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果啤趨勢報告:精釀果啤2.0時代,如何搶占微醺經濟新場景?
在消費升級與健康理念交織的當下,酒類市場也經歷著結構性變革,消費者對于酒飲的認知由“不醉不歸”轉向“適度微醺”,由“單純度數”轉向“復合體驗”,其中,果味啤酒這一品類以清新甜潤的味覺記憶打破傳統酒飲的厚重感,同時又以低酒精度設計呼應適度微醺的健康訴求,成為酒類飲品中的亮點品類。
那么,果味啤酒品類具體面臨怎樣的市場發展圖景呢?日咖夜酒、果啤DIY、啤酒馬拉松……果啤行業還有什么新場景?
由此,Flywheel飛未運用其最新開發的一站式趨勢研究工具——TrendCloud知勢云,通過實時數據洞察與全渠道資源整合,對果味啤酒品類的發展趨勢進行梳理匯總,最終發布《2024年果啤消費市場趨勢報告》,結合消費聲量反饋與產品屬性熱度,深度解析果啤品類的現狀與態勢,旨在為該品類突破增長瓶頸提供有力的背景參考與創新思路。
01 品類整體回顧
2024年果味啤酒市場整體格局并未發生顯著變化,仍呈現相對疲軟的態勢,但年環比表現有所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果啤產品單價持續走低,盡管品牌方的讓利帶動銷量實現同比上漲,但未能扭轉單價下降對銷售額造成的負面影響,銷售額仍在同比下滑。
果啤市場仍相對集中于頭部品牌,尚未出現高勢品牌。而三十公里、夏日紛、大九釀造等品牌銷售額增速顯著。其中,夏日紛憑借明星效應推動銷量增長,三十公里則憑借創新口味贏得消費者青睞。
而從頭部產品來看,250-330ml小包裝產品較受消費者歡迎,80-150元次高端價格帶表現突出。其中,口味創新、特色工藝、地域文化和明星代言構成核心溢價要素。
從TOP20屬性占比來看,消費者對果啤的關注仍以原料和價格為主,2024年并未孕育出爆款屬性。文化藝術相關屬性雖增速亮眼,但并未實現大面積出圈,仍屬小眾范疇。
聚焦價格帶維度,高價格帶產品占據銷售主導地位,但銷售額和銷量增速均出現下降趨勢,消費者對低價位果啤產品表現出顯著偏好,消費習慣正加速向低價格帶轉移,極致性價比或成為果啤行業趨勢。
02 社媒聲量表現
2024年,果味啤酒在社交媒體的整體聲量下滑近78%。其中,抖音平臺降幅最為顯著,小紅書平臺聲量近乎腰斬,而微博平臺聲量相對穩定,能夠較好地維持品牌曝光并穩定觸達粉絲群體。
以抖音平臺為例,酒類營銷在該平臺面臨著特定的條件門檻,針對果味啤酒品類的討論度也相對有限。另外,啤酒本身具有地域性銷售半徑限制,果味啤酒也不例外,其在抖音的推廣方式主要集中于腰尾部品牌,傾向于通過本地化推廣帶動周邊地區的曝光觸達。
從時間節點來看,春季、旺季及春節對果啤品類的討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春季露營、旅游曾是果味啤酒的核心消費場景,但隨著疫情開放的常態化,消費需求逐漸回歸理性,現下這些場景的聲量討論也趨于平緩。在此背景下,果味啤酒的營銷策略也從“出圈”轉向“破圈”,其營銷節奏與大眾啤酒保持一致,更多地向旺季收攏。
03 消費趨勢探究
需求趨勢方面,果啤市場也面臨著口味分化的趨勢變化。當前果啤消費偏好呈現兩大特征:一是復合型風味創新持續滲透,多元混合口味產品占據主流市場份額;二是差異化味覺體驗驅動增長。
其中,核心口味覆盆子保持強勁增勢,青檸、車厘子、蘋果與桃子等口味需求爆漲,而傳統口味如菠蘿、檸檬、草莓及柑橘等市場收縮明顯。
果味啤酒的產品創新正圍繞“基礎味型優化+新興風味探索”雙向發力,通過構建多元化味覺矩陣滿足新生代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場景化飲用體驗的升級需求。
此外,酒飲場景整體呈現出輕量化態勢,居家調酒、便利店調酒等DIY調酒場景增速迅猛。在“萬物+啤酒”DIY組合公式的帶動下,消費者熱衷于探索多元口味,果啤品類中青檸、黑莓、車厘子等口味熱度飆升。
同時,調酒成功經驗往往會在小紅書平臺光速傳播,形成“用戶原創內容→平臺數據沉淀→品牌反向定制研發”的閉環鏈路,推動果啤產品向風味創新矩陣加速進化。
人群趨勢方面,“新銳白領日咖夜酒”模式逐漸興起。數據顯示,咖啡與美食探店興趣標簽的人群增量達22%,這反映出職場人群“白天咖啡提神,夜晚酒精解壓”的雙時段消費習慣,以場景切換實現情緒療愈成為新型消費動因。而果啤產品便憑借自身的微醺屬性與情緒價值,正逐步成為新白領客群下班后消費的重要選擇。
同時,社交場景對微醺經濟具有顯著催化作用。以戶外運動及競技賽事等強社交場景為例,運動后的社交活動常伴隨飲酒慶祝的行為,這種群體性行為已在特定圈層中形成穩定的消費黏性。果啤憑借其基礎的解渴屬性與多元的口味選擇,成功成為運動社交生態中的理想飲品之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