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懂營銷,為什么不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
徐總是我客戶中少有的執(zhí)著的人,翻看過我所有的微博,看過我網站上所有的文章,并寫了一篇長長的感悟。也許是本人照片顏值太忽悠人,他一直想跟我碰個面,婉拒多次實在不好意思了,前兩天他特意從蘇州趕過來,我們聊了一個下午。
給他的公司一些營銷建議之后,徐總突然問道:“信誠,既然你懂營銷,為什么不開個公司自己當老板呢?”
我呷了一口茶:“還缺少一個契機吧,而且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說出這句話時,我突然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
徐總:“我期待跟你有深度的合作,我的資源都可以給你用。”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徐總。其實不選擇自己創(chuàng)業(yè),一方面確實是需要契機,比如切入有前景的行業(yè)、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以及整合其他必備資源。但只要想,這些都是可以解決了,只要我多出去走走跟朋友們聊聊,有很多機會。問題的關鍵是,這幾年看到很多老板很辛苦,凌晨還在跟我聊天,探討他們公司發(fā)展。而且,我自己在大學期間創(chuàng)業(yè)過,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
徐總:“是的,老板確實不好當啊!你看我就是萬千苦逼大軍的中的一員大將,哈哈~”
我:“我發(fā)現,越是聚焦營銷深了,越感覺自己不會去搞一個復雜的公司。營銷高手都喜歡在最難搞也是最能產生結果的關鍵點上發(fā)力,而其他繁瑣的環(huán)節(jié),希望企業(yè)老板去搞定。作為營銷人,錦上添花遠比雪中送炭明智。一家企業(yè)每年賺1000萬,把關鍵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一下,或改改文案,或做個追銷,讓他多賺200萬是比較容易的;但如果一家企業(yè)每年只能賺50萬,你要幫他多賺100萬,必然會付勞心費神去挖掘新的盈利點,難度大很多。”
徐總:“那肯定,資源、理解能力和執(zhí)行能力都要跟得上才行,而且不乏一些企業(yè)根本扶不起來。”
我:“沒錯。所以我才一直聚焦營銷,積極了解新事物,堅持學習和實踐,讓自己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在一定范圍內無可取代,而不是一開始就進入某個行業(yè)創(chuàng)業(yè)。如果開了公司,成天為各種瑣事操心,很容易落后于時代,智力和身體都會受到影響。有太多的老板,不僅把公司折騰的要死不活,還犧牲了健康,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犧牲了用金錢買不來的幸福。”
徐總:“是啊,真是令人感慨萬千!老板不容易。那你有沒想過,可以把公司做的簡單些,省掉不必要的東西,或是把一些環(huán)節(jié)實現自動化,從而降低管理和運營的成本?”
我:“您說的沒錯,這就是我想要的狀態(tài),但目前還實現不了。從長遠來看,只要功底深厚,自己干會更輕松,效率會更高,賺得更多。”
徐總:“是的,成為像馬云、馬化騰、雷軍這樣的人物,幾年創(chuàng)造的成績超過別人干幾輩子,公司上市了就拿著全世界人民的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其實,我并不希望成為這樣的大人物,也做不到。相反,我更希望自己默默無聞一些。”
徐總:“你還年輕,正是積極進取的時候,為什么有點消極避世的感覺?”
我:“也不是消極避世。干營銷的總是善于給人勾畫理想的籃圖,讓人忍不住向往,從而帶動客戶購買和延伸客戶終身價值。同時,我們也會給自己勾畫籃圖,賣給自己。您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我和我的師兄是如何‘忽悠’自己的?”
徐總:“自己忽悠自己?有點意思,我很好奇,你快說說……”
我:“首先是實現財務自由,每月都有100W左右的被動收入。這些收入來自自有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分紅;看心情,每年再接一兩個較大的咨詢。當然達到這個目標絕非易事。”
徐總:“每個月100W被動收入,有點嚇人,不過只要參股幾個有實力的公司應該可以,加上自有公司收入,完全有可能。”
我:“其次是找一個莊園,建造木制別墅群。莊園配套的花園、游泳池、咖啡屋、會議室、K歌房等等設施都不能少。”
徐總:“木制別墅?”
我:“是的,全部用木材,原生態(tài)別墅,既健康又漂亮。而且木制別墅造價較低,可拆分重組,花不了多少錢卻可以享受移動莊園。其實是可以想辦法用資源置換地皮使用權的,節(jié)約買地的錢。”
徐總:“果真如此,那確實不錯!”
我:“再次,吃的必須是綠色健康食品。像有機大米、有機蔬菜、有機水果、養(yǎng)身酵素都是必備的。健康飲食和科學的鍛煉結合;營造身心都能得到放松的環(huán)境;每天都有時間練練瑜伽,種種花草,喝茶聊天。”
徐總:“這種生活,讓人羨慕!”
我:“當然,最令人滿足的事情莫過于讓老婆買買買到手軟,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負責幫她簽收快遞、拆包裹。”
徐總:“哈哈~有意思!還有嗎?”
我:“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也關乎到這個夢想能不能實現,關乎這樣的狀態(tài)是不是能讓人幸福感爆棚,那就是——有三五個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住在這座美麗的莊園里面:我們各有所長,志同道合,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所向披靡的團隊,不管是生活還是生意,都能料理的很好。”
徐總:“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人生一大幸事。能夠與知音生活在一起,志同道合,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真是讓人無比向往啊!哦,你繼續(xù)……”
我:“我們會集體出游,一起喝茶談人生,一起跑步健身,也會繼續(xù)專注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偶爾指點幾個年輕人,讓他們在外面攪弄風云,就像我們這樣喝茶談笑間,外面的商業(yè)格局驟變。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都能盡情的享受當下,都有money源源不斷的進入賬戶,沒有銀行催債,沒有客戶打擾……”
徐總:“服了!服了!這樣的生活誰不向往?雖然很難實現,但我相信仍然是可能的,因為要實現全面的共產主義理想,或是天下大同,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實現一個高精尖小團隊的共產主義,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彼此間志同道合,因為物質足夠充盈,因為彼此能互相成就。”
我:“沒錯。像泰山會、江南會這樣的圈子,其實大佬間沒有多少共同利益,表面是一個團體,實際上缺乏向心力。特別是現在的互聯(lián)網大佬,為了擴大自己的版圖難免上演撕逼大戰(zhàn)。”
徐總:“是啊,很多曾經撕逼的競爭對手都合并了,最近又傳出美團要與大眾點評合并的消息,印證了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我:“是的。其實宇宙的規(guī)律就是這樣,不管處于哪種關系,基本上都是一種‘交換’關系,不能只進不出,也不能只出不進。想要獲得更多,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偉大的藍圖,首先需要提升自己付出的能力、為他人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徐總:“同意你的觀點。人生就該這樣,特別是年輕的時候,要敢于做夢,敢于吹牛逼,然后努力把吹過的牛逼都變成現實!”
文|陳信誠,QQ/微信:2403292542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