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4.68億月活躍用戶的微信,早已成為國內媒體和自媒體信息傳播的重點社交渠道之一。但你知道用戶喜歡在微信上閱讀哪些文章,又喜歡如何閱讀嗎?今天為你揭開幾個關鍵數據。
來源:營銷智庫
用戶每天在微信平臺上平均閱讀5.86篇文章

5.86篇是一個平均數,不同的用戶每天閱讀的文章數存在挺大差異。從圖表中可看出,23%的用戶平均每天只閱讀1篇文章,但也有20%的用戶每天閱讀6篇到10篇。
日均閱讀文章數超過3篇的用戶占比51%,閱讀3篇以下的用戶也占到了49%。這意味著重度閱讀用戶愿意在上面花更多時間看文章,但也有部分用戶可能并不會花過多時間在上面閱讀。
訂閱號80%的閱讀量來自朋友圈
情感、養生和政法新聞最受大眾歡迎
對比閱讀人數和分享人數榜發現,疾病病理雖然不是閱讀人數排名前十的內容,但卻是分享人數排名第四的內容。財經新聞閱讀人數不少,可分享量卻從前十消失。
微信用戶61%的轉發文章發到了朋友圈
微信用戶看到了想要轉發的文章,61%轉發到了朋友圈,39%的文章轉發給好友。有目標性地分享可以看成是微信用戶分享文章的特點,雖然轉發到朋友圈可以讓更多朋友看到,但依舊有接近40%的內容轉發給好友。
從以上數據可以總結出幾個特點:
1. 已有大量用戶的微信公眾號同樣面臨運營壓力。不能完全依賴用戶從訂閱號里找內容閱讀,而要生產更多用戶愿意分享和轉發出去的優質內容。2. 用戶閱讀量呈現兩極分化趨勢,這意味著文章分享的馬太效應。設想一個場景,如果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轉發次數多,對于那些閱讀量較少的用戶,他們可能會更傾向于閱讀這篇大家都在轉發的文章,從而助長文章閱讀數的指數級遞增。
3. 吸引用戶訂閱一個賬號的難度越來越大。當用戶發現自己很少從訂閱號里找內容閱讀時,他們訂閱的動力也會不斷漸弱,因為朋友圈里好友轉發的內容就是主要的信息來源。
由此可見,好的內容在未來的威信公眾號平臺上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紐約客》曾發表過一篇研究文章,發現容易被分享的內容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文章主題積極,讀完后讓讀者感到興奮;讓用戶非常憤怒和恐慌的文章;讓讀者覺得自己不僅聰明,而且消息靈通、見多識廣;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有價值的故事。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