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節新案例,這家互聯網公司用一場聲音節圈住了聲控黨的心!
Z世代的說法現在越來越流行,也就是常說的95后。這代人是未來消費的主力,是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原住民”,在其成長過程中形成了各種不同種類的圈層,而“聲控”就是其中一個圈層。
近年來,“聲音”作為一種很純粹的表達形式越來越受到Z世代人的喜愛。2019年“聲音”市場異軍突起,各種聲音產品如雨后春筍,“聲控黨”也逐漸成為顯眼的群體。那么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荔枝作為中國最早的大型聲音互動平臺,又是如何通過一場營銷戰役受到“聲控黨”的實力圈粉呢?
1.傾情打造專屬聲控黨的聲音狂歡盛宴,荔枝成為聲控首次定義者
一直以來,“聲控”都會被劃歸到二次元的圈子,而很多品牌把對其的營銷活動甚至做成了二次元的狂歡。但其實所謂的二次元是一個非常大的范疇,里面存在許多差異巨大的圈子。Z世代作為“聲控”主力軍不希望被貼上一個泛標簽,而那些能讓他們產生“這就是我”心理共鳴的內容,才有可能獲得他們的偏愛。
基于這個洞察,荔枝決心把5月18日的荔枝聲音節打造成一個專屬于“聲控黨”的狂歡嘉年華。
1)定義“聲控”,凝聚圈層文化
荔枝聲音節在預熱階段,將 “聲控”首次做為一個獨有的圈層,并賦予定義:聲控,是一群對聲音有著特殊情結的群體,他們偏愛豐富而通往內心的聲音,沉迷于聲音的質感。比起視覺效果,聲控更喜歡回蕩在耳邊的空靈想象,他們聽聲識人,聽見一個人的聲音會想象他是什么樣子,聽著聲音就能聯想到情景和畫面。此番操作正擊中Z世代人群渴望得到興趣認同的痛點,同時,將整個圈層文化高度凝聚起來,吸引用戶主動參與。
2)“面基大會”,填補年輕人社交需求
“無社交不生活”,社交已經影響到Z世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他們不僅僅滿足于單純的虛擬交往,也渴望線下交流。線上社交線下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這種趨勢之下,荔枝聲音節將“聲控”游園會和聲音idol盛宴完美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萬人聚集的線下狂歡,這與廣大95后的社交需求不謀而合,既滿足了他們線上打卡的需求,又充實了現實生活。
3)聲音大咖實力寵粉,顛覆感官的聲音盛宴
除了讓用戶親身參與游園會的互動外,荔枝聲音節夜場的聲音idol盛宴,更是邀請了一線聲音大咖獻聲,用戶可以享受一場顛覆感官的聲音盛宴。
據了解,除了一線聲音大咖外,更有頂級荔枝主播現場Battle聲音大咖,展現荔枝聲音主播魅力。這不僅拉近了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距離,也向更多人展現了品牌的魅力,從而實現品牌強有效的曝光。
2.去中心化雙向營銷玩出新高度,與聲控黨打成一片贏得廣泛品牌認同
本次荔枝聲音節在內容表現上,經過非常巧妙的構思,看上去是一場聲音嘉年華,實際上是將看不見摸不著的聲音場景化出來,打造了年輕人的多元空間,讓用戶享受多維的聲控體驗。
預測聲卜館,通過聲鑒師和聲鑒卡兩種形式為用戶的聲音進行占卜,用戶還可以獲得專屬聲鑒卡。聲音交友館,讓用戶可以通過15秒的聲音對話,從而交到朋友。
荔枝聲醫館,主播化身聲音療愈醫生為用戶解決情感問題。摸聲空間館由主播進行3D音效表演。
聲音萬事屋里,你想要的聲音這里都有,更有很多神奇的聲音物品讓用戶驚嘆。
除了傾聽之外,在荔枝聲音節里,用戶還可以大膽表達自己的聲音。萬事屋里的荔枝魔音,利用神奇黑科技讓用戶秒變rapper。
而在奇妙大轟趴,用戶還可以開始一個小型聲音派對。
在荔枝聲音節上人們不僅可以聽到好聽的聲音,還可以參與超級好玩的互動,更收獲一大批擁有共同愛好的朋友。
伴隨互聯網高速發展帶來的信息化,整個商業體系由中心化開始變得扁平化,形成一種“去中心化”的趨勢,對于品牌營銷來說也不例外。
曾經盛行的“誰搶的流量多誰就是贏家”的營銷思維已經開始落伍,品牌的重心開始真正放在“攻占目標用戶的心智”、從而提升轉化率的問題上來。換句話說,品牌營銷由“找獵物”變成了“找同類”,品牌面對的再也不是一大群面目模糊的受眾,而是更加垂直、精準的目標群。
不同于以往的“年輕人”營銷,這次荔枝所呈現的聲音節是一場由內而外的精準營銷戰役。在深刻理解自己品牌角色的同時,荔枝精準地找到了自己同類,并且不斷深挖他們的需求,并進行品牌賦能,與其產生進行一種強關系的聯結,讓陪伴屬性成為核心的驅動。
3.線上線下融合對聲控黨心智展開飽和攻擊,多維化打法擴大全平臺影響力
擁有好內容的同時也要考慮傳播因子,只有更細化的經營運作和節奏把控才能更加有效地聚集起聲量。那么此次荔枝又是怎樣充分利用渠道的力量,制造廣泛聲量的呢?
