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奠那些已“離去”的互聯網公司
來源:優作廣告
大浪淘沙,經過數年的發展與變革,互聯網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曾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呼風喚雨的企業,如今已銷聲匿跡。
營銷模式落后、發展缺乏先見性、資金鏈斷裂及定位失誤等不同問題終究將這些企業的命運指向了“死亡”。清明將至,撰寫此文除了祭奠那些止步于當下的互聯網企業,也為后來人提出一些警示。
一、這些公司,曾經受到用戶歡迎
案例一:快播公司
生卒年:2007年-2014年5月
標簽:宅男神器
快播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網絡流媒體技術開發與應用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研發基于準視頻點播內核的、多功能、個性化的播放器軟件。
自2010年以來,快播CEO王欣等人開發了快播視頻播放軟件系統,以只做技術、不問內容為借口打出一技“擦邊球”,對快播系統內大量淫穢色情視頻的廣泛傳播沒有過多作為。
2014年4月,公安機關接到群眾舉報及相關部門移交的深圳快播公司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犯罪線索后,公安部指定管轄掛牌督辦全力開展偵查。而廣東省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曾經在2014年6月26日向其開出了2.6億元的巨額罰款。
昔日的宅男神器快播公司已經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瀕臨破產。而作為快播的創始人,曾被贊稱創業“神童”的王欣攜旗下一干高管紛紛身陷囹圄,令人惋惜。當人們再次討論快播案,希望不會再用互聯網“原罪”搪塞一家企業的過失,將把流氓軟件、盜取隱私、侵權盜版當做成功秘籍,并發展成一個所謂的互聯網成功學。歷史無法改變,但同樣的悲情劇卻不應該一再上演。
案例二:人人影視
生卒年:2004年-2014年11月
標簽:非商業美劇字幕組
人人影視是一個以分享、交流、學習為宗旨的外國影視節目是非專業字幕組。網頁版面由動作、喜劇、科幻、愛情、恐怖、歐美劇、日韓劇等十幾個頻道組成。是愛好者組織,獨立的非商業性組織。
2014年10月,人人影視被點名列入美國電影協會主要盜版視頻網站,1個月后,已經走過11年歷史的人人影視宣告關站。人人影視官網宣稱:需要我們的時代已經離去,現在有更好的渠道代替了我們。
事情并沒有出現轉機,2個多月后,2015年2月初,獲得新域名的人人影視改成人人美劇回歸大眾視線,但令忠實粉絲們遺憾的是,人人美劇只打造服務平臺,并不提供下載資源。
跟從前相比,“人人美劇”的定位已向產業鏈下游偏移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與國內各大視頻網站在美劇版權搶購上逐力“人人影視”顯然沒有資金優勢,獨家版權費用更是被越搶越高。而隨著射手關站、人人轉型、快播倒閉、迅雷上市,在傳統影視資源搜索網站倒下之后,大量的海外劇愛好者開始另謀他徑。
二、這些公司,紅極一時卻沒能堅持
案例一:街旁
生卒年:2010年5月-2015年1月
標簽:中國的Foursquare
街旁上線于2010年5月,是國內最早的LBS應用,主打LBS社交服務,用戶可以簽到,并享受商戶的優惠,被稱為中國的Foursquare。不過早在2014年上半年,Foursquare也宣布放棄簽到模式,向本地服務轉型。
事實上,街旁網的“簽到”功能早已被QQ空間和微博等熱鬧的產品取代,街旁副總裁也曾在微博證實,“2014年初街旁其實就已經停止運營了”。
2014年,街旁服務器多次出現宕機和不穩定的情況。2014年7月, 街旁關閉網頁版服務,用戶只能通過手機App登錄街旁。
案例二:點點
生卒年:2011年4月-2012月10月
標簽:中國第一“Tumblr”
點點網于2011年2月上線內測,4月7日開放注冊。為搶占市場高地,點點最初半年不斷進行市場推廣、人員擴張,對移動互聯網布局,1個月送冰淇淋券就花費100多萬元,導致公司資金完全凈流出。
2011年下半年資本市場情況快速惡化,點點砍掉了市場投入,部分人員離開。與此同時,點點的高調也直接讓新浪微博成為競爭對手,失去了重要的推廣渠道。事后,點點網創始人許朝軍表示,點點最大教訓是當初太高調,如果能冷靜下來,像優酷、美麗說一樣,成微博合作伙伴,借助這些社交平臺發展。
而Tumblr能起來、中國輕博客卻不溫不火很大原因在于中美經濟差距。盡管Tumblr是小眾文化,但美國人生活水平很高、有車有房,假期特別多,工作時間短,Tumblr前景很大。Tumblr還有國際市場做支撐。這些條件國內的點點們都不存在。
案例三:91外教網
生卒年:2012年11月-2015年1月
標簽:真人英語外教
辭任世紀佳緣CEO職位后,龔海燕的二次創業項目選擇了教育領域,并推出了首家在線英語培訓平臺91外教網。但時隔兩年后,當初頂著明星光環的91外教網卻遭遇易主。
2015年1月13日, 51Talk宣布已完成對在線英語品牌91外教的整體收購,其外教師資隊伍、員工團隊和技術將并入51Talk體系。
91外教折戟沉沙后,龔海燕也開始反思自身的失敗原因。她認為,91外教創立之初全部選用美國師資,與菲律賓外教相比價格不占優勢,導致此后營收規模始終與51Talk相去甚遠。同時,二次創業戰線拉得過長也是失敗原因之一,忽略了創業公司的有限資源集中問題。
三、這些公司,出身豪門卻難逃關閉命運
案例一:雅虎中國
生卒年:1999年9月-2015年3月
標簽:難逃入華魔咒的搜索巨頭
作為昔日全球第一門戶搜索網站,雅虎的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開創性地將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技術與中國本地運營相結合,成為中國互聯網界位居前列的搜索引擎社區與資訊服務提供商。
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近期,雅虎決定關閉在北京的研發中心。停止在華郵箱服務近兩年后,雅虎正在切斷與中國最后一絲聯系,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作為進軍中國市場的首批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收購了當時中國最大搜索企業3721,但管理不善,導致3721 在競爭中先后不敵谷歌和百度。
雅虎快速抽離中國市場、進一步縮減全球業務的決定,讓許多曾經見證過這家公司崛起的互聯網行業人士充滿了感嘆。在分析人士看來,雅虎從當年盛勢到如今勢微的歷程,還給了不少互聯網人深思的機會,切切實實讓他們體會到了互聯網時代的更迭之迅速,以及“后門戶時代”企業轉型的必然。
案例二:騰訊微博
生卒年:2010年4月-2014年7月
標簽:從配角到龍套
騰訊微博,曾經在騰訊內部被寄予厚望,被定位為“重要的社交媒體平臺”,與此同時,在騰訊的年會上,微博也被稱為“是個重要業務,但要讓位于微信。”
2014年7月22日,騰訊微博啟動大調整,其產品運營團隊將被整合入騰訊新聞團隊,其余部分員工則被分流至騰訊微視團隊,只留下部分人員維持日常的基本運營。
此消息意味著,騰訊微博這款“為防守而生”的產品,終于在內外部交錯的激烈競爭中,繳槍投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