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舉報奧克斯、格蘭仕怒懟天貓...近期品牌最愛互撕?
6月的瓜,一個比一個大。
有些企業為提升品牌&產品的曝光聲量,一邊淡定地開展營銷活動,另一邊卻和同行品牌或合作平臺互撕起來,一個比一個狠。
關姐作為吃瓜群眾中的一員,自然不能錯過圍觀這些品牌的互撕大戰。
1、美團外賣VS餓了么
作為國內知名的外賣網上訂餐平臺,美團與餓了么之間,為爭奪消費者展開的各種形式的競爭手段,我們早已司空見慣。
而這個六月,兩大品牌又不平靜了。
山東淄博市場監管部門,在調查美團關于強制商戶“二選一”問題時,意外發現美團相關工作人員電腦中,存有很多餓了么非公開核心商業數據。
數據是餓了么平臺在該地區各分類商戶的隱秘信息,總共30多份資料,就連餓了么平臺部分崗位人員的薪資也都一清二楚。
在當地有關媒體文章的報道曝光下,“美團涉嫌竊取餓了么核心商業數據”等消息,引起社會大眾關注熱議,一時間,美團深陷“竊取商業機密”風波。
之后餓了么表示確有其事并報案,而美團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并未做出正面回應。
雖然餓了么在這次事件中是受害一方,但熟悉這兩大品牌的吃瓜群眾都知道,雙方“黑歷史”還蠻多的,各種明爭暗斗,都有采用非正當手段競爭的過往。
關姐想說,同行存在競爭關系本身就是不可避免、必須面對的事,在于雙方是否能遵循市場規則,同時也對消費者負責。
2、格力VS奧克斯
看完網上訂餐平臺之間的斗爭,我們再來看家電行業之間的互撕。
同行之間相互舉報,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而因舉報所引發的網絡戰爭,才是吃瓜群眾最感興趣的點。
618電商大戰前夕,格力和奧克斯“打”起來了,起因是格力電器的一封舉報信。
格力官微掛出一封信,直接舉報奧克斯生產銷售不合格的空調產品,而且有部分產品與奧克斯對外宣傳、標注的能效值差距較大。
格力顯然很有底氣,因為它除了直接掛信舉報,還不嫌事大的艾特了中國市場監管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這一艾特,讓格力處于相當有利的地位。
面對格力的這波操作,奧克斯自然還手,指出格力不實舉報并表明已報案,接著兩人各種證明和報告貼出來,爭斗進入白熱化狀態,最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深夜發聲,并表示著手調查。
選擇在618舉報對手,看得出來格力在背后應該醞釀已久,只為在618大戰開始前,提前把奧克斯拉下水。
如果所講事件不實,必定是將奧克斯親手推到消費者面前,如果所講為真,則會給奧克斯品牌形象帶來不好影響,畢竟同行之間競爭歸競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大,品牌要對消費者負責。
最后講一下618這場電商狂歡盛宴的戰績,家電品牌銷售額排名中,美的奪得榜首,這就有點意思了。
3、天貓VS格蘭仕
見過品牌與品牌互撕的比較多,但見到品牌與平臺互撕,顯然比較少,618營銷節點上格蘭仕與天貓就碰上頭了。
6月17日格蘭仕發出在天貓平臺搜索異常的聲明,其618產品和信息都遭到了天貓平臺干預,無法展示給消費者。
事情得從5月28日格蘭仕拜訪拼多多說起,當時兩者正式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關系。我們所知道的,天貓與拼多多本來就是“互掐”的存在,這次格蘭仕與拼多多合作,勢必引起天貓警覺。
所以當格蘭仕發現自家618產品與信息在天貓發生故障,自然就將矛頭對準天貓,認為天貓方是對格蘭仕與拼多多合作一事在做無聲抗議。
格蘭仕在發了第一封聲明時,天貓并沒有回應,但事件已經在網上持續發酵,當天晚上格蘭仕再次發聲明,表明修復后再次出故障,但天貓高層并未有任何回復。
之后618-619階段矛盾升級,格蘭仕怒了,直接喊話天貓“別玩陰”,連正義聲明都發出來了,可見格蘭仕對天貓這樣的做法強烈不滿。
3天之內,7封公開聲明,看得出格蘭仕與天貓這一戰矛盾非比尋常,目前格蘭仕官微置頂微博正是這一事,而天貓一方并沒有作出正面回應。
其實“二選一”問題,一直發生在很多品牌與平臺身上,而一般品牌做出如何選擇,大多是因為對自身發展戰略的調整,雖說市場必有競爭,但也需要把握好彼此關系,不讓品牌產生負面影響。
如今時代,企業之間的互撕,早已被默認為互聯網環境下低成本、高曝光、高傳播的營銷手段之一。
品牌想要在短時間內迅速調動消費者注意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競爭對手撕一場。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競爭的雙方企業本身在品牌、產品、渠道、消費者等方面具有相似/重合基因,盡管投放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但消費者若對品牌沒有一種清晰認知,那品牌便無法以差異姿態脫穎而出。
所以“互撕”對品牌而言,有三大突出的優勢。
一是能夠清理市場旁支。
老大老二的斗爭越明顯,能引起的社會輿論越深遠,老三基本就成了被自動過濾的品牌。
因為吃瓜群眾專注前兩者打架,誰還顧得上第三者?
二是能短時間提高品牌行業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國人的特點就是愛湊熱鬧,所以品牌一“打架”,消費者都喜歡圍觀,當個吃瓜群眾,一邊看熱鬧一邊發言跟進。在這個過程中,打架消息被消費者廣為分享傳播,提升了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甚至是市場占有率。
比如這次格力與奧克斯互撕,雖然給奧格斯帶來負面影響,但有些消費者因此會對奧克斯產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不排除他們是推動其銷售額提高的重要力量。
三是能提升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的認可度。
這些互撕的品牌,或多或少都有其“黑歷史”,曝光對消費者而言有利無害。
格力舉報奧克斯空調產品問題,雖說存有私心,但若產品真有問題,那也算間接維護消費者權益,這有助于突顯其品牌形象價值,提升消費者認可度。
雖說品牌之間的互撕,能博人眼球突顯自身優勢,但互撕也需要把握一個度。
一是別把自己也給帶坑里了,畢竟熱門話題面前,品牌能站得很高,也可能會摔得很痛。
二是注意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雙方之間撕得太難看容易消費者“不適感”,對品牌產生不好印象。
三是凡事留后路,日后好相見,雙方品牌整得跟仇人一樣真沒必要,這一點倒是可以參考那些撕得很有風度的品牌。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