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了嚕!這么大的抄襲事件!2020 東京奧運會徽設計事件回顧
7月24日,2020 東京奧運Logo設計比賽公布獲選作品,為佐野研二郎所設計。三天之后,網絡上便傳出了此次Logo涉嫌抄襲的聲音。那么事件的來龍去脈到底是什么?
本文將佐野研二郎奧運 Logo 事件依時間軸做客觀記述,并于本文最后附上設計發浪認為此事件能為設計師帶來的啟示。
來源:上行設計(微信號:sxsj2007)
作者:設計發浪
7月24日,2020奧運LOGO設計公布!
2020東京奧運LOGO設計比賽公布獲選作品,為佐野研二郎所設計。
7月27日,出現抄襲質疑聲音
比利時設計工作室Studio Debie宣稱,奧運LOGO涉嫌抄襲他們為比利時列日劇場的LOGO。過沒幾天,網友也發現西班牙的設計工作室Hey Studio為東日本大地震所制作的祈福圖案配色類似與奧運LOGO配色相似,更有人戲稱,將兩者設計結合就是奧運LOGO了。
設計發浪提供
8月5日,第一次針對抄襲疑云的說明記者會
原始設計圖以9宮格分割比例:
LOGO靈感來自于兩個字型:
此會徽設計延伸出一整套英文字體:
以上圖片擷取自記者會直播片段
事件爆發時,佐野研二郎因工作到了紐約,因此記者會晚了一周才召開,由佐野研二郎親自上陣回答眾記者問題。
重點整理如下:
1、LOGO設計從「Didot」、「Bodoni」等字型的「T」發想而來。
2、LOGO造形隱藏了一個看不見的圓,係為對1964年龜倉雄策設計師設計的奧運LOGO之敬意。
3、LOGO可變化出一套歐文字型。
4、LOGO設計發表前曾向所有的商標局確認過,確認沒有類似才發表。比利時劇場的LOGO并未登錄商標,因此法律上沒有問題。
8月6日—8月12日,網路上醞釀已久的不滿情緒開始發酵——SUNTORY事件
這段期間開始有許多日本網友翻找佐野研二郎事務所MR_DESIGN的設計作品是否也有抄襲嫌疑,首先蔓延開的事件是為SUNTORY設計的贈品環保袋,30款設計中,有一些遭受網友質疑為抄襲。
下圖為疑似將網路上某個部落客拍攝的面包照片直接使用加工成為設計的一部份:
下圖為疑似將日本某公司的商品圖案與其他圖片結合加工成新圖案:
下圖為疑似將外國一個商品的圖片直接引用成圖案設計:
事件燃燒時,媒體曾前去事務所採訪,當時由事務所公關(也是佐野妻子)接受訪問。發表了以下談話:
「確かにトートバッグのデザインを監修したのは佐野です。しかし、細かい実務を擔っていたのは何人かの部下です。その部下たちの話を聞いた上でないと、返答はできません。今は事務所が夏季休暇に入っているので、調査にもう少し時間がかかります。そもそも、ゼロベースからデザインをつくり出すことは、一般的ではありません。あくまで一般論ですが、どこかで見たデザインから無意識に著想を得ることは、珍しいことではありません」
翻譯:
「托特包設計的監修者確實是佐野。但實際上是部下執行設計,在沒有聽取部下意見與調查之前我沒辦法回答任何問題。現在事務所放暑假,需要花一點時間調查。一般而言,從零到有制作設計其實很少見,一般來說從某個地方看到別的作品因而被啟發設計概念的作法不算少見。」
或許事務所的公關同時也具有佐野妻子身份,急著想為佐野研二郎解釋的心情溢于言表,但如此將罪過都推給部下的言論徹底點燃日本網友的戰斗情緒,過去以佐野研二郎名義所製作的設計作品徹底被網友翻了出來嚴格檢視,只要使用同樣顏色或相似概念的設計皆被影射為抄襲。
8月13日—8月14日,針對SUNTORY事件佐野研二郎在官網道歉
于此同時,13日佐野研二郎于MR_DESIGN官網正式發出聲明,關于SUNTORY托特包的設計抄襲事件,從業主那邊針對部分有疑慮的設計提出要求希望查明,而佐野研二郎認為在還沒有確定相關罪證之前雖不宜做出決定,但不希望因此事件使活動受到影響,因此與業主討論后決定直接將有疑慮的8項設計下架。
原以為事件會稍微延宕一陣子,新的事實才會出現,非常罕見地隔天在官網又出現了一篇新的聲明,佐野研二郎表示:
簡譯:
在此設計案當中我是監修者,與幾位公司內部的設計師共同執行,提出與「夏天」有關的關鍵字后,請設計師們共同交出約60案左右的設計草圖后又持續進行修改。在過程中,公司內部員工沒有特別向我報告什么,我也沒想過交上來的設計會有一些是加工別人的設計作品而來,在經過公司內部徹底調查后,發現此30案當中有部分是利用別人的設計作品來加工。