1)深耕UGC,話題強勢輸出引起網友自主傳播
從荔枝聲音節的預熱傳播、活動本身到聲控第一次被定義,荔枝都不是單向進行信息傳播,通過話題互動的形式來讓更多網友參與進來,截止目前為止#2019荔枝聲音節#微博話題,已經達到超過千萬次的閱讀瀏覽。在互動過程中,荔枝不僅提升了其在用戶用戶心中的好感度,同時刺激了用戶交流的熱情,產生了大量優質的UGC,從而實現二次傳播助力,放大了傳播效果。
2)定位KOL,精準觸達目標圈層
在活動預熱期,包括洛天依在內的多位嘉賓,現身助力,引發粉絲的自主傳播。除此之外,荔枝還選擇了動漫、游戲、二次元等相關領域的KOL,在確保目標受眾精準觸達外,更最大程度上觸及了其他圈層,從而實現聲量的最大化。
3)多平臺組合出擊,實現全網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荔枝除了通過微博、微信、站內資源傳播外,更聯合了B站、貼吧、論壇等多家平臺,實現線上聲量最大擴散。
而在線下荔枝還在地鐵、公交進行了戶外的廣告投放,借助龐大的線下流量進行同步宣傳吸引用戶的互動參與,打通線上線下傳播通路。
通過密集的媒介組合,荔枝聲音節輸出了爆炸性影響力,線下8小時持續狂歡,集結10大主題板塊,再加上12大亮點加持,荔枝聲音節成為了聲控黨們的頂級聲音盛宴,現場聲控奔現人數超15208人,活動直播觀看人數超10150萬次,荔枝聲音節總曝光超2.97億次,實現聲控黨的全量覆蓋。
4.品牌才是最穩定的流量池
移動互聯網營銷,流量是一個繞不開的詞,而移動互聯網營銷的本質,就是流量的獲取,流量的轉化,而品牌不僅是心智占有和信任背書,更是最穩定的流量池。
如今幾乎所有品牌的傳播,本質上都在追求曝光,不斷的曝光短時間能帶來品牌的知名度甚至是影響力,但是一旦停止曝光,品牌的后續影響力就會枯竭。有鑒于此,在營銷過程中,品牌真正該做的是建立品牌角色,讓品牌融入到內容中去,融入到社會中去,成為大眾談資。
此次荔枝聲音節為聲控黨強勢打call,就是在塑立自己的品牌角色。一直以來,荔枝低調務實,堅持讓“聲音成為年輕人情感維系的社交方式”。到今年,荔聲音節已是第二次舉辦。如果說第一屆是荔枝對年輕人的探索,那么第二屆則是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品牌符號,在加深用戶對品牌記憶的同時,像線上所做的那樣,也在線下培養起用戶的依賴性。
一旦品牌符號形成,就意味著荔枝與用戶中間形成了一道強有力的情感紐帶,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在尋找“好”聲音的過程中,成為忠實的陪伴者和交流者,最終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標簽。
最后一點,從長遠來看,荔枝聲音節也是荔枝藝人造星計劃的一環。通過聲音節的效應展示,荔枝將成為年輕人口口相傳的展示平臺,由此不斷涌入更多的年輕人,他們的成長,也會成為荔枝的成長,讓平臺在內容產出方面握有極大的主動權,這在當下的聲音經濟中至關重要。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