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已經走到盡頭的微商下場會如何?
文 | 公關之家 作者:發條褐
引言
微商能否成功自救,最重要的是自我否定——殺死昨天的自己。
最近幾年,微商紅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很快,質疑聲音此起彼伏,微商成為一個毀譽參半的行業。
涌現的兩種聲音代表了一種不同的人群,一種聲音認為微商的亂象和存在的種種問題,必將導致微商的死亡;另一種聲音認為微商代表了移動社交電商的發展方向,目前微商廣受質疑是正常的,目前的亂象和問題都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初期難以避免的情況,未來會變好的。
微商之所以廣受詬病,一是因為微商售賣的商品大多假冒偽劣;二是因為微商是游走在法律邊緣的商業組織,外人難以把微商和傳銷組織的固有印象聯系解除。
微商對于普通老百姓的困擾在于,朋友圈已經變得不像朋友圈,“十個微信好友九個在做微商”開始變成一種趨勢,朋友圈變成廣告基地,微商實在令人厭煩。
朋友圈與其他平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個人媒體的塑造,經營自我往往比經營產品更重要,越來越具備商業價值。
消費者往往根據微商的朋友圈“文案”來判斷此人的可靠性。微商品牌的形象通常都嫁接在創始人的形象之上,通過展示微商的光環和光鮮一面來展示微商品牌。
個人魅力和拿捏得當的朋友圈“文案”是微商的致勝法寶。基于網紅調性發展,長得好看的微商,或者說是p得一手好圖的微商往往比那些相貌平平的微商更具有消費市場。
只要微商的形象被消費者所接納,更高階的微商玩家模式是被消費者認可為“所向往的生活”,把朋友圈的好友變成你的粉絲,消費者才有意愿去購買產品。
怎樣經營自己的朋友圈、經營自己的個人形象、經營自己的生活,即使成為那種“朋友圈生活豐富,實際生活平淡”的人也無所謂,一切都是為了在朋友圈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氛圍,打造積極進取、生活豐富、陽光健康有活力的微商人設。
中國著名vlogger井越也坦然:“我不拍那種#get ready with me#的vlog,因為我如果拍攝我的一天,這個vlog可能沒有任何內容,因為我本身沒有生活,或者說一半的生活都是這樣。我不拍視頻的時候就是在家里,工作、玩游戲、或者睡覺?!本拖駐logger任菜籽兒所說,自己的創作初心絕不是記錄生活,坦言之“知道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好記錄的,沒那么值得分享”。
微商的朋友圈也是如此。
同理,微信和朋友圈只是一個承載體,基于微商營銷得個人標簽是否足夠有特色,消費者才會有興趣進行采買。
微商的獨特性就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結性,更容易建立起天然的消費者信任關系,有了這層天然的信任關系,微商的產品就更好推廣了。
但是這種過度依賴微商個人形象的商業推廣模式對于品牌的持續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電子商務法》的出臺讓很多游離在監管外的個體賣家深感壓力,而《關于做好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工作的意見》的公布讓無門檻、無執照微商模式加快了推出歷史舞臺的腳步。
《意見》的出臺,直接關系到在電商平臺上逐年成長起來的成百上千的個人賣家,以及近年來依靠微信生態而衍生出來的微商群體。
微商亂象重生,亟待升級。
多數情況下微商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以假亂真、以此充好的現象嚴重。比假貨問題更嚴重的問題是安全隱患,護膚品微商紛紛難逃“爛臉”問題。且大多數微商并沒有完善的售后保障機制,很難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消費者在產品出現問題或者服務出現問題的時候,存在維權難度大的現象。
出路之一:成為明星商業版圖第一步
一年納稅額12.6億的TST,這一切,都只是曾經的臺灣第一小生、臺灣少女偶像林瑞陽的商業版圖的第一步。
比起在瓊瑤電視劇里飾演被女性口誅筆伐不討好的角色——楚濂,說出那句經典臺詞“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可紫菱失去的是她的愛情啊”。戲里戲外皆楚濂的林瑞陽在乎的更多的不是愛情,而是錢。
從臺灣第一小生到活酵母教父,微商商業版圖的第一步是生物護膚造勢。李瑞陽利用從法國帶回的活菌,成功研制出活酵母護膚品,創立了TST的前身La Fee。
TST的品牌故事這樣說到:2013年,林瑞陽將臺灣經商多年的技術帶回祖國大陸,讓大陸人民享受TST活酵母帶來的美肌秘密,拳頭產品就是活酵母面膜。
張庭凍齡般的少女肌膚,成為TST的最大王牌。
相較于其他微商品牌“聲嘶力竭”地證明產品的功效,TST擁有一個不費力,但是宣傳力度最好的籌碼,那就是林瑞陽的老婆——張庭,這個讓他一見鐘情的酒窩女神。
都說女人的錢最好賺,除了女性天生的面膜信仰,還需要一個理由充分、浪漫加持的品牌背后故事。
