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 8bit 像素文化:復古風潮全面入侵,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 Mtime時光網(微信號:V_Mtime)
原標題:進擊的8bit像素文化——細數當年我們一起玩的紅白機游戲
《像素大戰》中文預告
早在2010年,一部名為《像素》的動畫短片在YOUTUBE上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影片講述了吃豆人、太空入侵者以及大金剛等80年代8BIT電玩超級明星大鬧紐約城的故事。而在2015年,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終于將這部大受歡迎的短片搬上了大熒幕。對于那些在8BIT游戲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來說,重新回歸的不僅僅是那些充滿廉價感的像素色塊,更是屬于他們的集體回憶。
所謂8BIT,指的是計算機進行單次運作時所能演算的二進制位數。不過在當時,大部分人對8BIT并沒有什么概念。
也許現在看來這有點奇怪,但在80-90年代,最酷的電子娛樂只是通過一只簡陋的十字手柄控制一些由抽象色塊組成的圖形在電視屏幕上移動,或者發射“死光”射擊一些同樣抽象的“太空入侵者”。這跟樂高積木的原理有些類似,通過巧妙的堆疊和組合將無序的方塊單位塑造成所需的角色和環境。
即便如此,這些8BIT圖形看上去仍像是一種簡化的符號而不是“勇士”、“怪獸”和“軍事基地”。所以制作者們又為游戲加入了一些簡單的背景介紹,像是“營救公主”或是“拯救地球”。 這樣一來,單調的畫面和音樂便開始有了靈魂。
總之,在那個硬件能力有限的時代,玩家必須極盡所能發揮想象力來腦補游戲畫面無法表達的氛圍和細節。正是這種獨特的體驗,讓8BIT游戲跟阿諾·施瓦辛格、《回到未來》和槍花樂隊一樣成了故去時代的符號。
“方塊螃蟹”入侵者
電影《像素大戰》中出現的太空入侵者最早的靈感來自于《星球大戰》和《世界大戰》,但這個方塊螃蟹卻很難讓人聯想到上述兩部科幻電影。得益于早期街機游戲的大流行,太空入侵者成功入侵了一代人的大腦,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角色。
經典游戲《魂斗羅》
FC/NES上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魂斗羅》中的兩位主角的原型——施瓦辛格與史泰龍,都來自80-90年代流行的動作電影。背景上的怪物則是直接從電影《異形》中扒拉下來的。當時的游戲卡盒上常常印刷著這種與游戲內容差異極大的概念圖。即使缺乏詳細的背景介紹,玩家在進行游戲時也會習慣性地將封面上的意象對號入座,腦補這兩位動作英雄在聯手闖關。還有多少人能記得“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搓出來的驚喜呢?
《忍者龍劍傳》
FC/NES游戲《忍者龍劍傳》加入了一小段以現代眼光看來極其簡陋的開場動畫,不過在那個時代,卻是足以引爆話題的新鮮事物。
《雙截龍III》
游戲和電影互相汲取靈感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 NES主機《雙截龍III》中就引入了B級電影似的故事背景介紹。
毫無疑問,如今的游戲大作讓過去那些8BIT游戲看上去就像一副蹩腳的兒童畫。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虛擬技術逐漸趨于完美的過程中喪失了更多的自主。如今的玩家并不需要像8BIT時代那樣通過努力使用想象將像素圖案延伸到更廣闊的維度。打個極端一點的比方,你可以把現在的游戲想象成《摩登時代》里的自動餐廳,只需動動嘴,機械臂就能將食物自動送入你的口中。這是一些人恐懼的根源,我們害怕技術讓人變得遲鈍與空洞。
《古墓麗影:崛起》已經是電影級別的畫面
人們起初為這種改變感到興奮,愿意為更復雜更寫實的技術買單。而游戲生產商則會將利潤源源不斷地投入到技術競賽的角斗場當中。游戲市場的爆炸式發展使得開發游戲已經不再是幾個愛好者在地下室里就能完成的事情,越來越高的門檻將更多懷揣游戲制作夢想的人拒之門外。畢竟一個由數千人組成的游戲制造團隊更像是在流水線上的工業生產,而不是一些創業者所憧憬的藝術創作。
與此同時,網絡游戲和手機休閑游戲的興起讓游戲不再是過去熟悉的那種插卡即玩的單純形式。而游戲技術的演進只是生活方式變化的縮影。在像素游戲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正不斷受到來自技術革命的沖擊,這個群體敏感地意識到自己的舊世界正在分崩離析。
