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公益短片來襲,這一次你再也忍不住淚水
文丨燒腦廣告(shukewenzhai)
去年,螞蟻金服聯合 FIRST 影展開展了“大于等于”青年導演公益短片計劃,那七支優秀作品都給人們帶來了無法言喻的震撼和感動。
近日,“大于等于”青年導演公益短片計劃再度啟動。支付寶聯合優酷、FIRST影展,歷時半年帶來8部公益短片,這8支作品已在優酷上線。
影像,會大于等于影像。第一期“大于等于”力求“為世界帶來更多平等機會”,它將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沒注意的,平凡但又真實的人和事,以影像的方式呈現給我們,其承載的意義已遠超于影像本身。
那第二期“大于等于”青年導演公益短片計劃中,以“小的偉大”為主題的8支公益短片,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動和體會?還需每個人自己觀賞品讀。
借火
導演:段銀行
短片采用倒敘的方式,講述了在一家醫院旁,一個女人來老萬的小攤位上借火炒菜,起初老萬拒絕了女人,在得知女人只是想為患癌癥的家屬炒一頓合胃口的菜后,老萬毅然幫助了她。可來向老萬借火的患者家屬越來越多,不僅使老萬的開支變大,連生意都受到了影響......
現實的無奈差點壓垮老萬,妻子勸說他:“你一個普通人,也幫不了那么多人。”讓我們意識到,一個平凡人想做一個英雄,是非常困難的,但正因為在現實中堅持善良很困難,便讓這善良更顯出難能可貴。
一爐火
守護人間滋味
禮物
導演:郭宇
掃碼觀看
這支短片的故事很簡單:一個盲女孩接受另一個因意外去世的女孩捐獻的眼角膜而重獲光明,但片中采用了美妙的比喻來講述這個悲傷的故事。用”草“和“風”代表兩個小女孩,用各種自然現象來表述孩子的感受以及故事發展,在兩個時空的鏈接和重合時,還加入了膠片質感,使整個短片充滿了純真和夢幻。
日常生活我們通過影像、書、語言等媒介去認知自己之外的東西,也需要借助別人的眼去觀看,耳朵去傾聽。通過這個短片,導演和支付寶呼吁人們關注器官捐獻的公益行動,因為這是給另一個生命最珍貴的禮物。
一份感知世界的禮物
垃圾堆的百萬富翁
導演:周鉅宏
這個短片劇本構思、講述方式以及拍攝手法都顯得很成熟,因為導演周鉅宏是個相對比較有經驗的短片創作者,2015 年他的電影短片《見光》就獲得了 FIRST 影展青年電影競賽單元的最佳短片。在談起這支短片時,他說:
“一講起公益,我就想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句話,而拾荒者在我眼中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往往深藏不露,卻被別人視為反面教材,我希望能通過影像替他們平反。” 于是周鉅宏導演在《垃圾堆的百萬富翁》中,用幽默的“糖衣”包裹了一個關于拾荒者的溫情故事。
影片一開始設下懸念,兩個年輕人半夜潛入一位拾荒老人的家,兩人東搬西挪不知道在干什么,難道年紀輕輕、有手有腳的他們連拾荒老人的東西都偷?原來倆人曾是被這位拾荒老人幫助過的孤兒,長大后的他們為報答老人悄悄將他的房子整理的煥然一新,并表示會像老人一樣一直擁有善良的心。
因為一段放不下的往事
青年男女決定對拾荒老人的家闖空門
角色
導演:楊平道
掃碼觀看
這支短片節奏很快,圍繞“找老媽”的懸念講述了一個緊張、幽默的故事,在無數角色接力式的描述中,引出了許多與現實相悖、難以理解的線索,看到最后線索聯系起來,故事便也清晰了。
原來“老媽”指的是村里那位患老年癡呆的馬老師,年輕時他盡職盡責的照顧學生、傳授藝術知識,他老了后,所有人都自覺、主動地照顧起他來。
人生的角色可以是一種責任
趙小康的廣場舞
導演:辛成江 & 唐瑋
掃碼觀看
這支短片采用半紀實的形式,用淳樸的方言以及詩意的旁白,講述了身兼舞蹈演員和社工雙重身份的趙小康的生活。兩位導演說: “作為原專業舞蹈演員和映秀最后一個社工,趙小康的情況不苦情、不超人,既平凡又特殊,現實已經足夠生動。”
汶川地震時趙小康 18 歲,2014 年他進入民間組織當社工,工作中他發現舞蹈可以給人們帶來良好的心理治愈,于是他經常組織人們一起跳舞,這樣一跳就是3年半。映秀地區在 512 大地震后曾經有很多社工,11 年過去后,現在那里只有趙小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工。
他的身上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偉大故事,但平凡生活中的細水點滴,也傳達出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
震后十年
映秀最后一個社工的散文詩
掃地僧
導演:高則豪
掃碼觀看
從時長來看,《掃地僧》是最短小精悍的一支片,不過勝在創意和寓意。導演用超現實手法,把清潔工人的掃地工作拍成了一部武俠大片,展現了一位掃地工人內心的大世界,借此來表現“平凡英雄”的主題。
“其實很多人都曾幻想自己是一個超級英雄,只要他心存同情和悲憫并且付諸于行動,那他就能成為偉大的人。”
掃一葉即掃天下
平凡人亦真英雄
追風少女
導演:李思琪
短片用女孩稚嫩的口音,講述了國家隊女球員王靜怡的真實故事。她出生與海南一個貧窮的村落里,家境貧困只能供弟弟一人讀書,為了走出貧困看到更大的世界,她拼盡全力抓住了踢球的機會。年幼的她不知道足球是什么,只知道踢球就可以繼續讀書。于是她拼命練球,雖然訓練條件很差,但無數次跌倒和疼痛都打倒不了她的決心。
正是因為這份堅持,讓這群經歷相似的女子,從只能在窮鄉僻壤忍氣吞聲的婦女,變成敢于在無數人面前盡情奔跑的追風少女。
逆風不哭
追風不停
巴圖的森林
導演:姜昉妤
掃碼觀看
在沙漠化內蒙古,一個名叫巴圖的孩子為這片沙漠而苦惱發愁,屋漏偏遭連夜雨,自己的羊竟然咬壞了村里種的樹苗,可把他急壞了。可任憑他怎么努力,他種下的樹苗卻脆弱不堪。苦惱的巴圖只好求助楊隊長,在楊隊長的幫助下,他學會了用手機種樹!
楊隊長告訴他,在能量攢夠的時候,就能種下自己的樹。媽媽告訴他,要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小樹。年幼的巴圖相信,這片廣漠以后一定會變成廣袤的森林。
你小小的行動會
變成大大的森林
不難發現,第二期“小的偉大”里的8支短片雖然風格迥異,但創作者們大都朝著寫實的方向邁進,通過不雕飾的天然淳樸,將平凡人的偉大呈現的淋漓盡致。
本來“小”與“大”是相悖的,但短片中這幾位再普通不過的小人物,為我們展現了一直追尋的善良和偉大。
這些短片,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多采用了方言,使得這些短片都充滿了人間煙火的熟悉和平凡感,同時又契合了“小的偉大”這一主題。
不得不說第二期“大于等于”青年導演公益短片計劃也是同樣精彩,感謝導演和支付寶、優酷能將這些優秀作品帶給我們。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