維多利亞的秘密關于錯過的愛情故事,類似電影《戀戀筆記本》的品牌背后故事,使維多利亞成為浪漫、魅力、性感的代名詞。
德芙巧克力背后凄慘的王室愛情故事,還有德芙名字DOVE以及其背后的含義DO YOU LOVE ME 成為情人之間的愛情發聲。當送出德芙的時候,就意味著送出了那輕聲愛情之問:DO YOU LOVE ME。提醒著天下有情人,如果深愛,請及時讓你愛的人知道,否則錯過就是一生。
TST的愛情故事并沒有這么凄慘。
張庭這張最大王牌的打出手法,是平淡且“大方”的愛情故事:我的老婆張庭為什么能夠保持凍齡,是因為20年來一直在用我為愛研發的活酵母養顏圣品。她認為美麗的秘方值得分享,所以愿意把神奇的活酵母分享給天下女性。
林瑞陽房地產生意失意之時,在一檔財經節目里透露,做生意起碼也要十年才會開竅鑒于自己的人生最好的時光貢獻給了娛樂圈,所以要成功,再等五年吧。
或許曾經的林瑞陽,才是現在的林瑞陽的真正護城河吧。
郭德綱完整的“德云生態鏈”里包含其微商事業,郭氏家族的面膜號稱是“以醫學標準研發生產的專業美容護膚品牌”,不僅買下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薰衣草莊園,做薰衣草周邊產品,還曾經和UC九游合作過一款游戲手柄。
資本趨利下的明星已經把微商作為自己退居娛樂圈的謀生手段了。
出路之二:社區拼團
創業維艱,微商的創業之路紅利已近。
真正的聰明人,紛紛放眼另一種形式的微商——社區拼團。
社區拼團頭部對抗玩家拼多多驗證了拼團玩法的裂變潛力,而拼多多的成功上市也給了看不清前進方向的微信生態創業者一個刺激。,讓他們蠢蠢欲動。
目前的社區拼團模式都是通過平臺提供產品供應鏈、物流和售后服務,團長負責構建小區業主微信群、社群的日常運營和信息;鏈接投放,并通過拼團低價的玩法吸引群里社區成員下單。
社區拼團的瞄準對象就是微商的主力人群——寶媽、中年婦女,她們賦閑在家,在社交圈和小區內有一定的同類社交圈子,街坊鄰里之間信任度高,更容易接受預售拼團。
社交拼團頭通過預售的模式,可以降低損耗,經營保質期更短的商品,比如海鮮、烘焙產品。
小區內的社區拼團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相比線上拼團,小區熟人之間有更加密切的關系鏈。家庭主婦苦于大型超市的位置偏遠,而類似盒馬生鮮的生鮮購物渠道并沒有深入到二三線城市。
社區拼團基本上都會采購家庭日常使用的生鮮品類為切入口,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逐漸拓展到家庭的日常消費品。社區拼團的商品一般都是新鮮的水果和海鮮、米面糧油和家庭生活用品。
有了切入口之后,客戶源基本固定之后,社區拼團售賣的產品便逐漸多樣化。除了平時剛需家庭生活用品和新鮮水菜水果海鮮等,還會增加化妝品、護膚品、烘焙器具等不是生活必需的物品。
社區拼團的“線下場景拼團”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是在瓦解拼多多的“線上商城拼團”。
社區拼團作為微商紅利時代下的發展方向,主要是看到社交拼團的平臺是微信。在操作界面,最簡單的是通過微信群直接下單,復雜一點還有微信小程序和app。微信群內完整的新品上線產品使用指南,和家庭主婦必備的菜譜,烘焙指南都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區拼團。
社區拼團是一個低門檻且容易規模化復制的模式,依靠簡單粗暴的性價比來吸引消費群體。
目前大部分的社區拼團玩家,都會選擇從二三線城市開始,因為二三線城市有更廣大、更匹配的人群,這些寶媽們和中年婦女們獲取不到一線城市即時配送平臺優惠,類似盒馬鮮生、叮咚買菜之類的App。
社區拼團是一個通過社交關系鏈,降低流量、渠道成本,強調性價比的生意。
社區拼團似乎不能長時間成為微商的“下家”,因為社區拼團自己也自身難保。
電商大玩家看到社區拼團的紅利之后,進駐是時間問題,但是完敗小作坊式的社區拼團不是一個很難的判斷題。
社區拼團高度依賴團長的生存方式,如果團長“著火跳槽”,此社區拼團也就隨之宣告覆滅。發展到后面,消費者對供應鏈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對商品的質量也會越來越高,此時隨便一例消費者差評都會影響到整個群的氛圍。
出路之三:孵化更加小眾逼格高的亞文化商業平臺
號稱是“艾灸行業的領軍是,艾灸行業的龍頭老大”的東元集團,打造了東元影業、蟻穴數字營銷、知言國際傳媒、空體新媒體實驗室等11家子公司。
空體,致力于先鋒文化推廣、創造優質文化IP、藝術創意項目開發運營等項目的新概念藝術空間。自稱為“先鋒青年文化宇宙總舵”的空體致力于為青年文化發聲。
空體以多元化的空間設計為基礎,連接眾多優質文藝社群,探索與眾不同的青年文化形態。
東元孵化出以空體為主的媒體公司,成功完成了微商的轉型,完成微商的高端進階之路,擺脫了原有的低端形象。
微商是移動互聯網的產物,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當微商已經開始展現出其初步的破壞力時,其實已經可以預見其長遠的殺傷力。
結語
關于微商的兩種論斷,不論是“崛起論”還是“滅亡論”,其實都不能盡然詮釋微商的發展態勢。在豬都能飛起來的時代,微商崛起,在電商時代,微商的未來還可期嗎?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