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行業的營銷趨勢洞察,分享4個
作者:Lily Zhou,來源:青語CyanWorks
原標題:身心健康,開啟 2025
帶薪養生、自然療法、數字中藥……新一代年輕人們為了有一副健康的身心狀況「茍住」,又有了新的「掙扎」動作。
有人專注自我身心健康,社媒平臺上「正式確診為健康人」成熱門話題;
有人尋求更廣泛的關系健康和社會支持系統,「際嶼With」在貴州實踐了一場 47 位女性參與的全女共居實驗,為「女性抱團養老」提供了可能的樣本;
也有人從都市走向自然,探索人與自然更健康的共處方式,網友分享在自己海南用大自然原始物料實現「可持續生活」的日常細節,感嘆自己的生命似乎也可持續了……
健康的內涵和外延在發生變化,相應的,關于更廣范圍的大健康需求與消費也在發生變化。相關報告顯示,2024 年中國大健康行業整體規模超過 13 萬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市場規模將超過 30 萬億。
本文將從自我健康、關系健康,到更大范圍的人與自然生態健康,從正在發生的健康生活實踐中,探尋現代人對于健康的多元需求,以及大健康行業的營銷趨勢。
一、身心重組,健康管理的全維時代
健康管理開始更加全面、完整,身體、心理、精神各個方面的健康,就像組成木桶的各個木板一樣,任何一個方面成為「短板」都可能出問題。
與此同時,人們對身心健康的維護也出現重組和代償,身體健康管理的方法會用在精神和心理層面,也會在精神層面套用身體健康的工具。如出現精神瑜伽、數字排毒、電子布洛芬、心理按摩等新的健康概念與實踐。
精神瑜伽:瑜伽本是一種身體運動為主、輔以正念練習的運動,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下,很多人開始在心力和精神層面做類似瑜伽訓練的專注與放松練習,以獲得自己身心和情緒的能量恢復。
數字排毒:排毒經常會被用在醫學治療中,數字排毒則主要指現代年輕人對于日益爆炸的信息洪流做出的一種有限抵抗,拒絕熱搜焦慮、拒絕紅點焦慮,也有人直接關閉朋友圈消息提醒等,用一種對信息的斷舍離來尋求注意力、時間、精力的回歸。
電子布洛芬:布洛芬本是能快速起到止痛效果的一種藥物,電子布洛芬是年輕人對于一些能對于自己的心理創傷、負面情緒等能起到快速開解安慰作用的電子產品,如金句、IP等等。
/品牌案例:Jellycat 萌寵玩偶
身心重組的健康實踐趨勢,也體現在消費品的相關產品創新上。麥肯錫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為緩解焦慮產生的健康消費增速,比普通品類高出 2.3 倍。
被稱為「成年人的精神奶嘴」的 Jellycat,用毛絨玩具和柔軟互動成為情緒價值的實物載體。標準的豆豆眼和微笑的嘴巴,還有玩偶吊牌上的「Please look after me 請好好照顧我」,與用戶建立一種情感鏈接。
去年更是有把銷售、打包等環節擬人化的出圈視頻,店員非常有信念感地煎蛋、加調料等操作,然后完成一個毛絨煎蛋的銷售。在一種「抽象」互動里,也讓 Jellycat 有了更多記憶和情緒價值。
圖源:小紅書@Jellycat官方賬號
身心重組的健康實踐或有「安慰劑」可能,比如具有短時安慰效應的精神布洛芬可能并不能真正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回歸現實之后問題還是要重新面對。而很多為一時上頭的情緒價值買單的商品也可能只有短暫的治愈和滿足感,無法帶來實際的功用效果。
但對于現代人的健康事業而言,能在可承擔的范圍內為自己創造出「無用的閑暇」,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和有余的表現。在身心俱疲的生活節奏里,年輕人選「得快樂時且快樂」也是一種舒緩身心壓力的生存哲學。
二、從健康任務到碎片式健康生活儀式
大健康拓寬了以往與疾病相對的健康概念,從過往的治療和預防等范圍,轉向更日常細節的生活儀式、養生習慣。后疫情時代的人們健康意識更強,也更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健康微習慣來保持更長久的健康狀態。
醫食同源,中式養生新活力:部分食品和藥品之間的界限在變得模糊,中醫的醫食同源也為食補健康提供了更多意識和理念上的基礎,比如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中藥奶茶、零食化的保健品等健康產品。
短時高頻,健康習慣見微知著:快節奏生活,現代人不僅吸收知識靠碎片化時間,鍛煉身體和保持心理健康也依賴碎片的零散時間。比如小紅書博主的「5 分鐘健康法」,深呼吸、靠墻站立等等小而輕的健康養生法,關注量超 3 億。
/品牌案例:喜茶膠原蛋白新品「Ocean's Glow」
新茶飲品牌喜茶與澳大利亞膠原蛋白肽品牌 VidaGlow 聯合推出限定聯名新品「Ocean's Glow」,在喜茶經典飲品「椰椰芒芒」的基礎上,添加海洋水解膠原蛋白肽,在滿足口味的同時,也以食補方式為肌膚提供更多營養與保護。
圖源:小紅書@喜茶官方賬號
人均壽命延長、生活質量要求提高,大健康所包括的范疇也早已超出疾病與預防范疇。碎片的健康生活儀式有點像是現代人對健康的「零存零取」。
斯坦福大學行為科學實驗室 2023 年研究報告指出,「微習慣」對健康改善的長期效果比階段性高強度計劃高47% 。現代人開始更接受能融入生活的碎片化健康習慣,不是「集中式健身」,而是輕量、靈活的飲食、運動健康實踐。
三、多重健康關系,撐起健康支點
個體生活成本依然在上升,但關于未來健康生活的保障卻并不總是樂觀。
