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說 | 一招黏住95后!(三)
95后,消費世界中逐日崛起的主力軍,未來市場的接棒人。新的行為偏好、新的生活場景、新的消費習慣,新的消費決策在各個營銷節點響應、蔓延。面對95后的代際化表征,昌榮傳播帶來《95后養成手冊》之第三篇,為各品牌耕耘獻計。
成為95后話語體系的領導者
互聯網的崛起,帶動了信息的過載,加速了知識和觀念的更替,越來越多的信息和觀點從95后的群體中誕生并傳達出來,影響他們的家人、朋友,讓95后逐漸成為了流行熱點的創造者和發酵者,標志著話語權的后喻時代來臨。
同時,相較其他年齡段人群,95后在社交平臺上的參與度更高,更樂于參與互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以此影響他人。在這樣的時代轉變之下,企業可借勢熱點事件、大IP等優質內容,以萌、喪、腦洞等方式引導參與,形成PGC發酵,引發傳播。
用視覺包裝攻破95后“顏值”防線
數據顯示,95后人群對顏值的關注遠超“前輩”,是外貌協會的忠實粉絲,在81%的95后眼中,顏值就是硬道理。此外,他們對美妝等內容的關注度也呈直線上升,如對口紅的依賴,每日涂抹口紅的人群比例較其他年齡段高出11.8%,五支以上的擁有者占比達20%,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95后們對“顏值”的關注。
因此,在傳播的過程中,我們要關注品牌的“精致化”打造,用內容引發他們的關注,用視覺化的包裝沖擊他們的情感防線,獲得好感、形成記憶點的同時,“種草”轉化為“拔草”。
故宮文創玲瓏五色墨口紅
豐富的交互體驗對95后進行多場景捕獲
95后,作為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在當今的消費品市場,由于信息通路的多元、產品選擇的全球化、產品設計的豐富多樣,單純的物質消費已經難以滿足95后的精神感受和個性需求。他們更加在意內心的體驗,是注重感受的一代。
因此,品牌在與95后的營銷溝通中,更應該注重從真實和虛擬兩個維度進行消費場景的搭建,通過真實的互動給予其“身在其中”的感官體驗,通過與IP等內容的虛擬結合滿足其“身臨其境”精神感受,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多維度洞穿,互通共鳴,引發消費。
肯德基肉汁香薰
讓95后成為品牌的第一生產力,讓KOL成為產品的至強帶貨機
從去年的“嘻哈”到今年的“養成”,從偶練小哥哥到101女孩,飯圈也從封閉的“自嗨”蛻變為“價值輸出”的經濟體,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粉絲”在品牌建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數據顯示,21歲以下的年輕人之中,有89%的消費者是追星一族,79.6%的人積極地為偶像應援打Call,50.3%的受眾愿意購買偶像代言的產品。所以說,抓住飯圈就抓住了進入95后封閉圈層、獲得品牌身份認同感的先機。
飯圈營銷,以偶像為內容,制造話題熱點,在社交平臺建立流量池快速籠絡粉絲、匯集“自來水”關注。以品牌為渠道,搭建企業與粉絲之間的橋梁,提供參與互動、激發裂變、推高熱度活動契機。
以粉絲為經濟,轉換原有的角色占位,讓他們成為營銷的參與者與助力者。最終完成從“吸粉”的精準觸達、到“活粉”的產出分享、到“復購”節點轉化的完整營銷閉環,成為品牌當之無愧的“第一生產力”。
而在品牌突入飯圈獲得認同的同時,在智能社交時代,線上渠道的爆發也伴隨著KOL輿論導向力度和互動方式的增強而進一步加快。在95后當中,將網紅/KOL作為偶像的比例超過44%,關注3個以上網紅的比例超過51%,因此意見偶像的運用成為了品牌深耕95后市場不可或缺的手段。
KOL并非遙不可及的明星,他們能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聚攏粉絲,并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將95后消費者帶入到消費和使用的場景當中,產生真實的共鳴,從而加強受眾對品牌及產品特點的認同感,形成最終的帶貨導流。
從“顏值”的打動到KOL的帶動,不論何種角度的切入,重要的是借助優質內容的主線,抓住95后的世代偏好,用內容的創新力、自帶流量的吸引力、變現的轉化力、生活場景化的溝通力和延伸跨界的衍生力貫通營銷的觸點,讓95后燃起來。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