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IP,如何多維解題親子營銷?
當下的親子消費市場是一片藍海。但伴隨新生代父母的代際更替、認知更新,還有許多潛在需求未被滿足。例如,越發注重“平等交流”的家庭中,消費決策權開始下移。更多家長以“不當掃興父母”自省,關注孩子體驗;與之呼應,“把快樂還給兒童”正在成為一種共識。
基于這些趨勢變化,親子消費市場該如何針對性地切入?親子營銷如何創新,才能回應新的遛娃時代?親子出行場景中,孩子與父母的體驗,如何相得益彰?
變化帶來痛點,但也孕育著機會。
親子營銷,從內容IP破局
《2025親子度假發展報告》顯示,“以95后為代表的新生代父母,更加注重寓教于樂的文化浸潤、追求野性成長的戶外探索,并且高度依賴數字化工具進行消費決策”。
可見,親子營銷其實是一道多向關聯的命題。精細化育兒,使得家長在消費決策中需要兼顧的需求十分多元,那營銷破局的辦法,或許在于找到一個串聯多方的「溝通媒介」——具備場景鏈接力和滲透力的內容IP,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思路。
今年兒童節營銷中,不少品牌也確實選擇了這種方法,畢竟借助一些大熱IP,可以快速獲取親子家庭的“注意力”,實現短時爆發。但這又陷入一種IP聯名的常見誤區:只有“名頭”和流量加持,缺少深度融合,熱度褪去后,IP的記憶加深了,但難以為用戶與品牌留下“長期沉淀”。從這個角度來說,IP聯名想要做出差異化價值,要從營銷打法的深度、周期以及廣度著手。
前不久,一場聯動奶龍IP的親子營銷,吸引了數英的注意。活動不僅在抖音掀起一陣代際互動的奶龍許愿風,“奶龍效應”還一路沿著兒童節、端午節,持續發酵到暑期。線上借勢618大促做種草轉化,線下打造多個出圈事件,這場以IP串聯傳播的「遛娃好去處」活動,為品牌商家注入了新的增長活力。
IP聯名出圈的背后,是場景協同與資源整合力的顯現。作為活動背后的平臺方——深耕垂類場景的抖音生活服務,到底是如何用IP創新親子營銷生態的?下面我們以此為例,來具體拆解一下。
“認知→興趣→體驗→轉化”
一個用對了的IP,讓親子營銷走向多元場景化、生態化
用好IP的第一步,是做對選擇。其次,是最大程度發揮IP的跨界溝通能力:向深關聯人群體驗,向廣鏈接更多品牌商家進入消費場景,不僅滿足個性化需求,更實現從內容體驗到商業變現的閉環生態。
這次活動中,抖音生活服務在IP聯動的打法優勢,有以下兩個維度。
1、情緒溝通的創新性:簡化溝通成本,激發興趣
動畫內容中的情緒力量,是奶龍IP能夠走紅于社交網絡的一個主要原因。
對于孩子而言,它是一個純粹快樂的象征,對于年輕人而言,奶龍的內容是無形的社交貨幣。興趣交叉點隨之產生。
基于IP本身的基因優勢,活動沿著「認知到興趣」的路徑,與親子人群溝通:
第一,放大認知優勢。針對“快樂”這一適配親子營銷的情緒基調,「遛娃好去處」活動率先為奶龍賦予「快樂使者」的身份,節點情緒的鋪墊也順勢完成。
第二,利用興趣造勢。代際溝通的難點往往在于興趣的差異,而“奶龍許愿池”內容,恰恰為兩代人建立起一個溝通的橋梁 —— 小朋友的興趣在于向奶龍許愿,年輕父母的興趣在于了解并滿足孩子們的兒童節心愿。同時,通過親子領域頭部達人@文熙小同學 、@癲狂的皓子 等許愿成功的內容,#兒童節把心愿說給奶龍聽 主題上升為熱點視頻,直接將“奶龍許愿池”轉化為站內熱點事件甚至兒童節趨勢,奶龍的社交貨幣屬性也嫁接到了親子營銷中。
2、多維營銷的融合性:拓寬場景,撬動新生意
從認識到興趣,活動用奶龍IP成功撬動了家長與小朋友的注意;下一步,則需要借勢好IP,在場景化應用中為親子營銷打開更多可能性。這一步也是為IP聯名,延伸出差異化價值的關鍵一步:活動用「IP+」策略,整合全域資源,為親子消費場景做了一個生態化的構建,也為品牌商家的生意增長,開辟了新的入口。
首先,利用雙節假期重疊的時機,活動從「IP+傳統文化」入手,將廣州獵德龍舟節作為特色場景載體,打造了全新的文化體驗節點。
在賽龍舟碼頭,奶龍“龍舟”緩緩劃水路過,周圍人聲鼎沸,而它一派呆萌靜好,配合隔壁用麥麥龍舟“滑水”的麥當勞,兩個顯眼包,就這么“組合出圈”了。從碼頭到周圍商圈,從奶龍IP快閃到親子市集,還有麥當勞3D樂園等一連串的活動設置,現場以人氣觀景位向外輻射,承包了龍舟節的整個遛娃路線。
這其中不難發現,活動選擇與麥當勞在此場景中做聯動,在于無論線上線下,麥當勞都有強社交屬性與跨年齡層的聚餐標簽。針對這類商家,「遛娃好去處」活動一方面在線下場景側發力,在快閃場景中暗埋商家心智,例如讓麥當勞3D藝術快閃與親子市集打配合,互相引流;以及策劃麥麥龍舟和奶龍龍舟跨次元同框“趣味事件”,開啟一場看點十足的親子龍舟賽,吸引大量UGC圍觀;并用上千份高人氣周邊麥樂雞泡泡機與抖音優惠套餐作為“引流抓手”,在活動流量和目標客流之間形成“超級轉化漏斗”……一系列玩法,不僅實現了線下體驗與線上話題的共振,還為活動成功引發了大量UGC“自來水”傳播。另一方面,在線上內容側則持續深化與線下的聯動,直播側則聯動多個頭部達人、明星藝人,推出多場麥當勞專屬直播,同頻線下活動體驗,僅在六一節點當天就實現了今年的生意破峰。
回到具體的龍舟節場景里,傳統文化融入家庭體驗,確實很難討巧,但對于親子營銷,恰恰是一個場景拓寬的契機。這場活動,不僅用IP促成了多元語境的探索,還以內容屬性,在現場建立起新的熱點事件,從而打通了流量與生意互相反哺、線上內容與線下事件雙向引流的鏈路。這并非簡單地將IP疊加就可以做到的,而是真正將IP聯名,深入到每一個體驗環節。
這是基于節點適配性,IP+傳統文化場景的營銷思路。那么如何將「IP+」的價值,升級為品牌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資產”呢?