在明顯的原子化、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更多年輕人對于長期健康生活的期待不再依賴傳統的家庭模式,而是逐步建立更多元、更靈活的社會支持系統。城市選擇、社區環境、照護服務成熟度等多個方面,都是年輕人尋找長期健康生活的考慮因素。
主動選擇,關系健康里的主體性:埃森哲《2025 全球消費趨勢預測》指出,「孤獨經濟」與「親密關系重建」將催生萬億市場,62% 的年輕人愿為改善人際關系付費。對傳統家庭結構有所遲疑的年輕一代,通過「搭子」、社群等方式,篩選與自己生活節奏一致的人,在雙向的互動中建立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關系。韓國冥想應用 PeakMind 推出「線上互助小組」功能,用戶可匿名分享壓力并獲得社群支持。
服務外包,建構安全的社會支持體系: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獨居年輕人依然在增加,預計到 2030 年到達 1.5 億甚至更多。豆瓣小組「獨居者聯盟」中有網友分享的關于獨居生活的各種技巧與方法。除了借助攝像頭、安全鎖等硬件設備之外,很多人也分享了如何尋求必要社會支持,如陪診服務、心理咨詢、定期社群活動等,保證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品牌案例:38強記女工 全女上門維修服務
38強記女工,一個全女團隊組建的生活服務/家庭維修團隊,線下提供上門維修等服務,同時也在線上提供技工類知識,幫助更多女性完善生活技能、動手能力、提升收入等。突破了傳統維修工以男性為主的刻板印象,也為更多獨居女性提供專業的生活服務。
圖源:小紅書@38強記女工官方賬號
選擇關系,是「主體性」更強的年輕人一代對于自我權利的一種捍衛。不再拘泥于單一的深度關系形式,而是更看重自己的需求,尋求關系的改善和提升,但也保持選擇的權利。同時將健康生活中的需求加以拆分,找尋安全可靠的服務提供,構建多個健康生活支點。
目前的健康管理也逐漸從過往醫院絕對中心,轉而成為「家庭、社區、專業機構、數字智能助手」等多個節點共同構建的網絡。目前相關服務依然處于相對早期階段,服務水平和發展也良莠不齊,但長期來看,獨居人群的健康服務需求是客觀存在且未被滿足的。
四、環保健康品牌價值鏈條重塑
在更廣的視野中,人類健康事業不止與人有關,也與環境狀況密切相關。更關注地球健康、環境保護的品牌,會更受年輕一代消費者歡迎。
益索普 2024 報告顯示,67% 的消費者認為,「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健康」。也因此,在研發、材質、生產、包裝、回收等方面都切實考慮地球生態的品牌,會被認為更有社會責任。
原料革命,低碳環保材質成新的品牌價值:在營銷、話題討論之外,很多品牌開始從產品研發階段就考慮到減碳、環保,讓產品從源頭上就更有利于環境保護。
/品牌案例:lululemon 環保材料新品
lululemon 推出了一款由菌絲制成的仿皮革環保材料制作的瑜伽墊和包袋,材料被命名為 Mylo,用野蘑菇的菌絲體培育而成,生長速度極快,兩周內就能長成。
與同類產品所使用的動物皮革相比,Mylo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對水資源等的消耗也更少,對環境的負擔更小。
圖源:lululemon官方
循環經濟,環境友好的流動實踐:以減少浪費為關鍵目標,循環經濟讓產品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如大宗產品甚至消費品的租借循環使用服務等。
北歐服裝品牌 Filippa K 推出「服裝訂閱服務」,用戶可以按月租用環保服飾,歸還后經專業清洗再進入市場流通租用,庫存的周轉率提升 300%。
還有早就把地球環保事業納入企業價值觀的 Patagonia,早在 1985 年就開始繳納「地球稅」,并在 2022 年在官網上開設專欄并公開每件產品利潤中用于環保事業的具體金額,讓環保事業和企業經營直接相關。并在全球建立起這也是品牌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的關鍵原因。
隨著新一代的環保意識增強,更大范圍的生態健康責任出現了一種「再分配」,消費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也是消費者在為自己認同的價值觀投票的行為和選擇,品牌的生產、銷售、營銷等環節,也不再是服務于相對單次的交易,而是服務于一種更多復雜多樣的共生關系。
寫在最后
健康消費,本質上還是伴隨生活方式變革而發生的變化。現代人關注的健康問題,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與疾病相對的健康。
身體和心靈的健康都很重要,任何一環的脆弱都可能成為健康的威脅。近10年來我國的心理咨詢機構數量增速在每年40%左右,年問診人數早在2021年就已超千萬;
健康不止與自我生存狀況有關,也有周圍環境、人際關系、社會支持等有關。超七成年輕人會將城市宜居性當做職業選擇的關鍵因素;
健康也不是短期的、暫時的行為,而是長期、重復、變化的觀念與實踐。在包裝、材料等方面更低碳、環保的品牌會更受消費者青睞……
身心靈全維健康、有安全感,關心健康、有社會支持,生態健康、環保可持續,是更長期、更廣泛的大健康議題,也是現代人追求更好、更多元健康生活方式的自由度與廣度。
作者公眾號:青語CyanWorks(ID:cyanworks2024)
公眾號郵箱:cyanworks2024@outlook.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