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傳媒:孵化+推廣+沉淀,探索自媒體聯盟新出路
2013年,伴隨著自媒體的萌芽、壯大,自媒體結盟成為了一種抱團取暖的新風尚,各類聯盟層出不窮。
然而,現實問題是,自媒體聯盟的立足或生存之道十分相似。許多聯盟實力有限,能做的僅僅是零散地幫自媒體發廣告、拉資源而已,而此類粗淺、老套的服務已不再能滿足自媒體的更深一步的需求。
于是,一些聯盟開始尋求與自媒體人關系的提升和合作模式的轉型,如基于自媒體服務的熊貓傳媒集團即走出一條孵化+推廣+沉淀的新路。
原有聯盟服務模式無法滿足自媒體更高需求
發展至今,國內現有的自媒體聯盟服務模式主要有六大類——
公關公司模式:聯盟負責創意策劃及執行并將聯盟成員打包進去進行銷售,收入模式主要是廣告和軟文;
廣告平臺模式:廣告平臺的模式,依托于互聯網進行廣告分發,收入模式主要各種廣告形式產生的收益;
內容分發平臺模式:聯盟成員提供原創內容,聯盟對內容進行銷售;
自媒體經紀模式:自媒體的明星模式,聯盟負責包裝宣傳推廣和銷售;
媒介公司模式:媒介公司模式下的聯盟扮演的就是接單派單的角色,盈利模式主要就是媒介執行的服務費用而已,聯盟成員也就是聯盟的媒介資源;
其他模式:如社交電商、o2o模式和投融資服務平臺的模式。
這些模式基本能夠服務于自媒體的生存需求,換句話說,能夠幫助自媒體“活著”,但自媒體與聯盟的關系也近似于硬性捆綁,且具有排他性,比如自媒體接廣告、找資源必須通過聯盟,加入了這個聯盟就不能加入其它聯盟……自媒體若想活得更好,上述模式就難以滿足。
是否有一種新模式,能以開放式的資源聚合,做有自營產品和服務的聯盟,而這些自營產品和服務都是聯盟成員可以參與進來的獲利的?
基于自媒體服務的熊貓傳媒集團,便在這一方向上展開探索,其實行的“孵化+推廣+沉淀”的模式,嘗試聯盟與自媒體在共同利益之下自主結合,聯盟的服務也從基礎的內容盈利到項目孵化,意圖更深層次介入自媒體的商業運作。
“羽毛”、“群主聯盟”APP解決痛點
近日,熊貓傳媒在北京舉辦了一場“THFShow”。THF 是科學(Technology)、人文(Humanistic)、時尚(Fashion)的英文縮寫,THF Show則是圍繞三大領域的頂級知識分享聚會。熊貓傳媒從超過2200名報名的自媒體、企業家中遴選出最適合聯盟服務特性的220位,進行分享交流及自媒體項目展示。
活動邀請歷史學家紀連海,知名理論物理學、《三體》科學顧問家李淼,循跡APP創始人、歷史學者袁騰飛,曲藝大師徐德亮,就歷史、天體物理、故事和傳統文化傳播技巧等展開演講。
為什么要邀請這幾位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前來分享?熊貓傳媒認為,在未來的世界里,科學家、人文學者、藝術家將會改變世界,所以他們邀請到這三大領域有專長的人士,來分享“未來的樣子”。
在自媒體平臺多樣、信息流龐大的背景下,優秀內容尤其是原創的優秀內容反而更難被發現和挖掘。THF SHOW為熊貓傳媒所服務的優秀自媒體人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
當天,熊貓傳媒發布了“羽毛”、“群主聯盟”兩個APP。
這兩個APP都由熊貓傳媒研發,是聯絡廣告主和自媒體人的一個平臺。其研發出發點在于:解決原有自媒體人的生態價值鏈中始終存在的“攔路虎”,即從內容到價值的轉化障礙,消除廣告主與自媒體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熊貓傳媒打造的“羽毛”APP,正是解決上述痛點,成為對接自媒體人、用戶和廣告商的平臺。
活動上發布的另一個APP名為“群主聯盟“。作為一款微信DSP(需求方平臺)廣告平臺,該APP直接聯合自媒體人和廣告主,是基于現有社群營銷模式之上的創新,為未來發展提供新可能。
“孵化+推廣+沉淀”提高服務附加值
熊貓傳媒董事長申晨曾說,希望通過熊貓的努力,為中國創造、沉淀和發出最好的內容和聲音。
熊貓傳媒對聯盟中自媒體的服務,可總結為“孵化+推廣+沉淀”,第一步,集聚有特點的自媒體,將其與廣告商對接,提供基礎的內容盈利服務;第二步,精選最有潛力的自媒體項目進行孵化;第三步,隨時隨地創造機會為潛力項目做推廣;第四步,實現優質內容的沉淀與商業的可持續。
熊貓自媒體聯盟是熊貓集團旗下最有意思的資產,共集聚了1735個自媒體人,其中許多是有中國傳統行業有獨到技藝的人士,比如原創音樂、沙畫、皮雕藝人、歷史學者等,他們為熊貓傳媒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好創意。
申晨曾說,希望保護中國人最具匠心的那一面,保護中國最傳統的技藝,希望他們能夠把工匠精神發揚光大。這也是促使熊貓傳媒扶持原創自媒體的動力。
在項目的推廣上,熊貓傳媒的確是利用一切機會。像本次THF SHOW采用的“項目+演講”的模式,所展示的項目全部由熊貓傳媒孵化。今年熊貓傳媒以營銷創意的形式入股了17家創業公司,目前發展最好的公司已經進入了B輪融資。
自熊貓傳媒成立以來,其定位就很明確,就是要做關注商業價值、關注內容價值的傳媒公司。這也是支撐熊貓傳媒在一年半之內估值2.2億的原因所在——以生產與挖掘優質的內容為核心,以項目實現內容的價值,同時帶動自媒體聯盟自媒體人的價值實現。
熊貓傳媒的嘗試也成為中國自媒體聯盟發展方向的有益探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