單元格形態轉化為 Data Visualization 的效果,既能更直觀地方便閱讀理解,又適合打印下來貼在合適的位置隨時查看。
一、確定投喂語料
任選一份合適的備考手冊,這里我們以黨史知識篇章為例,計劃將基礎的表格體現進一步可視化改造▼
能識別圖像/PDF 的 AI 助手有很多,這里我將文檔發送至豆包要求其轉化▼
可以看到,豆包返回的是 Markdown 語法的表格內容,這非常適合我下一步的生成設計。
二、確定可視化形式
這里計育韜老師建議不要將原始材料直接交由 AI 進行信息圖生成,而是先在網上找到一份自己覺得最滿意數據可視化設計項目。這個項目不僅要美觀,更一目了然符合記憶需求。
考慮到黨史知識具有時間數據軸維度的基本特性,并且出于記憶目的的設計應該更多提煉記憶錨點(關鍵詞),所以我在網上先確定了一份參考▼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要求 AI 先學習這份設計作品了,在學習時我適當提示了 AI 該信息圖的具體表現。
三、可視化設計生成
AI 學習的流程,建議通過 Trae 或 Cursor 接入 Deepseek 的方式進行,以便于后續的可視化 HTML-SVG 項目執行▼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AI 已經大體掌握了這份信息設計原理。考慮到我們不必堆疊如此高密度的信息,計育韜老師建議它先選取第一個圖表進行創作,并且重點告知“目的是通過信息圖提升并強化考公備考人的記憶”,讓 Deepseek 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煉記憶點▼
由于我壓縮了時間尺度,由此圖表的信息傳達必定會比原作更直觀,甚至無需右上方的閱讀理解指引。此后 AI 幾乎是一次性輸出了如下能達到要求的圖表效果,僅僅需要微調如“備考記憶技巧”模塊的位置和尺寸▼
核對一下細節,眾所周知 AI 具備一定“幻覺幾率”,所以千萬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翻車,導致背錯內容。
優化完畢,我們要求 AI 復盤自己當前的設計,持續推演下一個模塊▼
對應它將持續產出,逐步完成所有“表格-信息圖”的轉化生成:
之后,你就可以把這個 HTML 保存長圖/輸出 PDF 或直接打印機打印了!
AI 的賦能不僅體現在行業,對于個人學習生活也能帶來巨大的幫助。同理,如果我們把 AI 改造考公復習資料的思路遷移到政務的辦公自動化和融合新聞中,是否也可以產生不一樣的突破呢?
各位同志們也不妨試一試更多報告材料的 AI 可視化升級吧!如果你想看其他考公材料部分的 AI 可視化改造,也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