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產品創新是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
企業在做產品創新之前首先得理清,何為產品創新?
一、產品創新的定義
從個人理解來說,產品是用來解決用戶遇到的問題,所以能夠解決用戶問題的我們稱之為產品,但是產品的性質多樣,可以是實物、軟件、服務、或解決方案。那么創新就是解決沒人解決過的問題,或用從未有過的方式解決問題,前者可以是人的思路,后者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因此創新能定義為能夠創造性解決問題、并通過實踐驗證的可以稱之為創新,可以是新的產品、新的想法、新的模式或體系。
二、產品創新的價值
綜上所述,我們基本了解了產品的定義,而產品的價值就在于既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創造了用戶的價值又能發揮出商業的價值。
三、產品的創新方式
在進行產品創新前先想好兩個問題:
問題一、如何體現產品創新?
首先在體現在想法上是否從未出現過,其次體現在做法上,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從來沒有人嘗試過,你是否是首創?最終體現在結果上,通過新方法對新想法進行驗證,是不是達到了有效的成果。
問題二、如何判斷這樣的體現就是創新?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卻“暗藏玄機”,并不是保持不一樣就是創新,我們需要站在不同的維度去思考就會有不同的解讀,首先看幾個關鍵詞:跨界、顛覆性創新、整合、加法、減法、破壞性創新、藍海、紅海、農村包圍城市、渠道下沉,經過一系列的關鍵詞組合在一起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創新。
而產品創新的方式至少有8種
1)將核心用戶標簽化
從顧家立業的70后,到下海經商的80后,再到90后炒股票,時至今日00后搞網絡,每一代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標簽,產品的核心用戶也要有屬于自己的標簽,就像QQ的用戶偏向年輕化,娛樂性。而微信的用戶偏向成熟化、商務性。
2)實施型思維
在早期的賣方思維,企業制造什么,用戶買什么,直到現在演變成用戶思維,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用戶需要什么,企業就追隨著用戶。但從本質上講,這都是因為稀缺的思維。
3)發現藍海
在市場中從來不缺少機會,缺少的是發現機會的能力,早期的藍海總會隨著市場的成熟和激烈的競爭,最后演變成紅海,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發掘新的藍海,保持產品差異化,降維打法都是很實用的戰術。
4)挖掘用戶潛在的需求
沒有什么產品是無可取代的,這是因為用戶的需求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只是初衷,還需要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例如用戶的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甚至創造型需求。
5)顛覆式創新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不少的企業并不是被對手干掉的,而是死于自己的畫地為牢,例如柯達雖然創造了數碼相機,這種顛覆式創新不僅打破了行業的規則,甚至改變了市場的方向。而柯達最錯誤的決定就是無法跳出自己所執著的膠片市場,最終成為犧牲品。
6)微創新
顧名思義,產品從細節入手,通過微小的改變,逐步的優化給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感,持續不斷的滿足用戶需求的變化,使量變引起質變。
7)適當的減法
老子曰: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句話的意思是,低洼就會充盈,陳舊將會更新;少取將會獲得,貪多就會迷惑。在企業中也是同理的,在我們做產品時,一味的給產品增加功能并不艱難,做減法才是最難的,一個好的產品保持簡單很重要。
8)做到極致
找到用戶的痛點,單點突破,聚焦核心需求,在一個點上做到極致,順著這個點,在縱向上做深做透,再橫向擴展,才能領先于別人。
四、產品創新的實踐途徑
1、研究產品所在行業的前景、市場趨勢、跟蹤競品及設計方向,把握交互設計、信息架構及用戶體驗。
2、對用戶進行調研,定性分析結合定量分析,訪談+問卷調查,創造用戶角色模型。
3、發散思維,篩選用戶需求,收集信息。
4、進行MVP,最小可行性產品,不斷試錯,快速迭代。
五、企業該如何實施產品創新
1、將部門進行簡化
在做產品創新時,并不需要新增部門,可將部門進行拆分,根據業務流程和產品設計開發,總的分成兩個部門,將運營相關和空間制作部門分為推廣部負責打開市場、運營、銷售及服務。而產品設計和ui還有開發,規劃為產品研發部。則負責設計、策劃、測試、開發。這樣做不僅分工明確,節省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甚至能將產品風險降到最小。
2、產品業務形態
從一開始就明確產品的業務形態,產品的核心用戶是否清晰,使用產品的次數是否高頻,是否將用戶體驗達到極致,最終受益如何,產品解決了用戶什么樣的問題,如何從中增值。
3、產品創新的環境
建立創新機制,訓練用戶思維,創造用戶價值以及商業價值,營造產品創新范圍以及相對于的體制,灌輸企業文化及推廣品牌。
在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原地踏步勢必會被淘汰,傳統企業想要轉型,產品創新是必經之路,既然遲早都要走這一步,那何不趁早進行產品創新。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