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產品創新都能有超額回報嗎?理想美好,現實骨感
從商品到產品,企業經營者開始明白商品時代一錘子買賣給常常讓企業陷入窘境,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不再如約履行,無法觸發用戶,無法接受用戶的反饋及時調整,一步步被市場淘汰。
產品,致力于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滿足的需求,能夠及時根據反饋快速迭代。但是很多企業經營者開始追求產品,祈求研發一個滿足用戶需求,有著指數級增長,能創造爆發性營收的產品。
蒸汽機的發現讓很多手工作坊倒閉了,計算機的出現讓算盤被淘汰,汽車的出現馬車成為歷史,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技術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顛覆式產品創新往往能發揮爆發性的作用,甚至讓人類的文明步入下一個時代。
產品創新洞察用戶需求,以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為核心,一切以用戶為核心。產品創新固然有爆發性增長及營收的潛力,但是創新并不一定都能獲得很高的回報。
超級覆蓋能力的銥星計劃
時至今日,5G雖然已經面世,但是很多偏僻的小山村仍然沒有信號覆蓋。摩托羅拉就曾制定銥星計劃,往太空投放衛星,實現全球信號覆蓋,即使在山村中,還是在大海之上都能正常通信。
對于用戶來說,信號一直都是一個煩人的問題,銥星計劃解決了信號覆蓋的難題,讓世界各地都能實現信號互聯,這是一個優秀的創新產品。
可是就在銥星計劃即將落成之時,數字蜂窩通信系統這個技術落后,信號不穩定,偏遠地區無法正常使用的產品卻在商業上打敗了銥星計劃。
銥星計劃相對于傳統數字蜂窩通信系統,投入巨大,因為需要發送昂貴的衛星,自然而然,雖然信號覆蓋廣,方式話費并不便宜。這樣數字蜂窩通信以低價的形式搶奪了市場。消費者對于無線通信并無過多理解,只要能先滿足當下的需求即可,信號不好就走多幾步試一下。
銥星計劃對于時代來說,確實帶來了很多技術的革新,當時卻價值不大。另一個問題,能夠在當時消費的起通信的,只有小部分在深山大海中。
為了創新而創新的任天堂
如果說任天堂有什么產品是最失敗的,當然要數Nintendo Virtual Boy,這個在1995年發售的產品,創新性引入3D體驗,雖然擁有32位CPU,3D顯示功能,當時一切為了3D的體驗,導致發色數過少,消費者使用極其不方便,兩年的時間就退出市場。
優秀的創新產品,一開始都只是一個小東西,不斷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調整,迭代,再不斷擴張。許多失敗的產品,大都沒有抓住用戶的需求,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太多以自我為中心去研發產品,很可能真的很厲害,但是市場并不認可。時機也是一種考量,當市場與用戶群體不足以支撐產品時,即使再優秀,再具有時代性的產品都難以發展起來。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