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質量的微信群是怎么樣運營的?
作者:JAN(個人微信:JAN0207,90后運營喵)
前言:生活處處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讀書當然也必須要思考,建設了一個社群然后當然也需要思考如何運營,如何落地,如何維護。所以,當我拿起《社群營銷》時,我就自動開啟思考模式。
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叫JAN,是一枚90后運營喵,創(chuàng)建了運營喵群目前已經穩(wěn)定保持500人,以下是我讀《社群營銷》并在實踐中的一些心得和經驗。 生活處處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
生活處處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讀書當然也必須要思考,建設了一個社群然后當然也需要思考如何運營,如何落地,如何維護。所以,當我拿起《社群營銷》時,我就自動開啟思考模式。
本書一共分為六個章節(jié),分別從社群運營的正面、側面進行了一一講述。
社群之謎(社群的構成和價值)
續(xù)命之方(社群的生命周期)
平臺之感(社群依托的平臺)
建群之術(從無到有建社群)
傳播之法(借助社群做傳播)
社群之勢(社群的未來暢想)
書中一直反復強調的社群構成五大要素:1、同好,2、結構,3、輸出,4、運營,5、復制。
我為什么會讀《社群運營》?
書里面說到:“人類對社交的需求僅此于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我們如此害怕孤單,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基于某種連接的同類”,而在我看來,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人們也同樣急切地在虛擬世界尋找自己的同類,同樣怕孤單,同樣希望進入同類人的圈子。而我,也切切實實體會到一個人對自我實現(xiàn),社交需求的種種需求。
說說我自己吧
我想起了那些年還在BBS年代的時候,那時候我13歲,喜歡上論壇,去自己喜歡的明星論壇里面,下意識的覺得要去當版主,和壇主混熟,和會員們分享各種,BBS也是社群,它聚集了同好的人,共同輸出,共同運營。當BBS沒落之時,我們又去到QQ群,豆瓣小組,微信群種種,無論落地在哪兒,社群總會找到需要它們的同類。
現(xiàn)在,我又開始建微信群,目前有一個創(chuàng)建了不到一個月的微信群,屬于互聯(lián)網運營喵的微信群,目前人數(shù)已經500了。另外是胡辛束的粉絲群,不知道胡辛束是誰的可以自行百度,一個很有個性人格魅力的92年菇涼。
然后說說體會吧,把書讀完之后我的心得:
1、一個社群是如何建立起來的?答案是—同好,首先是一群人,對某個領域的興趣(如:汽車、唱歌、化妝、閱讀等是自己興趣范圍的),對某個人的喜好(明星、作家等),對某種情感的依賴(同學會、同鄉(xiāng)會、校友會),基于某一種需求(社交需求:互聯(lián)網人、音樂人、文案人等)
2、明確建群的目的是為了什么?答案—讓更多人更好地了解某個產品,提供某種愛好的交流機會,聚集某個圈子的精英,影響更多人,讓某區(qū)域的人更好地交流,做某個群體的情感聚集地,認同某一價值觀,共同探討。
3、社群建設起來了,要如何活躍?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社交群的環(huán)形結構,一種是基于學習群的金字塔結構,社交群里面,必須有一類活躍分子,他們往往有比較多的信息來源,可以不斷給群里輸入有趣的話題,高質量的內容,活躍整個群的氣氛,而學習群的金字塔結構,則是需要群內有精神領袖(KOL),最理想的模式是影響力人物進行定期分享,由組織者進行日常管理。兩種類型都少不了群規(guī),因為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長期缺乏管理的社群必將淪為廣告群,灌水群,生命周期會驚人的短暫。
4、如何才能做到像羅輯思維、大熊會、秋葉PPT群這樣覆蓋面廣泛的社群?那我們必須先分析,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線上線下結合,分享干貨、意見領袖(KOL),除了社群主題本身足夠吸引外,大部分人進入社群,更多的一個心態(tài)是“我希望能夠得到什么”,社群組織者就必須了解你的群員需要什么,例如:羅輯思維致力打造一個有靈魂的知識社群,所以羅胖子堅持天天做早晨語音分享,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活動進行輸出,群內會分享拓展閱讀,分享羅胖推薦的好文章,好活動,還有羅友組織讀書會等等。
最后還是要說一句:這書沒有水份,很干。起碼我讀的時候心里面就一直反復出現(xiàn)一句話“哦,這正是我所需要的。”,今天,也把它推薦給你。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