也許是出于對科技更新速度不適的反擊,在過去的10年里似乎悄悄發生了一些反潮流的變化。隨著眾籌網站的發展壯大,獨立游戲制作人終于得以擺脫大企業的限制獲得了開發理想游戲的自由。這些玩著雅達利、任天堂和世嘉長大的家伙們便開始重新撿起被遺忘多時的8BIT像素風格。他們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對游戲樂趣本源的探尋之中,于是我們便看到一大批帶著舊時代氣息的游戲出現在各種平臺上,集結成了一股強勁的復古大軍。
《摔角王》中的虛構游戲
電影《摔角王》中米基·洛克扮演的過氣摔跤手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仍在玩這個以自己全盛時期為藍本制作的古老游戲。同名游戲雖然是電影虛構,卻很好的表達了經過80年代文化熏陶一代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
正如前面所說,隨著眾籌網站的發展壯大,獨立游戲制作人終于能夠自主地開發喜愛的像素游戲。近年來,有很多堪稱經典的像素游戲出現在我們身邊,它們不僅激發了我們對二三十年前黃金時代的記憶,同時游戲本身精良的制作和體驗也給玩家留下深刻印象。
《我的世界》(Minecraft)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的世界》并不能被稱為像素游戲,但游戲本身返璞歸真的畫面,由方塊作為基本單位組成的世界,無形中繼承了8BIT游戲時代獨特的風格?!段业氖澜纭窇{借創意和無限的可能俘獲了玩家的心,達成了全平臺5000萬的銷量。這說明今時今日畫面技術似乎并不會成為優秀創意的桎梏。
《飛揚的小鳥》(Flappy Bird)
《飛揚的小鳥》是由越南獨立游戲人阮哈東制作的一款手機休閑游戲,該游戲的全部內容就是操縱一只圓滾滾的像素小鳥躲避迎面而來的水管?!讹w揚的小鳥》玩法雖然簡單卻具有高度的成癮性,制作者也并未將精力用在畫面的修飾上。
《雙子星行動》(Gemini Rue)
由獨立游戲制作人Joshua Nuernberger費時3年完成的《雙子星行動》采用了在近十年已經落伍的傳統點擊式解謎方式進行游戲。充滿顆粒感的像素畫面風格再加上80-90年代合成器音效的烘托,使整個游戲呈現出的氛圍無法不讓人想起《銀翼殺手》或是《全面回憶》這樣的老派科幻?!峨p子星行動》打動了不少苛刻的游戲評論家。IGN這樣評論道:“完美的節奏,流暢的游戲體驗,讓人印象深刻的氣氛,再加上近幾年來最優秀的故事線, 但愿更多的3A級游戲能像《雙子星行動》一樣優秀?!?/p>
《僵尸之路》(Zombie Road)
《僵尸之路》講述了在一個僵尸橫行的后啟示錄世界,幾個不同職業的角色結伴乘坐老式旅行車橫跨美國的故事。在旅途中,你可以停下車在野外探索,或是在市鎮與幸存者交易各種必需品。也必須隨時隨地注意保持補給品與汽油的平衡,當然也少不了與僵尸的戰斗?!督┦贰犯木幾?0年代的地理教育游戲《俄勒岡之路》,除了保持像素風格的簡單畫面,游戲系統也未作太大改變。這款游戲遠比它有些廉價的畫面看上去更有深度。
《邁阿密熱線》(Hotline Miami)
《邁阿密熱線》的背景展開簡直就是80年代動作電影的翻版,你必須在犯罪組織的控制下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生天。游戲采用了直上直下的俯視鏡頭,玩家控制的角色需要使用各種武器利用地形掩護消滅幾十倍的敵人。讓人血脈膨脹的電子音樂再加上各種頗具視覺沖擊性的暴力場面讓人印象深刻,而這一切都以像素畫面的形式呈現。游戲制作者顯然十分理解像素風格“少即是多”的理念,用最簡單的畫面帶來了最豐富的游戲體驗。
當然,除了所有這些強勢逆襲的像素游戲外,像素文化的反擊戰也在音樂、設計、電影、時尚界以及你能想到的所有領域全面展開。這是像素一代接管主流文化的升旗儀式。當我們最終發展出能將游戲卡盒上那些精美的概念圖實現的技術時才恍然大悟,最讓人感動的還是由簡單色塊組成的只屬于孩童的幼稚玩樂。
影視作品——
YOUTUBE獨立電影人頻道CineFix推出的用80年代像素游戲風格重新演繹的著名電影系列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像素畫面跟電影一樣同樣能夠生動地表達復雜的概念,并能產生一種有趣的沖突?;蛟S在不遠的將來人們會花錢去觀賞一部長達2小時完全原創的像素電影。
像素版《黑客帝國》
像素版《千與千尋》
像素版《銀河護衛隊》
像素版《行尸走肉》
像素版《終結者2》
像素版《權力的游戲》
神片《功之怒》
眾籌電影《功之怒》中含有大量80年代游戲風格的元素,電影中的角色使用能量手套來穿越時間,這是8BIT時代一款極具未來感的游戲周邊,不過糟糕的操控卻令當時的玩家并不買賬?,F在擁有一只能量手套卻成了時髦的事情。
《無敵破壞王》
