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P中國區CEO李倩玲:揭密中國電商產業的五大誤區
[8月14日 上海] 8月6日,WPP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兼withinlink的創始人李倩玲(Bessie Lee)在ClickZ Live香港站的互動大會上,與我們分析了中國電商產業的現狀,并揭示了其五大誤區。
根據凱度零售咨詢公司(Kantar Retail)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經以4580億美元的銷售額奪下了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市場的桂冠,2014年電子商務貢獻了中國GDP增長的19.4%和零售總額增長的33.5%。預測到2020年,中國網民將達到人口總額的80%,而他們中的70%將使用網上購物。
“電子商務在中國是非常成熟的一個行業,不僅擁有成熟的平臺,從后端處理、物流配送、支付系統以及安全保障系統都非常完備。” 李倩玲女士介紹說,“同時,中國的消費者早已不是考慮是否選擇在網絡平臺購買,而更注重選擇什么樣的網絡平臺能買到最優品質的商品”。
“對于想進入中國市場建立電商平臺的品牌”,李倩玲女士補充說,“品牌需要從一個有趣而與眾不同的角度切入市場,才能在市場眾多平臺中脫穎而出”。
當B2C的電商模式展示給我們一個美好的前景的同時,李倩玲女士也指出了對于中國電商產業理解的五個誤區。
誤區一:淘寶就是另一個亞馬遜
亞馬遜相當于一個閉合的平臺,每件商品從倉庫到物流到售后都由亞馬遜來管理和主導的,但淘寶的平臺完全不同。
淘寶的平臺和支付系統都是后端的,它并不擁有網店本身或其物流和倉儲。在C2C的模式中,任何人都可以在淘寶上開設自己的網店;唯一要求的是店主和顧客都使用淘寶的支付系統來完成交易。
天貓是阿里巴巴的B2C運營模式,其允許任何的品牌方、品牌經銷商或批發商來開設網店,但阿里巴巴仍然不是網店的所有方。
在交易的透明度上,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從淘寶和天貓上的產品頁面上,可以清楚了解每一樣商品的月平均交易量,交易量愈大愈可以體現該商品的信譽度。同時,商品頁面上也會顯示消費者的售后評論,評論還可以包括消費者展示購買的實物圖片。
誤區二:網購只局限于年輕人
在中國,網購的主體是30多歲的人群,這些目前處于中青年的主體消費群再過五年就是中年群體,所以網購不再是年輕一代的,而是全民化的。
誤區三:中國的網購商品都是便宜貨
越來越多高品質的品牌在線銷售,他們向消費者提供了更值得信賴的購物體驗。因此,現今中國的消費者愿意支付高價格來購買好的商品,改變了他們從傳統的零售渠道購買和追求高品質商品的購買習慣。
誤區四:假貨的充斥
雖然假貨通過偽造包裝冒充正貨銷售仍然是C2C平臺的一個現象,但在B2C平臺明顯減少;隨著B2B2C的趨勢,假貨更將無處容身。交易的透明化也進一步容易分辨商品的真假。
同時,政府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支持和鼓勵,成立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區域、自貿區,也有助于抑制假貨的流通。
品牌方不再需要親臨中國才能設立一個電商的平臺,巧用國家政策就能建立一個跨境的電商平臺來直銷貨品給中國的消費者。
誤區五:大品牌是成功的保證
在中國,位居在線銷售榜首的并不一定是西方或者跨國大品牌。趨勢顯示,一些鮮有知名度的品牌通過在知名品牌的頁面上的廣告,往往每個月的銷售額會有顯著的增長。
對于那些要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李倩玲女士建議說,“他們需要來中國市場實踐這里的電商平臺,切切實實的體驗一下在淘寶上的購買經歷。此外,品牌方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團隊的架構,在中國,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電商團隊,包括從市場、銷售、客戶關系管理、公關到活動策劃的一體化團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