使用別人的設計作品加工雖然目前請精通著作權法的律師確認相關細節,但身為設計師,就算得到別人的同意,也絕對不能使用別人的設計加工后變成自己的作品。此舉違反我身為設計師對自己的道德標準。
雖然完全沒有什么理由好辯解,但這次事件我認為是由于公司內部溝通不完善,以及我身為專業設計師卻不夠成熟,以及并未好好對員工做好設計教育。當然身為代表者的我深感痛心之馀,對于造成這樣的結果也必須承擔最大的責任。
8月15日—8月27日, 網友徹底檢視佐野研二郎設計事務所MR_DESIGN的作品
在網路流竄的網友指控作品抄襲對照圖
此篇向社會大眾道歉并說明的謝罪文在社會造成軒然大波,之前有網友製作的對照圖在此時更是被廣為流傳,許多日本網友開始大肆撻伐佐野研二郎是抄襲慣犯,除了更嚴格翻找出他作品及其他人作品相似的地方在網絡舉出例子,更夸張的是有人騷擾佐野研二郎的家人,疑似對他小孩惡作劇之外,也有人在網路上攤開他親戚家人的照片,媒體甚至緊迫盯人地守到他老家只為了采訪。
每天都擠滿在設計事務所前的媒體
8月28日,奧委會為平息輿論對此會徽設計第二度召開說明記者會
奧委會第二度舉辦關于會徽說明的記者會,因為舉辦奧運也必須考慮到會徽在延展使用的可能性,因此會徽徵選不是單純選擇視覺,提案時也必須將所有發展的可能性一起考量。
審查委員們:
圖片來源:擷取自第二次記者會影片
圖片來源:設計發浪制作
原案在經過商標檢查的時候與部分商標有類似的狀況,經奧委會向IOC進行確認得到指示,因佐野研二郎提案性完整度高,可進行LOGO部分修正使用,因此才會有第二次修正案的誕生,雖然第二次修正案安定性高,但比起第一案來看少了躍動感,因此才變成最后的決定案,經過商標審查也沒問題。奧委會也強調佐野研二郎的原案是與比利時劇場設計完全不同的。
圖片來源:擷取自第二次記者會影片
根據奧委會表示,此圖為佐野研二郎一開始的提案資料,可發現T字在一開始的提案中,是原案的樣子,與第一次記者會時經過修正的不同。
奧運紀念物的設計例子展開:
圖片來源:擷取自第二次記者會影片
可變化為展場的陳列規劃:
圖片來源:擷取自第二次記者會影片
記者會上奧委會公布了當時佐野研二郎參加比賽時使用的提案素材。包括最原始的會徽提案、會徽延伸出的歐文字型、此字型可當成圖案印刷成衣服、宣傳海報等,甚至也可做成立體物。奧委會并補充說明,佐野研二郎是先制作出整套歐文字型后,才從當中選出T來製作LOGO,因此以整體考量選擇了佐野研二郎的提案。但在之后要進行商標登錄時,發現已有幾個可能類似的商標存在,經過審查委員建議修改兩次后,才修正成現在的樣子。
奧委會以整體提案的完整性考量選擇了佐野研二郎作品,但輿論卻不領情,紛紛提出質疑,例如:發現原案已有類似商標存在為何還執意選擇佐野研二郎作品?為何在第一次記者會說明時沒提到曾修正原案?是否黑箱操作等等。
8月29日,網路上傳出參加比賽使用的情境圖涉嫌未經授權轉載合成使用
就在話題燃燒之際,29日于網路上爆出28日記者會上使用的情境圖也有未經授權轉載的疑慮。為了說明奧運LOGO之后應用,奧委會公開由佐野研二郎參加比賽時使用的兩張情境圖,結果此兩張情境圖被質疑將未經授權的圖片經由合成手法製成。
8月30日,網路上再度爆出即使是原案設計也涉嫌抄襲
話題正沸沸揚揚之際,30日再度爆出佐野研二郎設計的原案與2013年11月,在銀座ggg gallery舉辦的知名字型設計大師JanTschichold的展覽視覺裡使用的字體相似,此字體其實是從他過去設計一套字型當中選出。展覽視覺裡字體右下角的圓圈為dot的意思。(J.T.)而佐野研二郎也被網友找出曾在Twitter轉發此展覽訊息的證據,間接證實他曾去過此展覽觀看。但面對媒體詢問,他說雖然曾去過該展覽,但已經是1年多前的事情,對于展覽上使用的視覺已經沒有印象。
于此同時,也有網友指稱,奧委會進行商標登錄時發現近似的商標應該就是瑞士手表品牌Time Force。
9月1日,奧委會舉辦第三次記者會,確定撤銷LOGO
而針對佐野研二郎過去作品的質疑更是有增無減,在面對民意、重重壓力之下,奧委會針對情境圖是否涉及未經授權轉載使用一事詢問佐野研二郎,而佐野研二郎也主動提出希望能撤銷LOGO的提議,奧委會經過與眾評審委員商議后,開了第三次記者會,確定撤銷LOGO。
重點節錄如下:
1、佐野研二郎證實的確在網路上搜尋情境圖,合成為奧運LOGO的使用展開圖,但他以為此情境圖只為參加比賽使用,并不會對外公開,因此未附上原圖網址于資料中。
