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就業反思高考
最近有個新聞,一對長年在外開湯包店鋪的夫妻放棄月入上萬元的營收,暫停營業兩個月,回老家陪伴即將高考的子女。一時間在網絡激起廣泛熱議。
今天寫這篇文章,源于辦公室一群90后們最近熱火朝天的討論高考,他們當中有未畢業的實習生,還有已畢業多年的職場干將,他們的激烈討論也引發我的一些思考:
毋庸置疑,高考確實是牽動萬千家庭的人生大事。但高考是決定命運的人生關口嗎?
可能過去的時代,是的。但現在,很難說——至少,從長遠就業的角度而言,高考的意義已經與過往不同。
我們到底是如何思考“高考”的?
人類在思考問題時,有兩個層次的意識,在相互影響——長遠、短期。
這兩者之間可能是互相沖突的。到底哪個意識最終會占上風,取決于個人的“格局”與“控制力””。
比如面對高考,想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高考的價值,是很難的。這時,主要靠家長的意識,那么家長對于“長遠”和“短期”意識的控制力,就會決定他們對于孩子高考的態度與行為。
假如家長執著于短期成績很重要,那么毋庸置疑,會對孩子有極大的壓力,哪怕嘴上說“別緊張”,行為上都會顯露出來。
假如家長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無論上什么學校,未來都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那么就會給孩子減輕壓力。
所以,對高考的思考,要盡量考慮長遠,不可因為短期壓力,而對孩子太大壓力。
因為名牌大學未必是絕對敲門磚
過往求職的敲門磚是所謂名牌大學,但未來不一定。
過往是一個“供大于求”的職場環境,而當下,相對來說是一個“供小于求”的職場環境,很多創新崗位、新興企業,很難招聘到合適的應屆畢業生,尤其是很多新鮮崗位壓根找不到對應的大學專業。這其實是職業與大學專業培養之間脫鉤的原因。
而且,當下HR招聘時,更看重的是個人潛質,而非完全大學招牌。個人潛質,其實更看重的是個人的學習能力、主動探索能力、迎接挑戰能力等等。
并非名牌大學的學生就一定能出人頭地,或者擁有良好的性格和素質——而一旦進入職場,就會了解,情商、性格、基本素質,比成績更重要。
▲長按圖片分享給需要的人
大學之間的門檻越來越模糊
以前大學分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求職也會有學歷門檻。但未來,這種門檻越來越模糊。
為什么?因為現在互聯網高度發達,即便不在一個學校,大學生也可以跨學校交流、互相學習,互相組隊參加各種商業大賽、社會實踐等等,為自己提前積累社會經驗,開拓視野。
所以,大學報志愿時,重要性排序應該是——先選擇城市>再選擇專業>再選擇學校。
等畢業后就會明白,一個城市所在地,對自己的影響力,比一個學校對自己的影響更大。比如當年我們在北京上大學的一批人,和在上海讀大學的同學,就具有極為明顯的地域差異,前者更為“政治和學術”,后者更為“商業”。
▲長按圖片分享給需要的人
在任何大學都要塑造“學習力”
以前大學之間的老師與知識水平差距極大,但現在互聯網時代,不同學校的同學都可以上網學到同樣的信息。所以,與其說是去大學學習知識,不如說是在大學修煉自己的“學習力”。
什么叫“學習力”?
顧名思義就是學習新信息的能力,這一點與死記硬背不同,必須要有極強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才能支撐自己在30歲、40歲、50歲 依然還能擁有這項牛逼的技能。
“學習力”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等畢業后10年就會感覺越發明顯——人與人的差距,在短期內看不出來太多,10年后、20年后,就極為明顯了,越有“學習力”的人,越能適應不同的時代需求,越在多變復雜的時代中站穩腳跟。
總之,人一輩子的老師,只能是自己。無論在哪個學校,都要去主動塑造培養自己的“學習力”。
未來不設限,人生方向由自己
以前的大學承擔了一項重要責任——指導人生方向。這是因為當時社會信息閉塞,大學是一個樞紐和門檻。
但未來,不必需要大學去指導,互聯網高度發達,信息高度透明,老師們的信息可能落后于實踐中的信息,所以可能未來也沒法指導學生的人生職業方向。
所以,無論上哪個學校,人生方向都要看自己。
社會開放多元的大環境,讓大學畢業后可以有更多選擇。
比如過去誰能想到,電競也能成為一項事業?寫言情小說也能成為一項事業?未來的職業方向其實是豐富多彩的,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企業家,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游戲高手、Cosplay高手、漫畫高手、言情小說家、攝影家、美食家等等。
未來不設限,只要有興趣、有熱情、愿意主動去探索、去學習,就一定不用發愁未來職業。
很多人說,高考是除了“投胎”之外,第二個相對公平的人生選擇機會,所以當然也要努力認真對待。
但,也不要過于壓力大。無論在哪個大學,只要自己有獨立思想,主動去趟探索未知、去塑造自己的“學習力”,未來職業都不會差到哪里去。作為家長,也應該更加從長遠角度思考高考的價值,不要在短期內逼迫孩子。
因為,高考并非只是為了攀比成績,還是為了將來畢業求職、成就理想人生。
最后,祝福所有高考生都能心想事成:)
▲長按圖片分享給需要的人
歡迎轉發分享,也歡迎轉載,如需白名單,可后臺聯系,或發郵件至mandy.li@seedunited.com ,或進入公眾號微信點擊最右側欄目【找我】微信號。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