除了那些用像素風格重現經典電影的網絡小短片,真正的大銀幕也開始反過來大打情懷牌,重新拾起了那個時代風格濃重的選題?!稛o敵破壞王》講述了一個生活在過氣游戲里的角色冒險故事。雖然電影沒有采用像素形式來表達,不過滿滿的懷舊風卻贏得了不少80年代游戲玩家的共鳴。
《像素大戰》
《像素大戰》首次將經典的8BIT游戲角色帶到了真實的世界,正如我們過去常做的那樣,電影為這些扁平的游戲角色增加了“好”和“壞”的背景,并為他們的行為賦予了某種想當然的使命。
繪畫圖像——
布魯克林藝術家Anthony Michael Sneed基于8BIT風格設計的電影海報,左下角矩形方框內的圖標是任天堂NES卡盒用作游戲分類的標示,方框內標注的“動作系列”讓人聯想到一些經典的雙主角橫版闖關游戲,這與電影《斷背山》的爭議性情感主旨形成了有趣的沖突。
藝術家成長在基督教背景的家庭,于是我們便看到這樣一幅由色塊組成的牧師。嚴肅的宗教形象被8BIT風格淡化,讓人聯想到日式冒險游戲中的類似角色。
Google在2012年愚人節與任天堂以及Square Enix聯合推出的特別地圖。通過點擊Quest按鈕,你就能將地圖轉變為8BIT冒險游戲模式。
目前中國像素文化的最大體現,嗯,也許是“十字繡”
衍生飾品——
像是ThinkGeek這樣的創意產品網站也趁著這股熱潮推出了以像素為靈感的各種實物產品。簡單卻風格強烈,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被像素化。門墊、手表、PAD包、擺件、眼鏡、領帶等等應有盡有。
像素文化并未隨著技術的進步而喪失生命,那些關于像素的記憶曽因80-95年一代的迷茫而暫時消失,又因他們的重振旗鼓而復興,并逐漸發展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迷人的魅力使得太空入侵者就像爆炸頭、磁帶錄音機以及喇叭褲一樣成了從過去延伸到現在的某種時代印記。像素代表單純的快樂、對源頭的追求以及無窮的想象。所以,你準備好迎接更多的像素入侵了嗎?
【彩蛋:經典紅白機N in 1】
那些兒時回憶,并不能點擊購買,買了也沒什么用
街頭霸王
9人街霸:街霸本不該出現在FC上,但街霸實在太火了,結果“有識之士”就生搬硬套的把這些游戲搞到了FC上, 1994年由國人自行開發的FC街霸游戲??梢赃x擇9人進行戰斗。游戲操作感比較出色,是所有版本中最優秀的。
馬戲團
快打旋風
大力水手
愛的小屋
坦克大戰
超級瑪麗
炸彈人
俄羅斯方塊
荒野槍手
荒野槍手:這款別名“西部槍手”的STG是FC上的第一部需要用到光槍配件來玩的游戲(手柄是不能玩的),也就是第一部體感類游戲,這種設定讓當時的玩家興奮異常,所以就算是游戲內容相對簡單,但是也激起了當時的游戲熱潮,大受玩家追捧。
那時候,誰家里能有把玩具槍,那就是非常土豪了
打鴨子
打鴨子:FC光槍游戲第二作,依舊大受玩家喜歡。游戲模式依舊分為三個模式,A和B依舊是同一個游戲,但是難度不同。這次不是PK西部牛仔,而是帶著獵狗去獵鴨。C模式就是另外一個游戲了,這次變成打飛碟運動,三發子彈打中兩個飛碟,挺好玩。
打飛碟
警技射擊
警技射擊:游戲還是三個模式,但這次A和B模式不在只是難度的區別了,ABC三個模式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三個游戲模式來看待。
C模式是最好玩也最考驗玩家技巧的,要用光槍把這些從天而降的小鐵罐給打到最左邊的樓層處,不同樓層的分數不一樣,怎樣拿到最高分就變成玩家需要好好琢磨的東西了。有時候一大堆鐵罐出來,看得眼花繚亂是正常的,而且鐵罐到最左邊還會經常因為碰到墻壁而反彈。越到后面越難,但是越好玩,跟現在流行的什么史上最難游戲之類的絕對有得一拼。
功夫小子
《FC功夫小子》是紅白機上的一款格斗游戲,可以說是一個最早的格斗游戲之一,簡單的游戲畫面,頗具創意的格斗設計,成為一代人的經典,特別是其背景音樂,成為很多玩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甚至成為不少玩家的手機鈴聲,在游戲中,玩家將扮演一位身手了得的功夫小子,沿途不斷擊敗各路高手以及小混混,最終救出自己的女友,而攻擊的方式只有拳、腳以及跳躍,沒有任何大招,純粹的格斗游戲。
企鵝南極大冒險
花式撞球
花式撞球:著名的臺球游戲,包括九球模式及正統模式,可二人對戰。
贏球抱得美人歸,右邊這位是年少時對美女的第一概念……
吃豆人
松鼠大作戰
彩虹島
荒野大鏢客
赤色要塞
一直搞不清楚為什么那么小的吉普車里,能裝那么多小人,這是嚴重超載啊~~
沙龍曼蛇
綠色兵團
大金剛
淘金者
1942
小蜜蜂
豬小弟
敲冰塊
忍者蛙
聯合大作戰
打氣人
彈珠臺
超時空要塞
打磚塊
影之傳說
泡泡龍
忍者神龜
拆屋工
玩過《拆屋工》之后就自我否定了智商,不用測試也知道智商不到80……
10分鐘回顧100個任天堂FC紅白機游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