2、佐野研二郎會希望撤下LOGO不是因為他承認抄襲,他仍堅持自己原創設計出此作品,但因為部分網友開始攻擊佐野研二郎的家人及親戚,佐野研二郎在身心俱疲之下向奧委會提出撤銷設計的提案。評選委員會的總評審永井一正以設計專業意見來看認為不是抄襲,但跟一般國民認知有所差距。而奧委會因不具有設計專業背景,因此重新詢問了其他評審委員的意見,7位評審中,有6位覺得撤銷重選LOGO對未來奧運進行比較好,1位評審則認為不需撤銷。在綜合所有人的意見后,奧委會才做出撤銷LOGO的決定。
3、新LOGO將重新徵選,為消除本次黑箱票選的疑慮,將以更透明的徵選方式來進行。
4、參加比賽的條件是否像之前一樣限定得過兩種設計獎的設計師參加還需要討論,但希望將參加比賽門檻降低,而之前第一次設計師曾提出的舊案仍可重新提出參加比賽。
5、有記者問說一開始宣傳奧運的櫻花LOGO得到不少好評是否可能修正一下持續使用,主辦單位表示未經過討論不知道該以什么流程或是請誰修正,但不排除此可能。
隨后,佐野研二郎從官網也發出聲明稿,說明自己為何要提出申請撤銷LOGO。雖然網絡對佐野研二郎設計的批判聲響尚未平息,但事件發展至此總算劃下一個段落。
從此事件得到對設計師們的啟示
針對佐野研二郎設計事務所MR_DESIGN作品的疑慮,我覺得應該要分幾個層面來探討。
一、設計總監指導、員工設計師實際進行製作的工作系統算是誰的作品?
目前全世界的設計事務所幾乎都是這樣的狀況,老板是有名設計師,業主因為老板有名氣找上門,但實際進行設計、制作的經常是底下的員工。案子太多的狀況,老板很多時候只能先給一些初步想法,然后與每個設計師提出的案子討論并做下決定。于是作品的版權經常是掛公司名字,老板是監修者,設計師名字掛在老板底下。而業主會把老板名字打得大大的,因為能帶進商業利益。
在這樣的狀態下,老板名字幾乎等于公司名字,即使真正做設計的人是底下設計師,一般民眾還是會認為該作品就是老板的作品。而老板必須扛起整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很多時候已經不能享受發想原創設計的樂趣。但我能肯定的是,越有名的設計師越愛惜自己的羽毛,抄襲的可能性就越低,只是底下的員工是否與老板有同樣的高道德標準就見仁見智。要避免這種狀況,就是找到對設計原創性也有高道德標準的伙伴,維持2-3人的工作型態控制品質,并記得將概念隨時Google一下。
二、網絡圖片素材應用至設計是否算抄襲?
其實整起事件說穿了,不管是網絡上使用未經授權的圖片合成情境圖或是部下使用未經授權的圖片加工為設計作品,我認為原因來自佐野研二郎及他公司的員工對于著作權法的自覺不足,與佐野研二郎的設計能力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是有付費或是此素材無償可使用于商業行為,我想應該是沒有問題。但如果是需要授權的圖片直接下載使用,在個人創作無應用到商業行為的范圍裡應該無妨,但若是商業行為仍必須要向原圖片權利擁有者購買權限較好。關于此部分可參照此網頁第5點關于下載網路圖片重制之著作權與改作權釋疑。(感謝設計發浪的專利顧問劉哲郎專利師提供)
三、設計外型接近的作品就是抄襲?
當網絡使得世界的資訊變得唾手可得,可以輕易地獲取設計概念進行抄襲,當然也可能真的沒看過該作品,但在地球的某一端,卻有人與自己相同製作類似的設計。每個設計作品都會有自己的思考脈絡及想說的主題,在設計風格有潮流性的影響下,很多時候最后作品的呈現都有很高的機會類似,但這時必須去審視的不應該只有外型的原創性高低,必須要能去了解該作品背后的創作概念及思考意涵,再去比較兩作品才會得到一個較為公允的結果。更何況不管是誰,都無法看遍世界上所有的設計,也就無法避免最后形狀有類似的結果出現。如果只是因為最后形狀類似就以罷凌式的道德標準檢視,那磨滅的不只是設計師的熱情,也無法讓世界變得更好。
想知道全世界的人,在設計上有多少機會可能會想到「類似」的創意嗎?看看世界各國的國旗就知道了。國旗多半是在網絡尚未發達起來的時候被設計,但意外的是,即使是不同文化、民族,都會選擇接近的顏色與排版。(如果有螢光色或單純黑白灰的國旗應該蠻屌)
或許人類在思考邏輯上沒有你想像中那么不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