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骨骼
來源:百度移動用戶體驗部
在我們的生活中,設計無處不在,比如地鐵里的大廣告牌,櫥窗里擺放的衣服,高樓大廈的LED展位,甚至手機里的某個應用界面等。
通常在大家眼里,好的設計就是即有創意又大膽,并沒有什么規律可循,但其實設計和繪畫不同的在于,繪畫可以展露個性,而設計的核心卻是體現秩序的美感,它不是來自個人,而是來自于社會,好比建筑群的設計構成,不只是一個華麗的皮囊,而是有血有肉的,它的骨骼就是設計的根本。每個設計抽象出來都是一些元素的構成。
康定斯基曾經在《點線面》的一書中,將藝術的形式歸結為三種元素之間的構成關系:
“依賴于對藝術單個的精神考察,這種元素分析師通向作品內在律動的橋梁 ?!薄呶骼铩た刀ㄋ够╓assily Kandinsky )《 點、線、面》
我們先回顧一下平面設計中的點,線,面各自的特點
一、點的運用
在幾何學的意義上點是可見的最小形式單元,是位置的表示形式。無所謂方向、大小、形狀。但所為設計構成的點與幾何中的點是不同的。只有當它與周圍要素進行對比時才可知這個具有具體面積形象是否可以稱之為“點”。
康定斯基認為從內在性的角度來看,點是最簡潔的形態。
1.不同形狀的點往往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
- 圓形:平穩,在感情上是飽滿的,渾厚有力量的。
- 方形:除了平穩外有端莊,大方感,在感情上是踏實的,可依靠的。
- 三角形或菱形:菱角分明,且有指向性,在感情上是偏倚的,有目的性的。菱形比三角形對稱,在平衡中尋求個性。其他不規則的圖形,顯得富有自己的個性,是獨立的,張揚的。在規則的圖形里變得非常明顯。往往用于豐富畫面。
- 居中:平靜,穩定,集中感
- 居上:不穩定感
- 居下:畫面有沉淀,安靜的感覺,但是不容易被人發現。
- 在頁面三分之二靠上時:吸引人注意往往是視覺的焦點。
還是舉日本節氣網站這個例子,進入某個節氣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中央的節氣信息,第一時間讓用戶看到最想知道的內容,正中央圓角矩形的設計,隱喻傳統印章,安靜且舒適。而內容相對而言在視線的偏上方從純色背景到高清大圖設的背景設計上非常有層次感也不會覺得枯燥。
2.當畫面中有不同大小的點時,大的點是焦點。而點不同的排列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
當一個畫面中有很多零散的點分布時,用戶的視線會來回游移,而設計的目的就是如何讓他們在不規則中不顯得凌亂。
例如這個站點畫面里有三個較大的點,大的點往往吸引人的注意,并且這三個點形成了一個視覺上的三角形,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三角形的位置在頁面的三分之二靠上,正好在視覺焦點的位置。也說明了當你的視覺元素非常多時,把想要突出的內容放在偏上或者居中的位置,才容易被識別。
二、線的運用
如果說點是靜止的,那么線,就是點運動的軌跡。游離于點和形之間,它具有位置、長度、寬度、方向、形狀和性格等屬性。

如上面所示左圖是瑞士航空公司的海報設計,不同方向的蜿蜒的公路線條性感的交織在一起,使得畫面非常豐富。
中圖是一個電影海報,曲線的指向型引導用戶的視覺,這就是點和線的區分,線是帶有方向性的,有粗細的變化。
右圖是一張獲得紅點大獎的呼吁節電的海報,畫面中簡潔的直線并帶有向下的方向感,即能引起關燈的共鳴也能將不插電這種概念表達出來。
再如下圖的網頁用中央的一根直線將頁面劃分為左右文字信息和數據可視化的兩個部分。

再如下圖版式設計中的曲線運用,貫穿整個頁面,打破了整齊的文字排版,打破了乏味的基調。
三、面的運用
面是線的移動至終結而形成的,面有長度、寬度,沒有厚度。面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形態的面,在視覺上表現不同的情感。
曲線形的面具有柔軟、輕松、飽滿、女性的象征。
不規則的面如:水和油墨,混合墨灑產生的偶然形等,比較自然生動,有人情味。

第一張圖的電影海報中用三角形的面來切割畫面,視覺上非常有秩序感且穩定。
用大的幾何圖形來做設計能把視覺集中到圖形上,是切割畫面內容最好的方式。
第二張圖中的不規則的面切割畫面讓頁面整體比較活潑可愛,和畫面的品牌牛奶的氣質非常吻合,這樣的不規則元素被穿插在整個畫面中。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