同樣以奶龍IP做主線串聯,針對時間更長的暑期,「遛娃好去處」結合618大促節點,提前為暑假出行娛樂做預熱。一方面,在線上種草轉化,以“快樂”情緒為引,貫穿暑期玩樂消費場景。活動用奶龍打出「快樂提前囤」的心智,讓IP成為“情緒導購”,整合樂園、親子大牌、餐飲出行等多品類商家資源,打造暑期消費生態場景。
另一方面,活動也繼續發力線下,做場景種草轉化。熱門商圈是暑期一處經典百搭的“遛娃場景”選擇。前不久,在上海合生匯以及青島沈陽等商圈,一場場奶龍主題的IP快閃樂園紛紛落地。
“IP+樂園”的含金量,讓各個年齡層群體都無法抵抗,現場活動的玩法設置,也聚焦在對商家與用戶體驗的連接上:一是通過獎品撬動用戶裂變,不僅是親子類大牌,還有覆蓋生活出行場景的各類獎品,都吸引著多圈層用戶的自發參與,像滴滴出行這類品牌,直接通過在IP樂園中發放大量出行券,借勢提升客群增長,“遛娃出行用滴滴”的場景化心智隨之得到強化;再則是“就地賦能”——在活動流程的引導下,合生匯周邊商場中的九大親子品牌,也成為快閃樂園集章打卡的一環。這一舉動,直接為周邊商場匯聚人潮流量,助力門店商家精準破圈增收。
如果綜合此前抖音生活服務與紅山動物園的合作來看,從動物圈到商圈,再到多元化的遛娃場景,乃至全國商圈的持續滲透,「遛娃好去處」活動再一次做到了自我的迭代與升級。在全新的遛娃場景中,人群的體驗維度和品牌商家的生意,都有了顯著提升。畢竟,有場景,才有生意。用對了IP,就能跨越場景壁壘和時間局限,建立起兼容并蓄、長效增長的生態型生意。
用IP跨場景,重塑親子營銷生態
再回看這場campaign的營銷價值,抖音生活服務用一個IP,跳出了傳統的親子營銷框架,打造出一個場景化、主題化的營銷生態。
第一步,用IP共鳴親子情緒,激發人群興趣。
只有從人群的興趣洞察出發,才可能用IP內容,點燃受眾興趣。這次活動充分驗證了這一點——基于對親子人群的情緒洞察,利用IP的情緒價值打造大人小孩皆宜的興趣內容,造勢新風潮。整個遛娃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關系的重構,并為品牌商家創造出生意新入口。平臺的趨勢性引領作用在其中得到體現。
第二步,借勢雙節,包容多元文化,激活傳統文化在當下社交語境中的傳播力。
此次雙節IP營銷,打通了兩個節日間的時間壁壘,更打通了文化語境的壁壘。以內容IP為切口,借勢獵德龍舟線下大事件,活動成功地從親子圈層向泛大眾破圈,傳統節日文化也得以更深地融入當下的年輕化敘事、親子營銷語境,并通過聯動不同場景下的品牌商家,共創商業影響力。
第三步,以親子為錨點,探入生活場景,打造復合型親子生意。
本次親子營銷,不再局限于「親子場景」設置,在融合了多元文化后,又繼續借暑期預熱,融合生活場景,用IP探索長效經營的可能。例如,傳統618節點,或許還會在大促中單獨策劃親子消費場景,但在奶龍IP的主線下,親子營銷反而將618并入,以親子為主視角,在延長快樂的主題下,創建親子生意生態,這為此后親子季的IP營銷,帶來更多可能性——融合更多新模式、聯動更多元的品類與商家,撬動長效增長。
生意從場景中來。更新穎多元的場景,意味著更具想象力的生意可能性——這一點,抖音生活服務用「遛娃好去處」為行業帶來了很好的創新示范。從站內自發長出的用戶需求驅動,到以IP為切入點推動全域生意增長,一個親子消費領域的生態構建,或許同樣可以復制到更多消費領域、更多賽道。
總歸,開放融合,協同增長,才能共建一個健康的生意環境,迎來更多商業模式的生態化升級。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