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他如何用雙手做設計?
來源:AMCREATIVE埃姆創意
本文經作者授權數英網DIGITALING發布,若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授權
杉浦非水是日本近代平面設計的先驅和奠基者,活躍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同樣是日本設計商業藝術領域的先鋒,作品涵蓋了書籍設計、海報設計、平面設計和圖案設計等方面。在那個完全沒有電腦做圖的年代,他是怎么做設計呢?答案是:只能憑借自己的一雙手。
自己畫畫是作為設計師的首要條件。杉浦非水擔任過很長一段時間三越百貨店的圖案部主任,他親自設計的宣傳畫不下兩百多幅。這里有海報、手冊、傳單、包裝紙、也有三越旗下制作的宣傳雜志,每一期的封面和插畫幾乎都是他創作。把想象力、創造力與商業相結合,他的作品有一種超越同時代人的巧思。
三越百貨旗下也有同名的《三越》雜志,以下是他所操刀的《三越》眾多雜志封面。每月一期,大大小小的插畫,對設計師來說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實際上杉浦非水一開始鐘情于傳統日本畫,后來受到西方美術思潮的影響,才決定專門拜師學習西洋畫的。最后他選擇了以圖案畫為自己的主要方向,成為了日本第一批以平面設計為理想的設計師和插畫師。所以你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那一代人的“兼容美學”。他同時擔任了多摩美術大學的第一代校長。他同時還為許多企業設計制作過廣告及圖案等。
日用品、東京新開通的地鐵、啤酒招貼、包裝紙……一方面還帶著日本浮世繪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有很強的西方廣告招貼形式。可以看到杉浦非水一直嘗試和摸索的過程。
他非常熱愛自然和動物,參與制作了很多圖冊圖譜的繪制。比如有畫過一本花草寫生集《非水百花譜》,“我不想被流派畫法所區分,而只想展現這些花草真實的形態。”下面是他刻畫的大量憨態可掬的動物圖。
在今天,電腦已經成為最基本的道具,代替了手的勞動。但是對比而言,也喪失了從前用雙手設計時那種對物體材料直接的感觸。設計師永井一正就這個問題發表過自己的見解:“用電腦畫很多很細的線,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樣的;但是用手畫,沒有一條是一樣的,手能夠捕捉自身的感性,展現自己的個性”。這也是為什么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他們設計的作品在今天看來,仍有著不可替代的細膩和豐富情感的原因。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