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專輯美學邏輯:唱片封面大賞
前段時間第56屆金馬獎的主視覺海報發布后,引發了網友們褒貶不一的討論。有些人認為,海報過于抽象化、強調海報的藝術型,而導致功能性的弱化,甚至連logo都看不清楚。但搭配本屆金馬獎“尋找黑馬”這個主題來看,本次的海報呈現出來的意境也還算是點題。
在激烈的討論聲中,難免的又讓一些充滿城鄉結合部土特產氣息的設計被拿出來鞭尸了...由此還引發了一眾民間藝術家們自發創作為金雞百花電影節建言獻策。
其實,不止是影視劇,音樂作為視聽藝術中的一大門類。設計元素發揮的作用同樣重要。雖然各類在線音樂APP盛行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會去購買CD了。但是無論如何,唱片封面都是我們感受這個作品的第一個印象,一張偉大的專輯時常伴隨著一個讓人難忘的封面。
01 虛實結合
這一類型通常用腦洞跨越現實,或是用藝術的形式表現歌曲的主題。通常利用素材拼貼、藝術略帶抽象的方式去呈現。或是通過簡單的立體幾何圖案,在經過顏色漸變、光影效果處理之后,擁有了視覺上的趣味性。
Shawn Mendes <Shawn Mendes>
Snoop Dogg <BUSH>
Fall Out Boy <Lake Effect Kid>
There's A Light <A Long Lost Silence>
Imagine Dragons <Origins>
02 情景表達
這一類型大多會運用情景式的畫面,通過人物情緒的表達,創造一種空間和人物之間的對話感。更像取材自電視劇或電影中的某個定格畫面。從封面中,似乎就能感受到歌曲,想要傳達的情緒和感受。
Childish Gambino <This Is America>
Kendrick Lamar <good kid, m.A.A.d city>
Coldplay <Viva La Vida>
Peer Raben <Querelle>
03 插畫風格
插畫一直以來有著很強的表現力也很容易吸引眼球,并且能夠傳遞較為準確的信息。因此也可被運用在專輯創作中。插畫形式的專輯封面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明星形象,轉而更為專注地去闡述專輯概念。更常見于概念明確且有個性的音樂作品。
Maroon 5 <Overexposed>
Daft Punk <Random Access Memories>
Super Junior <Animals>
The Rolling Stones <Love You Live>
Logic <Everybody>
公眾號:正點國際傳媒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