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劇不斷,汽車隱形殺手何時休?
文 | AUTO芯球
作者 | 雷慢
注意看!像這種情況一定要小心,
這是一輛有電吸門的車,
它能輕而易舉夾斷一根樹枝,
也能夾斷一個成人的手指,
不是我危言聳聽,太多這樣慘痛的例子了,
而且誰會想到,
給孩子看動畫片的屏幕,
竟也能切斷手指?
昨天上熱搜的事你們都記得吧
5歲孩子食指被小鵬X9后排折疊屏的機械支架夾斷,
昨天小鵬也回應了,
會對相關產品開展排查,升級防夾功能,
但是,類似的事情遠遠不止一例,
大家可能不知道,
一個寶馬X5車主手指曾被電吸門夾斷,
去年獲賠1381萬元,
某音上還有博主控訴理想電吸門夾斷手指,
誰能想到這玩意既是“酷炫設計”
也是隱形殺手?
悲劇太多了,僅僅靠車企自覺,
或者事后挽回是不夠的,
失去的手指是沒法挽回的,
這可不是什么小事,
大家可能沒想過這背后復雜的成因。
其實深層的邏輯是,
法律滯后與設計傲慢的合謀。
要知道,現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對電動折疊屏、電吸門等動態部件的防夾要求近乎空白。
拿小鵬X9來說吧,汽車座椅可能有強度測試,
但是對折疊屏支架設計是沒有要求的,
因為法律不會去想象“車內屏幕能夾斷手指”。
《未成年人保護法》詳細規定了校園防護,
卻對車內兒童活動區想象不到。
那這些事怎么避免呢,
我呼吁啊,現在亟需出臺《汽車動態機械部件安全法》,
強制要求:所有可接觸的運動部件要通過“兒童手指探針測試”;
電吸門、折疊屏壓力感應靈敏度也要做出明確規定,
還有,可以推廣“毫米波生物識別防夾系統”,
車輛有AEB緊急制動,
為什么就不能搞車內屏幕的“緊急制動”?
另外,我支持那些被夾斷手指的車主堅決維權,
一定要讓車企長長記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聚焦智能汽車,助力關鍵決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